回覆列表
  • 1 # 律法大飛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夏、商之後的第三個王朝。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建國至公元前公元前256年,都城淪陷,周赧王病逝,東周被秦國滅亡。享國共計791年。周朝在政治制度上承襲商朝的“分封制”,有名的就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雖然各屬國之間也互相兼併攻伐,但主要大國都存續超過300年。而周之前的夏朝大約延續不到500年,商朝大約自公元前1600年約至公元前1046年,共計超過500年。

     

    而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開始,基本上歷朝歷代沒有能超過300年的。秦朝二世而亡,存活14年,西漢約209年,唐朝存在289年,兩宋加起來終於超過了300年一點點,元朝97年,明朝276年,最後一個清朝約295年。

     

    眾所周知,商、周是分封制,自秦以後各朝都以郡縣制為地方行政制度,以三公九卿製為中央行政制度,而郡縣制代表了更先進的制度,周朝能夠實現800年的國運,後世歷朝歷代沒有超過300年,為何?

     

    其實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按照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建立的基礎小農經濟,不論是分封制還是郡縣制,都在這個基礎上,也都是對這個基礎進行調整。如果小農經濟得不到持續的良好發展王朝就會崩潰,而王朝覆滅的根本原因不外乎四個字:土地兼併。

     

    分封制就是天子把土地分給諸侯,諸侯再把土地分給卿大夫,卿大夫繼續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給士,士是最低貴族。分封就一層一層進行分封土地,等級森嚴,嫡長子繼承,家族世襲,直到整個家族滅亡或者被吞併。分封制之下,天子、諸侯、卿大夫都有自己的一套領導班子,都是相對獨立的,每一個諸侯國都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整個天下就像是獨立國家的聯盟。

     

    郡縣制則不一樣,郡縣制的所有郡縣的長官都統一由皇帝任命,地方郡縣的長官直接對皇帝負責,官吏不再世襲,由皇帝進行一系列的考核,合格了被任命官職。皇帝集大權於一身,皇帝賢明則國家昌盛,皇帝昏庸則民不聊生,而皇帝是世襲的。

     

    不管是分封還是郡縣,上層統治的根本是農民有地可種,農民透過辛勤勞作,交完賦稅,只要餓不死,便會繼續老老實實種地交稅,一旦累死累活最後還會餓死,這個國家也就走到盡頭了。不論什麼社會,不同階層的人,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就要運用各種手段兼併土地,土地就意味著財富和資源,越是上層統治者攫取土地越容易,幾代人下來,土地就會重新聚集,達到需要重新分配的底部,不就是改朝換代。古語富不過三代,老子英雄未必兒子好漢,兒子好漢不能保證孫子好漢。對於皇帝也是如此,很難保證邊連續三代都是明君。所以歷朝歷代不斷輪迴。這個農民失去土地的時間便在三百年左右,走不出輪迴的怪圈,宋朝藉助資本主義的興起,差點就走出了這個怪圈,然而這時候蒙古人打來了,一切又被打回原形。

     

    周朝看似時間長,如果按實際控制力來看的話,就西周275年左右,東周已經是名存實存了, 500多年都不能算周朝實際統治,東周其實是諸侯國爭霸、兼併直到最後統一的時期,從上百個諸侯國,到戰國七雄,再到只有秦國統一天下為止到最後被滅亡。

     

    再說一個朝代的存續時間長短,只是說明統治者的傳承能力好點,具體到老百姓的生活,好與不好,還要看其他指數。

  • 2 # 六棵橘子樹

    歷史可以說是在迴圈,一般開國皇帝都很勤勉英明,不然也不會得到眾人的擁護,奪到天下。後面的幾位皇帝一般文治武功比較出眾,在第三四代左右會達到一個盛世狀態,(當然,也有後繼人不怎麼樣的,那就馬上說拜拜了,比如秦二世而亡,因為這個時候統治時間還不長,民心還未歸順,如果皇帝不英明,很快就會被推翻。)

    後面的皇帝就可以享受前人的成果了,動力就沒那麼足了,自然就漸漸表現平庸,耽於享樂,到後期出昏君的比例就高了,很容易就弄得民不聊生,這個時候起義就來了,群雄逐鹿,脫穎而出的英雄就開啟了新一代王朝,然而週而復始,迴圈。

  • 3 # 老朱稱俊462

    翻開中國曆代王朝的歷史,夏代有四百多年,應該算氏族公社或者部落首領制,學者存疑外,商有五百多年,真正超過三百年的還有西周、(奴隸社會)唐、明等少數王朝,其餘的都在三百年以下。

    總結起來有諸多方面因素,其一: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存在興、盛、衰的三個階段。所以衰忘的命運是必然的,沒有永恆不變的真理。其二:一個王朝的興起都是積極的、利民利國的,君、臣、民有著各自的奮鬥方向,都有著各自的利益,相互之間的關係是共進關係,所以開國多明君、賢臣治國安天下。而天下安。其三:經過積累到達鼎盛,情況不同了,侈靡驕逸,浮誇私慾之風彭漲,如果再加上自然災害的客觀因素,走向衰落是必然的。到了為權者貪腐,民不聊生、盜賊群起時,就有新的力量揭竿而起,組成新的王朝。有易經學者把易經篇首的“元、亨、利、貞”中的第一個字作為事物發展的規律。即元是一個圓圈,從最下方一個點向右上升到最高點為,生、學、成。就是誕生學習到事業的最高點鼎盛時期,再往下發展經過經驗成熟區就到出發點就是衰亡點了。

    照此計算四季的規律是每季三個月,而王朝的規律應根據主因即統治者的行為和意志及百姓生活水平狀態、老天爺的態度了(天災人禍),歷史上改朝換代沒有時間上的規律,長短不一,短的十幾年、幾十年,長的四五百年。三百年只是通常現象。也許這就是“老天爺”的安排吧。

  • 4 # yjf豆子

    這事要看怎麼說,如單從一個朝代連續性,從秦之後確沒有,但從一脈承續如前(西)漢,後(東)漢;北宋,南宋來說又都超過了300年。若往上追朔,周朝的西周300來年,東周500來年,若東周細分為春秋時代,戰國時代又都沒有。但再往上,夏,商均過了3百年了。那麼可以發現一個規律,社會越往前發展,競爭更激烈,朝代更替也快。但當封建王朝結束了,歷朝歷代的痕跡仍然會伴隨著人們前行,只是不足於影響人們前進的步伐。也許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並列前行會有相當一段時期,終究會走到一起。人類前行的步伐是由慢到快至呈幾何級數發展的,人類的命運也許在1千年以內會有個重大的變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冷門的歷史古蹟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