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下曹十一

    你好,感謝提問。

    紅薯又叫甘薯、紅苕、番薯、山芋等,原產於美洲,在糧食生產中佔有和重要的位置,紅薯的用途逐漸轉為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紅薯適應性廣,產量高,是一種救災備荒、高產穩產的糧食作物。紅薯要獲得高產,田間管理非常重要,紅薯扦插後怎樣進行田間管理才能優質高產?

    一、查苗補苗

    紅薯扦插以後,由於薯苗素質差,天氣乾旱,土壤乾燥,病蟲為害和扦插技術水平不高等原因。常常造成死苗缺株,所以紅薯苗扦插10天左右,選擇傍晚進行查苗補苗,發現缺苗缺株的就要及時採用壯苗補上,然後澆一點人畜糞尿水,成活以後繼續重點追肥,促進植株素質,趕上早栽的紅薯苗,使全田的紅薯苗生長均勻一致,便於後期管理,保證種植面積內紅薯株數。

    二、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紅薯田間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中耕除草可以疏鬆土壤,理通水溝,增強土壤透性,清理田間環境,提高土壤溫度,有利於長蔓和結薯。中耕次數,要根據土壤板結情況和雜草生長程度,一般在紅薯封行以前中耕除草2—3次,做到頭次深,二次淺,三次破錶面。第一次中耕除草,紅薯的根據=系不發達,可以適當中耕。第二次中耕,根系逐漸發達,宜中耕。第三次,幼薯開始形成,更不宜深中耕,只要破一下表土就可以,以免損傷幼薯。中耕除草,要結合培土,修理被雨水沖刷的壟面,填塞壟面裂縫,防止薯塊外露,減輕乾旱影響和病蟲害為害。但是培土不宜過厚,以免影響土壤內部通風透氣,影響結薯。

    三、施肥

    紅薯是耐瘠作物,但是仍然需要適當施肥,才能促進蔓葉茂盛,根系發達,提高產量,尤其在瘦薄土地上栽培紅薯,施肥更加重要。

    1、紅薯的吸收肥料規律

    紅薯在整個生長髮育時期對肥料都有要求,但是前期植株幼小,需要的肥料量比較少。以後隨著植株的生長,需要的肥料逐漸增多,到旺盛生長時期達到高峰,以後又逐漸減少,直到收穫。紅薯要求鉀肥料=最多,在整個生長髮育期都能吸收利用,尤其在薯塊膨大期間吸收量最多,效果最好,多施鉀肥,可以促進薯塊膨大,減少纖維,增加糖分和澱粉含量,提高抗病能力,促進安全貯藏。氮素肥料主要促進莖葉生長,增加分枝和葉片數量。但是施肥量不能過多,過多會引起莖葉徒長,牛蒡根增加,產量降低。磷肥主要促進光合作用,月份轉移,提高食用品質,有利於安全貯藏。

    2、施肥技術

    在保證肥料數量、質量的基礎上,更要提高科學施肥水平,經濟用肥,以發揮最大肥效。施肥以基肥為主,適當增肥,一般基肥佔70%,追肥佔30%,追肥又分幾個階段進行。

    苗肥:紅薯扦插以後,髮根還苗期間施用的肥料稱為苗肥。目的是促進發根還苗,分枝長葉,迅速生長,及時封行,形成一定的光合面積,有促進早結薯、多結薯的作用。尤其在基肥不足的情況下,苗肥十分重要,施用苗肥要早,在扦插後10—15天施用,以氮肥為主,適當配合磷、鉀肥料,每畝用人畜糞尿12擔或者尿素5公斤對水澆在植株基部,兼有抗旱作用。

    壯株肥:紅薯扦插以後30—45天,地上部分出現分枝,生長加快。地下部分薯塊重量增加,這時就要施用壯株肥料,加快植株生長和塊根膨大。肥料最好用腐熟廄肥1500公斤,草木灰400公斤,拌和均勻,結合翻蔓、破壟(畦),把準備好的肥料施入犁溝一邊,然後培土恢復原狀。如果用人畜糞尿對水,可以直接澆在離植株10釐米的地方。施肥量要根據苗架長相來確定,苗好少施,苗差多施,以防徒長,影響產量。

