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流量越多對節目組是一件好事,《演員的誕生》因袁立事件帶來了很多流量。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參考毫無演技只有流量的“小生”“小花”們,他們有他們的流量,他們有他們的觀眾,流量多勢必帶來收視率。舉個例子,本來100人中只有3個人看《演員的誕生》,1個是喜歡這新穎的節目,1個是喜歡自己的偶像,
1個是不上網的吃瓜群眾;那流量帶來了1000人的關注,本來1個吃瓜群眾會繼續看,1個喜歡自己偶像的會去看偶像是否吃虧,另外只需有2個本身沒看過這節目的人,透過事件忍不住想去看看這節目到底是多會演,多黑幕,那收視就比原來高了。所謂黑粉也是粉就是這個道理。
但從長遠角度來說,因為罵聲帶流的流量,吸的黑粉,很容易流失。如果罵聲傳到本來的1個吃瓜群眾耳朵裡,或許就不看了。罵聲帶來的負面影響,偶像就不來了。節目黑幕不斷,新奇感也沒了。
那最終節目會失敗,而花費巨資打造的浙江衛視也會因為積累的越來越差的口碑而整個爛掉~
從《跑男》到《好聲音》再到《演員的誕生》說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觀眾的文化水平提高,帶來的是欣賞水平的提高。如果一個節目不用心去做,黑幕,騙局,總會被聰明的大眾發現。而黑粉對於一個衛視來說,打擊必將是毀滅性的。
希望浙江衛視能從心出發,打造真正高水平的娛樂節目,讓大家有更多放鬆娛樂的節目可看。
我認為流量越多對節目組是一件好事,《演員的誕生》因袁立事件帶來了很多流量。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參考毫無演技只有流量的“小生”“小花”們,他們有他們的流量,他們有他們的觀眾,流量多勢必帶來收視率。舉個例子,本來100人中只有3個人看《演員的誕生》,1個是喜歡這新穎的節目,1個是喜歡自己的偶像,
1個是不上網的吃瓜群眾;那流量帶來了1000人的關注,本來1個吃瓜群眾會繼續看,1個喜歡自己偶像的會去看偶像是否吃虧,另外只需有2個本身沒看過這節目的人,透過事件忍不住想去看看這節目到底是多會演,多黑幕,那收視就比原來高了。所謂黑粉也是粉就是這個道理。
但從長遠角度來說,因為罵聲帶流的流量,吸的黑粉,很容易流失。如果罵聲傳到本來的1個吃瓜群眾耳朵裡,或許就不看了。罵聲帶來的負面影響,偶像就不來了。節目黑幕不斷,新奇感也沒了。
那最終節目會失敗,而花費巨資打造的浙江衛視也會因為積累的越來越差的口碑而整個爛掉~
從《跑男》到《好聲音》再到《演員的誕生》說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觀眾的文化水平提高,帶來的是欣賞水平的提高。如果一個節目不用心去做,黑幕,騙局,總會被聰明的大眾發現。而黑粉對於一個衛視來說,打擊必將是毀滅性的。
希望浙江衛視能從心出發,打造真正高水平的娛樂節目,讓大家有更多放鬆娛樂的節目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