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邊米斜陽

    為什麼她們會有公主病呢?她們就是一群不想長大的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父母對她的嬌慣寵愛甚至溺愛促使她們自信心過剩勝,在任何場合都要求有公主般的待遇。

    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現在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對她們疼愛過度。女孩要富養的觀念流行,造就了一大批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公主。她們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從不在乎他人的情感。

    公主病得治。多讓她們看些書,多去接觸一些正能量的人和事。首先,要讓她們學會感謝,懂得別人對你的每一份好意不都是應該的。其次,學會道歉,這樣即使驕縱,也會見好就收。

  • 2 # 思雨yp

    公主病 ( 公主症候群 : Princess Syndrome ),實際上是彼得潘症候群(不願長大的大小男孩)的女版,她們是自信心過盛,在任何場合都要求獲得公主般的待遇的女性,他們特質有顯著的自戀傾向,心理年齡小,對自我評價失衡,過高的膨脹自我角色,或超過現實的放大自己的優勢,以自我為中心,意志力和耐受力弱,遇到問題經常外歸因,遇到困難往往選擇逃避抱怨,做錯了事希望別人為自己買單,由於動手能力弱,眼高手低缺乏責任感,感受他人情緒及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弱(EQ情商不成熟),導致人際關係緊張,環境適應、工作、婚姻問題多多。

    控制型公主 ,具有某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力與優勢,驕傲自負,做事略帶嬌蠻,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喜歡控制影響周圍的人,成為被關注的焦點,不如意就會發脾氣—容易成為閃離族。 依賴性公主 ,能力相對較弱,缺乏自理能力,重大的決定往往依賴於別人,嬌氣,怕吃苦,社會適應能力弱----容易成為啃老族。

    創傷型公主 ,由於童年創傷缺乏健康的童年,在關係中以自我為中心,感受他人的能力低,性格偏男性化,以自我為中心、控制與支配欲強,有較強的攻擊性,尤其是兩性關係中易情緒化。 公主病的成因主要來自家庭養育問題,控制型與依賴型的公主主要來自溺愛的家庭。溺愛家庭一般存在著家庭序位顛倒(孩子家庭地位比父母、爺爺奶奶高),一家人以孩子為中心,對孩子過度的溺愛、保護與驕縱等問題。創傷型的公主往往有著過早的失去童年、缺失父愛母愛以及被欺的心理創傷,她們會透過公主心態、男孩化保護自己不再受到傷害。

    對公主病也不必太過憂心,心理師的眼裡並不願將其稱為“病”,只有在成人的年齡仍保持公主症候群的特徵,又不願意成長改變才可視之為一種心理問題。成人的世界裡小公主一定會因為自己不成熟而付出代價,如果她能在生活經驗中、挫折中不逃避,覺察到自己的不足與稚嫩,並願意發展自我成熟自我,就可以將公主病的狀態轉化為自我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時期---公主期,公主的人格變為人格發展的一個部分(她們學會在恰當的時候,恰當的地點做公主)。

    健康的人生必然要經歷:瞭解自我,發展自我、融入大我、迴歸真我的人格發展歷程。童年期青春期自我角色相對簡單,女孩可以是家中的公主,學校的學生,父母的孩子。但在青春後期公主走入社會,就會有更多的角色加諸在自己的身上,年輕的女性要考慮“我是誰”在不同的環境中我的角色應當是什麼。學會管理自我角色,成長角色技能及成熟的心理,在工作中兩性關係中培養自己的情商與他人和諧相處,提升自己的耐受性與責任心,為自己的人生幸福努力奮鬥。而創傷型的公主則要為自己的心靈療傷(必要時進行心理輔導),化傷痕為成長的能量完善自我。

  • 3 # yuki777

    真正的公主是不會有公主病的

    舉例:

    大家心中的小公主:夏天

    公主病的表現:

    1、無理要求:

    要求別人對自己百般遷就,自理能力極低

    2、嬌生慣養:

    討厭勞動,重視物質生活,貪圖享

    3、情緒極端:

    情緒化,一句不合心就會暴怒

    4、自我放縱:

    任意妄為,缺少控制,在公共場所,不考慮他人感受

    5、自我中心:

    認為自己是最尊貴的,自己的話是真理,千錯萬錯我沒錯

    6、眼光狹隘:

    只關心跟自己有關的事,對社會沒有認識

    公主病的成因:

    1、孩子在家庭中地位高人一等,四個老人輪番寵溺,養成自私專制的個性

    2、家庭裡圍著孩子轉,讓孩子認為家庭以她為中心

    3、孩子要什麼給什麼,輕易滿足她們的需要,養成她們追求物質、浪費金錢、不體貼家長的個性

    4、允許孩子沒有規律的生活,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使她們缺乏上進心

    5、孩子有病痛時,過度緊張保護,養成依賴的個性

    6、過度遷就孩子,在孩子哭鬧時,不是管制,而是投降、依順她們

    7、過度袒護,造成她們是非不分,性格扭曲

  • 4 # 陸妍如

    不是每個女孩都有公主病的。孩子的教育家庭的責任最大,養育方式與態度直接絕對孩子是什麼樣的人,是獨立自信?還是嬌慣任性?是溫柔可人?還是脾氣暴躁?……這些都是家庭的影響。無論是男孩女孩,養育者都不要溺愛孩子,包攬孩子的事情。學會信任孩子,放手讓孩子做自己的事情。

  • 5 # 阿伊西

    這個主要還是家庭教育問題。

    如果小孩子一直被無節制寵著,就會無法無天,總覺得大人會兜住他們的一切。像豌豆公主一樣,一點點小問題就會讓她感到不舒服。如果她從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善良寬容孝順之類的東西,並且父母以身作則,她長大了很可能就走上為人民立功勞而不是辣人眼睛隔應人的道路。公主病通常是這樣的:

    1.無理要求別人對她謙讓,不願自理生活。

    2.嬌縱蠻橫,物質要求高。

    3.情緒化。容易因為一點不舒服而發脾氣。

    4.自我中心,自以為是,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有時候無視規則。

    5.喜歡放大自己的小問題以博得他人的關注。

    6.做了一點小事就滿世界宣揚。比如說假心假意給流浪貓扔了點食物,裝得自己熱愛公益似的。

    7.在異性面前矯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見到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