    裂縫肥:紅薯生長到後期,植株生長逐漸趨於緩慢或者停止生長,而地下部分塊根迅速膨大,重量不斷增加,植株周圍長薯塊的地方出現裂縫,這時如果發現植株黃瘦,可以適當施一點人畜糞尿,以防莖葉早衰,增加後期光合作用能力,促進養分向薯塊轉移,提高紅薯產量。植株生長良好,可以不施肥料或者改用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時間,從扦插後70天起,每隔10—15天,用1—2%硫酸鉀或者0.2%磷酸二氫鉀,在下午3點以後噴霧有一定增產效果。

    四、翻蔓或者提蔓

    紅薯在生長期間,莖蔓接近地面的節會不斷長出不定根,引起蔓葉徒長,結薯分散,影響薯塊膨大。為了切斷蔓節上的不定根,各個地方的農民在紅薯生長期間都有翻蔓的習慣。翻蔓的目的是拉斷蔓節上的不定根,抑制地上部分徒長,促進養分集中轉移到薯塊。在土壤過於潮溼的時候翻蔓有降低溼度,提高土溫,增大晝夜溫差的作用。如果翻蔓不好,常常會損傷蔓葉攪亂葉片正常分佈,增加黃葉,引起腐爛,影響地上部分正常生長,降低植株製造養分的作用。除長蔓多節品種和多雨的年份翻蔓以外,最好改翻蔓為提蔓,提蔓是將薯蔓輕輕提起,拉斷不定根又輕輕放回原處,位置不發生改變,不翻轉莖葉。這種方法可以避免莖蔓折斷和葉片損傷腐爛,對紅薯生長有利,翻蔓或者提蔓的次數,根據品種、土壤、氣候和紅薯生長情況來確定。土壤肥沃、潮溼、多雨、莖蔓生長旺盛的可以適當增加翻蔓或者提蔓次數。反之,可以減少翻蔓或者提蔓的次數。

    五、灌溉和排水

    在田間管理過程中,如果發現土壤過於乾燥,會影響紅薯正常生長和結薯,有條件的地方要及時灌溉,滿足紅薯在生長、結薯過程中對水分的需要。遇到雨水過多,田間積水,要清理溝排水,為紅薯生長髮育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總結,紅薯生長髮育期長,紅薯在生長期間對環境條件有一定的要求,在栽培管理上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滿足生長髮育的需要,就能夠獲得優質高產。

  • 2 # 唯美兒童歌舞

    第一,施足底肥,深耕整地。紅薯種植適合使用有機肥作底肥,一般產量地塊,每畝適合使用優質農家肥2~3噸。肥料施灑要均勻,隨後深耕整地。濾水效能好的沙質土地,可以整平畦地,畦寬視情況而定,一般不能超過2米寬。濾水效能差的泥質地塊,可以高畦栽種。地整理好後,可以直插。農村直插紅薯,通常是晴天整地,選擇雨天扦插,就能省澆定植水,省時省力。

    第二,注重追肥,適時除草。紅薯定植生長時,結合中耕鬆土,即時追肥苗肥,以有機肥為主,如發酵腐爛熟透的雞糞加草木灰或者餅肥加草木灰穴施。這個環節一般是紅薯直插後20~30天內進行為宜,既中耕除草,又追施了苗肥,一舉三得。

    第三,防旱澆水,適時翻藤。紅薯在直插40~60天之間,進行一次翻藤。這時藤長30~50㎝為宜進行最好,藤生長過長,節節生根,翻藤難度大,藤容易受到抽傷。紅薯藤過短,節上沒有生根,翻藤時間過早,達不到翻藤目的。翻藤後,正是高溫段,雨水充足的年份,不需要澆水,乾旱的時候要即時澆透水,保證乾旱不幹苗。

    第四,注重葉肥,提高產量。紅薯在生長旺盛期,追施肥料不方便,可以噴施葉面肥,來彌補後期追肥這個環節。一般使用0.2~0.4%磷酸二氫鉀連續葉面噴施2次,隔10天一次,能有明顯的提高產量作用。

    總之,紅薯直插做好以上四點,高產是沒有問題的。

  • 3 # 鄂硒農技

    紅薯,在中國別名很多,又叫甘薯、地瓜、山芋、紅芋、番薯等,是世界第七大作物。甘薯傳入中國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甘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價格低廉,產量高,用途廣,適應性強,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另外,紅薯富含多種營養成分,俗稱“土人參”,富含各種維生素和氨基酸,食用後有強身健體的作用。下面,我來談談它們的高產栽培技術。

