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里不留行48

    這是架空歷史,假如曹操滅了吳、蜀,天下一統,軍令、政令劃一,休養生息,培養人才,發展經濟,曹氏承接漢統,天下歸心,司馬懿家族絕無覬覦九鼎的心思,父子能夠自保,做個能臣,已是一生最高的理想。如此一來絕無司馬衷這個頂級腦殘和極品妻管嚴上位的事情了,(賈南風和司馬衷親手締造了五胡亂華的條件),司馬衷此人不是豬隊友,而是豬統領,昏聵、荒唐、低能集於一身的傀儡,此事不提了,一提及此事,就恨得咬牙,回到正題,曹氏一統天下,只要舉措得當,充盈國庫,與民分利,贏得民心,這是關鍵。即使曹操的某子孫不賢,達不到曹操的英明神武,五隻蒼蠅窺伺中原肥鹿,也是無縫可鑽,漢族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刻也就不復存在了

  • 2 # 正聊三國

    我來發表一些自己的拙見。

    首先從題面理解,曹操統一三國,好吧,那就他統一了。然後曹操薨逝,曹丕繼位並接受獻帝禪讓,開始了自己統治的魏國。

    從政治上,曹丕曹叡是一個非常在乎中心政治穩定的人,將權力及時分配整合分割。維持曹休,曹真,夏侯氏等親支兒近派,也接受陳群等人的輔政。對於地方,曹丕經常將原有地區進行合理劃分,依據地理,民族,習俗,管理方式等重新分割。在人才選舉上,將察舉制度和所謂的九品中正制形成一個相輔相成的景象。曹丕將諸侯王降低封國,曹叡將諸侯王恢復封國,表現了曹家可以正視這之間的關係。

    從經濟來說,得利與漢末任峻等人的屯田制度,加上曹丕,曹叡對西域的溝通,使經濟發展迅速。國內原有經濟模式隨著政權穩定會持續慢慢復甦,你掙你的錢,我收我的稅。

    從思想來說,曹丕早早就設定了考課法並設立了穀梁春秋博士,並重視入學重修孔子廟宇。曹叡要求祭祀合宜,必須根據在冊儀式進行祭祀。如果推行全國,就有效的防止了五斗米教和太平道等其他思想。從統治者合理選用宗教並對其及時調整來看是成功的。

    從軍事來說,除了魏國的虎豹騎,從西漢一直延續到魏國的徵兵體系並沒有出現太多變故。北方邊防如果繼續按照蓋有的物質基礎,兵員設定,戰鬥(防守)體系來說,問題應該不大。對於軍隊職能,曹丕能夠明確劃分並且合理整合,對於戰術方面,從三國志上看曹叡對軍事有所見解,至少曹叡能夠選中正確的軍事化建議。對於守城技術,曹叡曾提出學習郝昭。對於野戰技術,曹叡擅長利用多民族利益平衡來博弈。對於攻城技術,魏國掌握了當時先進的攻城裝置。

    從民族來說,曹丕和匈奴互相利益維護的好,青龍年間後曹叡對鮮卑利益維護的好。魏國總是能夠激化不同民族矛盾,打壓較大部落,安撫較小部落,讓各地民族達到微妙平衡。

    從國外來說,魏國從曹丕完全開通西域以後,互通有無。能夠進一步透過外國的物資提高國內經濟。

    從人口來說,如果曹操滅掉了其他兩國,雖然在漢末人口銳減。但是隻要成功維護兩代人的平和,不出五十年人口會回到穩定水平。同時曹丕和曹叡動不動就增加民爵,進行農業生產儀式,加強對鰥寡孤獨人們的安慰,從政策上會有激勵作用。

    從疆域來說,曹丕和曹叡分別在西域和匈奴設定了官員。雖然在當地其他民族自治,但是能夠第一時間打探到其他民族軍事動向,在穩定版圖的同時增加影響疆域。

    從社會上來說,魏國有魏律,按照現代學者來說就是中國法制化程序的重要節點。大家可以參考漢代政治文明(劉太祥著)。有了適應社會的律法,就能穩定社會發展。曹丕曾經派官員去社會中進行為期不到一年的深入考察,曹叡曾經親自到東方勘察,並將總結的經驗正確反映在典論上。

