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至17世紀是英國戲劇的黃金時代,由於人們不滿足於露天觀看戲劇,劇團開始由尋找觀眾變為在固定場所演出吸引觀眾。由於王宮、教堂等重要建築都集中在倫敦西部地區,人口想對集中,英國的早期劇場也就集中在了西區地帶,奠定了西區劇院群的基礎。
此後歷經400多年的改造、擴建,尤其在一站之後,西區劇院大量湧現併為私人所有,今日的西區基本保持了20世紀30年代的格局。
一個方圓不過1平方英里的劇院區
倫敦西區因位於倫敦舊城的“西端”而得名。其最初的歷史可追溯至羅馬時代及中世紀時代,如今已是倫敦的市中心。在西區這個方圓不過1平方英里的彈丸之地,擠滿了幾十家劇院。
西區擁有或使用的劇院有49個,這些劇院大多數集中在沙福茲博伯裡大街和海馬克特兩個街區,這個區域南面以斯特廊為界,向北至牛津街,西面以攝政街為界,往東到金寺路。這四條街道將劇院區圍成一個口袋型的區域裡面集中了四十多家各種型別的戲院,加上泰晤士河南岸的幾家戲院和維多利亞火車站對面的兩家戲院以及邊界周圍的一些劇場,目前屬於倫敦劇院協會的劇院共有63家之多。
倫敦西區劇院“大多建於維多利亞時代,風格雖十分迥異但精美絕倫,有些外表雖然樸實,但是一入內,就會被滿眼的雕樑畫棟所吸引;有些則是表裡如一的金碧輝煌”;還有一些則因為皇室的名號而散發著特有的貴族氣息,同時也讓人感到一股雋永的藝術底氣,例如《媽媽咪呀》駐演的威爾士王子劇院和《悲慘世界》駐演的皇后劇院等,擁有西區最華麗外衣的女王陛下劇院。
倫敦劇院區的逐步形成
“倫敦的劇院最早形成於莎士比亞年代,在16世紀至17世紀初期,泰晤士河的南岸出現了一些專演莎士比亞戲劇的劇場,這些也是商業劇場的雛形。”可惜的是,這些劇場如今大都已經不復存在,唯一留下來的莎士比亞環球大劇院,如今正活躍在人們的視線裡”。
皇家局瑞巷劇院“是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劇院區的劇院,這家以馬路名來命名的劇場就位於局瑞巷這條僻靜的小路上。”劇院創建於1663年,經過了歷代風雨的洗禮,至今還容光煥發。帶有CROWN標誌的大門裡面,一切陳設都還保持著數百年來的一貫風采。在前廳的兩邊角落裡,一邊站著的是莎士比亞全身銅像,另一邊則坐著一位手持菸斗、目光炯炯的老人,他是20世紀英國最著名的劇作家。
“到了19世紀,在倫敦的劇院區逐漸形成了一個規模,一家又一家的劇院以考文特花園為中心,向外拓展。那時的戲院,幾乎全是老闆、劇作家和演員三位一體。所以一家戲院往往只上演戲院老闆自己的戲。”
進入黃金時代
“倫敦西區上演的劇目可分為話劇、音樂劇、歌舞劇和喜劇等,有一些劇目則是幾種型別的混合物。”"這些上演的劇目裡,絕大部分都是能讓觀眾放鬆心情的娛樂劇,即使是嚴肅的題材,經過劇作家、導演和演員的加工和再創造,也變成了幽默詼諧的輕喜劇。“此外,為迎合另一族人群的口味,在莎士比亞環球劇場和倫敦大劇院裡,莎翁的戲劇總是常年不斷。”有人說:“一個劇目如果能在倫敦劇院區上演,就等於買到了終身保險,不愁沒人看,而且往往一演就是幾年或幾十年”。
據統計,2007年倫敦西區觀看戲劇、音樂劇、歌舞劇等各類演出的觀眾比2006年增加約125萬人次,約1363萬人次,創下20年來新高,票房收入達4.7億英鎊,增值稅高達7000萬英鎊;2007年,倫敦西區上演268部來自世界各地的新作,共演出1.7萬場次,不僅創造倫敦西區的黃金時代,而且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
據調查,三分之二的外地遊客將看戲劇演出列為他們到倫敦的重要因素,有四分之三的海外遊客將觀賞戲劇演出列為倫敦旅遊的重要專案,倫敦西區的觀眾,無論是英華人還是海外遊客都以中上等收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群為主,多位管理階層。音樂劇觀眾主要是外地遊客,而嚴肅話題、歌劇和芭蕾舞等則以倫敦本地、將觀看演出作為經常性消費專案的人群為主。西區的魅力和優勢也正在於它在有限的空間內,為觀眾提供了多樣的選擇,以集體的優勢吸引龐大的觀眾群,產生連鎖的經濟效益。
如今,在倫敦劇院區看戲的觀眾裡,外國遊客約佔總的四成,這其中,美國遊客佔了近一半。這些美華人的眼裡,倫敦西區才是百老匯真正的源頭,他們來英國除了旅遊,就是來親身體驗一下倫敦劇院區的風情。
而在倫敦劇院區,人們只要“花上少則十英鎊,多則五六十鎊,就能在任意一家劇院裡,開開心心地欣賞一場原汁原味的大戲。”