    1.栽插技術

    (1)選用壯苗:在苗源充足的情況下應做到用壯苗,剔除弱苗。春薯剪苗前要經過幾天煉苗,夏薯選用採苗圃帶頂尖的薯苗。因為壯苗返苗快,成活率高,長出的根多、根壯,吸收養分能力強。

    (2)薯苗進行滅菌處理:主要目的是預防因病害而造成老小苗的發生。方法是採用40%多菌靈膠懸劑5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700倍液對薯苗基部6~8釐米處浸泡10~15分鐘。

    (3)掌握栽插技術:栽插時間最好選擇陰天土壤不幹不溼時進行,晴天氣溫高時宜於午後栽插。大雨天氣栽插甘薯不好,易形成柴根,應在雨過天晴土壤水分適宜時再栽。如果是久旱缺雨天氣,應考慮抗旱栽插。

    紅薯宜淺栽,土壤疏鬆、通氣性良好、晝夜溫差大的土層最有利於薯塊的形成與膨大,因此栽插時薯苗入土部位宜淺不宜深,但也不能過淺。因此,必須在保證成活的前提下實行淺栽。淺栽深度在土壤溼潤條件下以5~7釐米為宜,在乾旱地深栽也不宜超過8釐米。

    運用直插方法時,適當增加薯苗入土節數,這樣做有利於薯苗多髮根、易成活。入土節數應與栽插深淺相結合,入土節位要埋在利於塊根形成的土層為好,因此以使用20~25釐米的短苗栽插為好,入土節數一般為4~6個。

    栽後應保持薯苗直立,直立的薯苗莖葉不與地表接觸避免栽後因地表高溫造成灼傷而形成弱苗或枯死苗。

    2.施肥技術

    (1)基肥:基肥是紅薯施肥的主要措施。基肥應以優質的有機肥料為主,化肥為輔。沙土地,通透性好,晝夜溫差大,保水保肥能力差,宜用半腐熟的有機肥做基肥;黏土地宜施腐熟的有機肥料。化肥中部分氮肥和全部磷、鉀肥也可隨基肥同時施入。

    基肥用量一般佔總施肥量的60%~80%。具體施肥量為每667平方米產4000千克以上的地塊,一般施基肥5000~7500千克;每667平方米產2500~4000千克的地塊,一般施基肥3000~4000千克。同時,可配合施入過磷酸鈣15~25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碳銨7~10千克等。

    施肥方法,採用集中深施、粗細肥分層結合的方法。基肥的半數以上在深耕時施人底層,其餘基肥可在起壟時集中施在壟底或在栽插時進行穴施。這種方法在肥料不足的情況下,更能發揮肥料的作用。基肥中的速效氮、速效鉀肥料,應集中穴施在上層,以便薯苗成活後即能吸收。

    (2)追肥:因地制宜追肥,根據不同生長時期的長相和需要確定追肥時期、種類、數量和方法,做到合理追肥。

    提苗肥是補基肥不足和基肥作用緩慢的缺點,一般追施速效肥。

    追偏肥在栽後3~5天內結合查苗補苗進行,在苗側下方7~10釐米處開小穴,施入一小撮化肥(每667平方米1.5~3.5千克),施後隨即澆水蓋土,也可用1%尿素水灌根;普遍追施提苗肥最遲在栽後半個月內團棵期前後進行,每667平方米輕施氮素化肥1.5~5千克,注意小株多施,大株少施,乾旱條件下不要追肥。

    分枝結薯期,地下根網形成,薯塊開始膨大,吸肥力強,為加大葉面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需要及早追肥,以達到壯株催薯、快長穩長的目的。

    追肥時間在栽後30~40天。施肥量因薯地、苗勢而異,長勢差的多施,每667平方米追硫酸銨7.5~10千克或尿素3.5~4.5千克或硝酸銨4.5~6千克,硫酸鉀10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長勢較好的,用量可減少一半。如果上次提苗或團棵肥施氮量較大,壯株催薯肥就應以磷、鉀為主,氮肥為輔;不然,要氮鉀並重,分別攻壯秧和催薯。