    根據科技來說,三國時期天文學家激增,能夠儘量正確指導農業生產。曹操注重渠道開發,能夠將城市間的灌溉恢復。對於城市之間的糧食運輸也頗有好處。

    對於刑罰方面,曹丕和曹叡一度根據不同社會現象改變刑罰,達到微妙統一。

    如果是曹丕曹叡合理進行根據生產力和社會現象進行各要素的變更,不出大問題,魏國會較好的持續。

    當然,在當時生產力急速發達的年代,政策趕不上導致政權極度不穩定也有可能。

    我不用上帝視角理解五胡亂華中的對抗能力。各位可以根據小弟的觀點自己思考,尊重所有人的解釋權。

    這只是小弟一家粗淺鄙陋的想法,請大家多多用史實批評。

  • 3 # Reborn520

    首先我們來看下曹操沒有統一三國也就是佔領北方之後,就開始征伐異族,徵匈奴,徵烏恆以後都是分而化之,像匈奴就分六部,有官吏統一管理,這就說明曹操對待異族的態度是明確謹慎的,也無愧‘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稱號,還有在立儲的問題上,雖然很喜歡曹植,但是最後立的還是曹丕,還有曹操就算統一三國分封諸王,也會限制其權利,也就是說絕不會出現,西晉所謂的八王之亂。而面對沒有八王之亂的曹魏,異族根本就翻不起什麼浪花,這是我的回答,謝謝各位指正。

  • 4 # 在野武將

    要理解這一問題,首先要梳理一下東漢到西晉所謂五胡的基本格局。

    我們知道,到了三世紀後期,五部匈奴等所謂胡族已經長期內徙,以下是一個粗略圖。我們可以看到大量匈奴已經生活在今天山西省的中部。氐人也已經在關中定居。這就是江統《徙戎論》中說的: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其實這個圖大體上是根據《徙戎論》畫的……)

    這些內遷的胡族, 在政治組織上有一定的特殊性。理論上,他們已經是漢魏晉統治之下的子民,但實際上,他們也保留著一些原有部落的結構。以五部匈奴為例,曹操將原有的南匈奴分為五部之後,依然使用原匈奴貴族統帥各部。於是,統治結構即:皇帝——部帥(/司馬)——部民。這就不同於刺史/州牧、郡守、縣令之下的子民。西晉時將部帥改稱都尉,雖然官名更加符合華夏傳統,但本質上沒有改變原有的政治結構。正因為部帥、都尉保持著相當的獨立性,當西晉陷入內戰的時候,他們就可以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軍事力量崛起。

    明白了這些,我們就會意識到避免五胡亂華的關鍵:或者要避免中原全面內戰,或者,在中原內戰展開之前,打破內遷胡族的部落結構,將其完全納入到華夏編戶齊民的體制之下。歷史上的曹魏政權並沒有能力做到後一點,對五部匈奴的控制力非常有限,要做到像北魏那樣離散部落,更加不可能。

    當然,如果要假設曹魏能維繫自己的統治、統一三國,並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保持自己的穩定,那情況會如何呢?我想,如果這都能假設……索性假設曹魏統一大漠,一統寰宇算了,這樣事情就簡單多了呀~

  • 5 # 恆大未來城忻明德

    這個問題假設幅度較大,假設曹操在赤壁一戰下江南後,揮軍西進佔領川蜀之地後。他還正當中年,在內地修兵養民這是肯定的,絕不會妄自尊大而貪圖享樂。在邊境上會重修長城,對外族打擊上魏國一直是抱著堅決態度。然而有一個致命問題繞不開,立曹丕是為了更好對抗孫劉,而此刻孫劉皆滅。以曹丕的性格還適合治理太平盛世嗎?可以說曹植上位在所難免,曹丕面臨的絕對是被殺的節奏。大家不用去臆測其他方面,不用從軍事方面等入手,國家危難之時,國家領導集團是什麼樣的,國力到底如何才是關鍵。曹植治國定然是無為而治,重文輕武,國家軍政大權必然在曹彰之手。一旦有警,曹彰必定抗敵。然國內宵小之輩定然會汙衊其傭兵自重,可拿趙鉤與岳飛做那時對比,曹彰必死,軍心必亂。魏國必退卻江南。考慮到曹植風流成性,子嗣定然眾多,在立儲問題上更是猶豫。時間必然延長,若不發生變故情況下必定會選出一位文武皆備之才,外加因為三國內戰孫氏三代大力發展江東之地,固守江南不成問題。至於之後的事情則完全無法預測。不過相比司馬家族的八王之亂消耗的國力相比,魏國的根基更加堅實,外族入侵江南之地更加困難,漢人之民有重整天下的實力。

  • 6 # 邏輯文史游

    我們總說歷史沒有假設,但卻存在著許多遺憾,我們也總從今人的角度去評價先人的事蹟,恨不得自己穿越過去去改變時空。今天我們來說說西晉末期的胡人割據的事情,有人說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混亂的局面這個晉國之祖司馬懿脫不了干係,更有人覺得如果用曹操取代司馬懿的位置,那麼一統中原指日可待,也不會出現外族干政的事情了,那麼果真如此嗎?

