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智聊科技

    其一:作為智慧家居入口產品,能夠語音控制的裝置不同。小米音箱可以控制小米生態的硬體產品,問問可以控制的是Broadlink和Lifesmart的產品,並可以實現裝置聯動及跨場景聯動。

    其二:服務內容和接入的音樂平臺有所區別,不過對我們而言,想聽的都能聽到就行。

    其三:識別技術、外觀、材質區別。

    其四:價格:零售價小米299,問問999

    還有一些小細節的區別可以去看一下網上評測,有條件的話可以自己研究下

  • 2 # 每日說科技

    從亞馬遜的echo到天貓的天貓精靈、京東叮咚、小米的小愛同學,各大電商巨頭和智慧音箱巨頭紛紛佈局“智慧音箱”。

    但從目前來看智慧音箱註定是一個小眾市場,雖然智慧音箱已經開啟了“百箱大戰”,但即便是廣為人知的亞馬遜echo也僅僅在2016年超過千萬的銷量,而國內依託淘寶這一強關聯的“天貓精靈”淘寶下方的評論也僅僅有4820條,月銷量13726筆(截止8月27日)。

    智慧音箱的崛起主要依靠的是人工智慧演算法+大資料,以及強大的內容生態,從而對智慧音箱本身產生內容供給。

    簡單來說便是:你說出一句話,智慧音箱接收到,進行計算分析,匹配內容,播放內容的過程,而最核心的則是AI演算法與內容。

    對於目前的智慧音箱市場來說(國內)最主要的音箱產品主要是國內電商巨頭推出的繼京東的京東叮咚、天貓的天貓精靈、小米的小愛同學。

    但值得一提的是京東叮咚、天貓精靈雖背靠著京東和阿里巴巴生態但體驗而言需要進步的還有很多,甚至很多人質疑是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智障”。

    小米的小愛同學則是掀起了又一波行業價效比熱潮,299元的售價讓人唏噓不已但依然你是買不到的。

    但個人而言認為小米對於智慧音箱的飢餓營銷並不能推動本身AI演算法的進步,眾所周知AI最重要的便是海量資料的分析,你不開放購買,不獲得更多的使用者怎麼能夠收集資料進行分析?即使小米有著智慧生態鏈,擁有者眾多可以協同配合的產品,不讓更多的使用者使用,升級演算法,依然只是概念上的東西。

    但看了那麼多音箱真正心動購買的是8月24日出門問問推出的“問問音箱”,有幸參加釋出會見證了“問問音箱”的面世。

    智慧音箱的互動體驗好不好,更多是是透過遠、快、準、全、深這五個維度來體現。

    真正讓你選擇是否購買一部智慧音箱的恐怕是,你是否能夠一句話就喚醒它,它是否能夠聽懂你的話,它知否能夠幫你完成你想要完成的事,出門問問在此次釋出會則是對於“問問音箱”的這五個維度進行了解讀。

    對於遠距離喚醒出門問問給出的資料是高達95%的機率,比行業平均高11%,比競品最好高2%,誤喚醒次數則比行業平均少3.7次/20h,比競品少1.0次/10h;對於快則是端到端的時間則比行業快23.3%,比競品最好快12.7%;對於準則是比行業平均準13.8,比競品中最好準5%(89.5%);對於全則是透過對話技能數量提醒,比行業多54.8%比競品最好多4.3%(48);深則提現在可以進行深入對話比如詢問王菲而言可以深入到她多大、老公是誰,有女兒麼等深度對話。

    可以看出人工智慧起家的出門問問對產品有著很強的自信,對於問問音箱有著強有力的期待。

    對於內容上則提親了音樂電臺、新聞資訊、生活服務、智慧家居、時間管理、實用工具等六大板塊,與QQ音樂,騰訊小微展開合作,可以說即使出門問問不做內容,依靠於內容巨頭的合作依舊可以獲得海量內容。

    對於外觀而言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對於問問音箱的顏值還是很滿意的,選擇購買是也是月球灰的顏色。

    至於購買理由則是想體驗一把智慧音箱的感覺(身為一名極客愛好者),但說實話相比於國內它智慧音箱而言這款問問音箱的價格並不美麗,如果小米AI音箱開放購買筆者更多的是會選擇體驗小愛同學。

    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小米生態鏈,智慧音箱只有結合智慧裝置的應用才能真正的賦能。

    不過問問也透過與海爾等家電進行合作,用來推動智慧家居生態的佈局,其實對於問問音箱最主要的還是當看到手錶+音箱+車載導航無縫連線時的驚喜。

    但最終個人選擇購買問問音箱的理由則是相信一分錢一份貨的理念,不得不說對於問問音箱的打造出門問問確實使用了真材實料,而現場的體驗也很滿意,包括顏值、音質和對話效果,最主要的是問問音箱能夠買的到,當然或許當我的“問問音箱”到貨之後,馬上我也會入手出門問問的智慧手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獻血後,如何回答好友,同事的“你個傻逼,有病吧,沒事獻什麼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