    基肥用量多的高產田可以不追肥,或單追鉀肥。結薯開始是調解肥、水、氣三個環境因素最合適的時機,施肥同時結合灌水,施後及時中耕,用工經濟,收效也大。催薯肥以鉀肥為主,施肥時期一般在栽後90~100天。追施鉀肥,一是葉片中增加含鉀量,能延長葉齡,加粗莖和葉柄,使之保持幼嫩狀態;二是提高光合效率,促進光合產物的運轉;三是莖葉和薯塊中的鉀、氮比值高能促進薯塊膨大。催薯肥如用硫酸鉀,每667平方米施10千克,如用草木灰則施100~150千克。草木灰不能和氮、磷肥料混合,注意分別施用。施肥時加水,可儘快發揮其肥效。

    容易發生早衰的地塊、在莖葉盛長階段長勢差的地塊和前幾次追肥不足的地塊,在薯蔸土壤裂開成縫時,追施少量速效氮肥,有一定的增產效果。

    3.田間管理

    加強田間管理,是奪取甘薯高產的重要一環。因此,必須根據各生長階段的特點,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因地制宜地運用各項管理措施,促進或控制莖葉生長,協調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矛盾,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

    (1)前期管理:紅薯從栽秧到封壟為生長前期。田間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全苗,促莖葉早發、早分枝,早結薯,以促為主,但不能肥水過猛、用量過大,否則造成中期莖葉徒長,影響塊根膨大。夏紅薯在生長前期氣溫高,雨水較多,地上部生長較快,但由於生長期短,也應以促為主,要特別注意及時管理。

    (2)中期管理:紅薯從封壟到莖葉生長盛期為中期,該時期的田間管理的主要任務以控為主,既要控制莖葉徒長,促進塊莖迅速膨大,還要進行拔除雜草、排水防澇及保護莖葉、嚴禁翻蔓和病蟲害防治。翻蔓容易損傷莖葉,因為莖葉損傷後需要經過自愈和恢復時間,這樣下來就抑制了薯塊的營養生長,從而造成了薯田的大量減產。

    (3)後期管理:甘薯從莖葉生長旺盛期到收穫為後期。後期的田間管理方向是護葉、保根、增薯重。後期田間管理的主要任務是防早衰。

    防早衰是奪取紅薯豐產的關鍵一環。紅薯生長後期的葉色落黃較快時,應以氮肥為主。地上部生長較旺,應以磷鉀肥為主。不論什麼肥料不宜進行土壤追施。防早衰的方法是根外追肥,該方法不僅損傷莖葉輕,而且肥效快,是簡而易行的措施。每667平方米用100倍尿素液75千克加入0.5%磷酸二氫鉀200克混合于晴天下午噴灑葉面,或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5千克加50千克水灌根,以促進莖葉健壯生長,確保結薯數量,加快薯塊膨大。遇乾旱,土壤溼度下降到田間持水量40%以下時,可採用“打肥水針”的方法,即複合肥2.5~5千克,加水100千克,每667平方米施200千克,可防止莖葉早衰,促使薯塊膨大。先在株間打孔,灌適量的肥水後,隨即封住洞口,增產效果比較明顯。

  • 4 # 星哥說農

    紅薯如今是炙手可熱,那價格真是突飛猛進,不少農民今年都開始大規模種植紅薯,那紅薯如何栽植才能高產呢?直插能高產嗎?今天咱們一起分析下,或許可以解決這個疑問。紅薯是地下變異根農作物,就是說它的根一部分就是它我們吃的紅薯,所以想高產種植,必須選好地,作物都忌重茬耕種,一般土層深厚、地質肥沃、平坦開闊、保水保肥好的土地最好,整地起壟、施基肥、追肥、抗旱排澇、控旺,一樣不能少,說白了就是選好品種,把紅薯在適宜的時期合理密植下去,在生長期內把根系餵飽喝足,降低四周土層的束縛,減少病害的發生,它就會高產。紅薯直插能高產嗎?這要看土壤墒情及當地氣候特點,不是說紅薯直插結的就多,有時反而減產,紅薯扦插一般有四種方式,直插法、斜插法、水平法、船底型插法,咱們一起看看扦插效果。1、直插法”,就是直接從紅薯種上拔下薯苗,直接扦插到土層裡,因為紅薯苗上已經生長著細細的根系,一般適宜土壤肥沃的南方多雨田地,北方多旱少雨不適宜;