    曹操前期的人生閱歷可比司馬懿豐富多了,頂著許劭的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名頭他就開始風風火火的體現自己的價值了。諸侯伐董各懷鬼胎,只有曹操和孫堅這兩個“愣頭青”真正的去圍攻董卓,後來一次戰鬥中曹操因寡不敵眾差點身亡(曹洪救駕),之後他也就看透了諸侯們的嘴臉。所以你能看到後來他無論是救劉協(得殺一群反叛者),還是隨性屠城,再或者是擒呂布、擊袁紹(坑殺無數)、徵烏丸(屠屠屠)等都展現了不少魄力,這期間也主動和被動的收納了不少人才,再加上曹氏和夏侯氏宗親們的支援,曹操的政治生涯可算是順風順水。更要命的一點,曹操對於家將基本履行“記功忘過”的政策,而對於外將也能“慧眼識珠”,這就給人一種我曹家不要關係戶的感覺,正是君臣一心,才間接使得魏國成為三國中勢力最大的一家了。

    這前前後後打了不少仗,死了不少人,終於等到了他兒子曹丕這,論權術他不下於他老子,論情商他就和曹操差遠了,曹丕總給人一種好大喜功、虎頭蛇尾的感覺。就拿他兩次伐吳來說,在大軍即將渡江之時,他就能被徐盛的虛張聲勢嚇住,雖然和他老子學了不少軍事理論,但論實戰實在是不敢恭維。或許是過度勞累,或許是受到了驚嚇,曹丕回去之後不久駕崩。需要注意一點的事,曹操因為整嫡上位導致他對弟兄們都很苛刻,這也為異族奪權提供了很大條件。

    等到司馬懿輔佐曹睿時期,他的重要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曹氏宗親,更何況人家還耗死了諸葛亮(兩軍交鋒死傷無數),解決了公孫淵(遼東人民的末日),誰敢說人家個不是啊。可惜曹睿也是個短命的娃,而魏國宗親的地位自曹真、曹休死後又變的更加尷尬,宗親們的一舉一動都被監視著,司馬懿奪權也在咫尺之間。在最後解決掉了王凌,將曹家囚禁在鄴城後,司馬懿也就能踏踏實實的看子孫們表演了。

    鋪墊了這麼多,下面終於要進入五胡亂華的橋段了~終於有一天,他的孫子司馬炎稱帝了,他的兒子司馬衷是個腦洞達人,娶了一個我們山西老鄉做老婆,這個姑娘會玩啊,直接玩出了八王之亂,這一鬧騰就是十好幾年,這也迎來了五胡亂華的局面…等等,這和司馬懿有什麼關係?咳咳,車邏輯認為,不能單純的從蝴蝶效應的角度去分析是因為司馬懿奪權導致他後代不給力才出現了五胡亂華的局面。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前中期,有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問題就是北方的漢胡人數比例在不斷的減少,其原因就是這百年來從未停止的戰亂(我前文的括號只加了一部分),在這期間大量的胡人以士兵、農夫、商販的身份出現,也間接的囤積了不少力量,我們不能不把這一點考慮進去。等到眾王一亂,是的他們光顧著亂了沒想到後院能起火,胡人帶著受不了壓迫的漢人一起造反,簡直不能更棒。從這點來看,除非曹操活的時間夠長,並且鼓勵大家多生孩子少修路才能先從人種比例上獲得優勢,也間接能多多少的防止五胡亂華的局面吧。

    當年晉明帝司馬紹聽大臣講司馬懿和司馬昭是用如何手段步步為晉朝奠定根基時,就出人意料的表現出了極度的厭惡,還說出瞭如此做法晉朝不會長久的話。不知以曹操的性格如果“創業”成功,他的後人對他的崇拜又有幾分呢~

    呵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帝和炎帝是全人類的祖先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