16至17世紀是英國戲劇的黃金時代,由於人們不滿足於露天觀看戲劇,劇團開始由尋找觀眾變為在固定場所演出吸引觀眾。由於王宮、教堂等重要建築都集中在倫敦西部地區,人口想對集中,英國的早期劇場也就集中在了西區地帶,奠定了西區劇院群的基礎。
此後歷經400多年的改造、擴建,尤其在一站之後,西區劇院大量湧現併為私人所有,今日的西區基本保持了20世紀30年代的格局。
一個方圓不過1平方英里的劇院區
倫敦西區因位於倫敦舊城的“西端”而得名。其最初的歷史可追溯至羅馬時代及中世紀時代,如今已是倫敦的市中心。在西區這個方圓不過1平方英里的彈丸之地,擠滿了幾十家劇院。
西區擁有或使用的劇院有49個,這些劇院大多數集中在沙福茲博伯裡大街和海馬克特兩個街區,這個區域南面以斯特廊為界,向北至牛津街,西面以攝政街為界,往東到金寺路。這四條街道將劇院區圍成一個口袋型的區域裡面集中了四十多家各種型別的戲院,加上泰晤士河南岸的幾家戲院和維多利亞火車站對面的兩家戲院以及邊界周圍的一些劇場,目前屬於倫敦劇院協會的劇院共有63家之多。
倫敦西區劇院“大多建於維多利亞時代,風格雖十分迥異但精美絕倫,有些外表雖然樸實,但是一入內,就會被滿眼的雕樑畫棟所吸引;有些則是表裡如一的金碧輝煌”;還有一些則因為皇室的名號而散發著特有的貴族氣息,同時也讓人感到一股雋永的藝術底氣,例如《媽媽咪呀》駐演的威爾士王子劇院和《悲慘世界》駐演的皇后劇院等,擁有西區最華麗外衣的女王陛下劇院。
倫敦劇院區的逐步形成
“倫敦的劇院最早形成於莎士比亞年代,在16世紀至17世紀初期,泰晤士河的南岸出現了一些專演莎士比亞戲劇的劇場,這些也是商業劇場的雛形。”可惜的是,這些劇場如今大都已經不復存在,唯一留下來的莎士比亞環球大劇院,如今正活躍在人們的視線裡”。
皇家局瑞巷劇院“是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劇院區的劇院,這家以馬路名來命名的劇場就位於局瑞巷這條僻靜的小路上。”劇院創建於1663年,經過了歷代風雨的洗禮,至今還容光煥發。帶有CROWN標誌的大門裡面,一切陳設都還保持著數百年來的一貫風采。在前廳的兩邊角落裡,一邊站著的是莎士比亞全身銅像,另一邊則坐著一位手持菸斗、目光炯炯的老人,他是20世紀英國最著名的劇作家。
“到了19世紀,在倫敦的劇院區逐漸形成了一個規模,一家又一家的劇院以考文特花園為中心,向外拓展。那時的戲院,幾乎全是老闆、劇作家和演員三位一體。所以一家戲院往往只上演戲院老闆自己的戲。”
進入黃金時代
“倫敦西區上演的劇目可分為話劇、音樂劇、歌舞劇和喜劇等,有一些劇目則是幾種型別的混合物。”"這些上演的劇目裡,絕大部分都是能讓觀眾放鬆心情的娛樂劇,即使是嚴肅的題材,經過劇作家、導演和演員的加工和再創造,也變成了幽默詼諧的輕喜劇。“此外,為迎合另一族人群的口味,在莎士比亞環球劇場和倫敦大劇院裡,莎翁的戲劇總是常年不斷。”有人說:“一個劇目如果能在倫敦劇院區上演,就等於買到了終身保險,不愁沒人看,而且往往一演就是幾年或幾十年”。
據統計,2007年倫敦西區觀看戲劇、音樂劇、歌舞劇等各類演出的觀眾比2006年增加約125萬人次,約1363萬人次,創下20年來新高,票房收入達4.7億英鎊,增值稅高達7000萬英鎊;2007年,倫敦西區上演268部來自世界各地的新作,共演出1.7萬場次,不僅創造倫敦西區的黃金時代,而且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
據調查,三分之二的外地遊客將看戲劇演出列為他們到倫敦的重要因素,有四分之三的海外遊客將觀賞戲劇演出列為倫敦旅遊的重要專案,倫敦西區的觀眾,無論是英華人還是海外遊客都以中上等收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群為主,多位管理階層。音樂劇觀眾主要是外地遊客,而嚴肅話題、歌劇和芭蕾舞等則以倫敦本地、將觀看演出作為經常性消費專案的人群為主。西區的魅力和優勢也正在於它在有限的空間內,為觀眾提供了多樣的選擇,以集體的優勢吸引龐大的觀眾群,產生連鎖的經濟效益。
如今,在倫敦劇院區看戲的觀眾裡,外國遊客約佔總的四成,這其中,美國遊客佔了近一半。這些美華人的眼裡,倫敦西區才是百老匯真正的源頭,他們來英國除了旅遊,就是來親身體驗一下倫敦劇院區的風情。
而在倫敦劇院區,人們只要“花上少則十英鎊,多則五六十鎊,就能在任意一家劇院裡,開開心心地欣賞一場原汁原味的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