    2、斜插法,擷取長15公分的紅薯苗,成45度斜插入土層下10公分左右即可,扦插簡單,入土深,抗旱效能好,適宜種植在貧瘠的山地和乾旱的田地。 3、水平扦插法,擷取長25公分的紅薯苗,將莖節水平栽入土層5釐米以下,由於入土莖節長,水平栽入,所以結薯比較勻整,各節位基本都能結薯,所以產量高,但是入土淺,抗旱能力較弱,如果土壤貧瘠、乾旱很容易出現缺苗、弱苗現象。

    4、船底型扦插法,栽插時同水平法基本相似,但是紅薯苗中部各節入土較深,類似船底形狀,其具備水平和斜插法的特點,但是中部節點入土深,管理時很容易出現空節的現象,造成產量下降,而且比水平扦插法增加勞動量。綜上,紅薯想高產,就要搞懂紅薯的生長習性,從源頭到收穫都要下足功夫,至於直插能否高產,需要因地而已,一般說來墒情好水平扦插高產,墒情不好斜插法高產。

  • 5 # 鄂東三農

    紅薯怎樣種植高產?現在直插的種植方法能高產嗎?紅薯種植,只有種植技術、方法和管理到位,高產是沒有問題的,並不是難事。直插的種植方法只有技術和管理到位,同樣能獲得高產的。在此談談直插高產方法的關鍵問題。

    第一,施足底肥,深耕整地。紅薯種植適合使用有機肥作底肥,一般產量地塊,每畝適合使用優質農家肥2~3噸。肥料施灑要均勻,隨後深耕整地。濾水效能好的沙質土地,可以整平畦地,畦寬視情況而定,一般不能超過2米寬。濾水效能差的泥質地塊,可以高畦栽種。地整理好後,可以直插。農村直插紅薯,通常是晴天整地,選擇雨天扦插,就能省澆定植水,省時省力。

    第二,注重追肥,適時除草。紅薯定植生長時,結合中耕鬆土,即時追肥苗肥,以有機肥為主,如發酵腐爛熟透的雞糞加草木灰或者餅肥加草木灰穴施。這個環節一般是紅薯直插後20~30天內進行為宜,既中耕除草,又追施了苗肥,一舉三得。

    第三,防旱澆水,適時翻藤。紅薯在直插40~60天之間,進行一次翻藤。這時藤長30~50㎝為宜進行最好,藤生長過長,節節生根,翻藤難度大,藤容易受到抽傷。紅薯藤過短,節上沒有生根,翻藤時間過早,達不到翻藤目的。翻藤後,正是高溫段,雨水充足的年份,不需要澆水,乾旱的時候要即時澆透水,保證乾旱不幹苗。

    第四,注重葉肥,提高產量。紅薯在生長旺盛期,追施肥料不方便,可以噴施葉面肥,來彌補後期追肥這個環節。一般使用0.2~0.4%磷酸二氫鉀連續葉面噴施2次,隔10天一次,能有明顯的提高產量作用。

    總之,紅薯直插做好以上四點,高產是沒有問題的。

  • 6 # 豫東小農

    紅薯要高產需要有好的紅薯品種,合理的施入底肥,科學的栽培和田間管理方法以及起隴種植!現在我們這裡栽紅薯一般但是選擇直栽的方法。對於怎麼樣才能夠有效的提高紅薯的產量我覺得應該做好這幾點!

    首先說我們豫東地區主要主要種植的是麥茬紅薯。對於我們這裡農民比較好的條件是我們這裡的土壤屬於青沙地,既半沙性土壤特別適合種植地下塊莖類的農作物!比如說土豆,花生,芋頭和紅薯!收完小麥以後如果說墒情不是太好的話應該及時“走馬式”的澆一次水!底肥有農家肥的每畝地2000斤,沒有的話可以選擇100斤有機肥和100斤硫酸鉀複合肥。犁地的時候最好能夠深耕一遍!並起隴!其次就是選擇高產品種,比如說我們這裡的白瓤和黃瓤紅薯都是比較高產的紅薯品種!起隴以後先噴施一遍封閉式除草劑!對於紅薯秧子也可以進行沾根處理!(把防治地下害蟲的吡蟲啉和蕓薹素內酯稀釋好,把紅薯秧子放到溶液中即可)然後就可以栽種紅薯了!想要紅薯結的多現在我們這裡有一種高產的栽紅薯的模式!既在紅薯窯窩裡直栽5釐米左右再橫躺著7斤左右,再直起來栽培覆一圈土一備澆定植水!8月份的時候及時對紅薯秧子進行翻秧子或者說提蔓。並且中耕除草!在9月份的時候及時噴施葉面肥來給紅薯膨大期提供所需的營養!比如說可以噴施殺蟲劑+殺菌劑+磷酸二氫鉀+中微量元素肥。每隔一個星期噴施一遍連噴施3遍!如果土壤比較乾旱的話應該澆水施肥,不能大水漫灌,可以沖施硫酸鉀複合肥每畝地15斤左右!如果下大雨了應及時排澇!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趕在霜降的時候及時收穫!

  • 7 # 五穀豐登農業

    1、選擇品種。紅薯品種比較多,按照用途可以簡單分為澱粉加工型、烤薯型、鮮食型、菜用型等,其中鮮食型紅薯產量最高,單產可以超過5000公斤的有小花葉(蘇薯8號)、西瓜紅(普薯32),在正常情況下,這兩個品種單產都可以輕鬆超過3000公斤。

    2、選擇土壤。紅薯在地下結薯生長膨大,喜歡疏鬆透氣性好的壤土和沙壤土,如果土質過分黏重,土壤透氣性差,不利於紅薯塊莖膨大,紅薯結薯少,塊莖小,毛根多,品質差,產量低。

    3、施足基肥。要想實現高產,必須科學合理施足肥料,而沙壤土一般肥力較差,紅薯追肥又比較困難,費工費力,因此,在起壟時要施足底肥,畝施充分腐熟的優質畜禽糞便1500—2000公斤,餅肥50公斤,或者商品有機肥50公斤,含量為10—15—20的硫酸鉀複合肥50公斤,過磷酸鈣或者鈣鎂磷肥50公斤,有條件的畝施新鮮草木灰50—100公斤。

    4、高起壟。起壟栽培是實現紅薯高產的關鍵技術措施,起壟時突然墒情要適宜,不可過幹過溼,起壟高度在35釐米左右,壟距75—85釐米,起壟時基肥一次性施入壟底。

    5、選健壯苗。紅薯秧苗要選擇生長健壯、莖節短、無病無蟲的秧苗,最好選擇脫毒種苗,不能選擇徒長苗,細弱苗,病蟲苗,尤其是要嚴防攜帶線蟲或者蟲卵,徒長苗細弱苗緩苗面,成活率低,容易造成死苗缺苗,嚴重影響產量。

    6、科學插秧。紅薯結薯位置一般在土壤表層下2—8釐米,因此,插秧不能過深,一般插深6—8釐米,過淺容易失水變幹,過深緩苗慢,生長弱。插秧時要採取斜插,或者L形插秧,結薯部位長,莖節多,結薯多,大小均勻,薯型端正。如果採取直插方式,結薯位置集中,結薯少,產量低。

    7、病蟲防治。紅薯田間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黑斑病、根腐病等,主要蟲害有線蟲、蠐螬、地老虎、甘薯天蛾等。病毒病只能防無藥可治,黑斑病、根腐病常用藥劑有甲基硫菌靈、多菌靈、百菌清等。蟲害防治要早防早治,防治線蟲常用藥劑有阿維

    .毒死蜱、苦參鹼、殺線磷等,防治蠐螬、地老虎常用藥劑有辛硫磷、高氯氟.噻蟲、阿維菌素等,防治甘薯天蛾、甘薯麥蛾常用藥劑有阿維菌素、滅幼脲、苦參鹼等。

    8、防草控旺。紅薯田間雜草防治和莖秧控旺比較簡單,但要及時,雜草趁小,草小根小,好除易死,旺長趁早,要採取多次輕控,達到最佳防控效果,嚴防高濃度大劑量一次控死,更不能輕易使用除草劑控制旺長。

    上圖為控旺造成的藥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抵抗力差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