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武經七書》是中國宋代官方校刊頒行的兵法叢書和軍事教科書。宋神宗於熙寧五年(1072)六月,繼宋仁宗之後重新開設“武學”(軍事學校)。為了適應教學和軍事訓練的需要,元豐三年(1080)四月,宋神宗詔命國子監司業朱服等人“校定《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靖問對》等書,鏤版行之”。校定後的七部兵書共25卷,於元豐年間(1078~1085)刊行,統稱《武經七書》,以之考選武舉和教學。 孫子兵法《孫子》,又稱《孫子兵法》、《孫武兵法》和《吳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的兵書,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華人孫武(字長卿)。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書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 吳子《吳子》又稱《吳子兵法》、《吳起兵法》,是一部兵法著作。提出以治為勝,賞罰嚴明,主張在軍隊實行“進有重賞,退有重刑”,做到“令行禁止,嚴不可犯”。提出“用兵之法,教戒為先”,主張透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使士卒掌握各種作戰本領,提高整個軍隊的戰鬥力。 司馬法《司馬法》又稱《司馬兵法》、《司馬穰苴兵法》。相傳是姜子牙所寫。據《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記載,戰國初期齊威王命令大臣追述古代的司馬兵法,同時也把春秋末期齊景公時的將軍司馬穰苴的兵法附入其中。 尉繚子《尉繚子》一書,對於它的作者、成書年代以及性質歸屬歷代都頗有爭議。一說《尉繚子》的作者是梁惠王時的隱士,一說為秦始皇時的大梁人尉繚。一般署名是尉繚子。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志》,書中雜家類著錄《尉繚》29篇,兵形勢家類著錄《尉繚》31篇。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尉繚子》殘簡,說明此書在西漢已流行,一般認為成書於戰國時代。 三略《三略》又稱《黃石公三略》,是中國古代的一本著名兵書。原名《黃石公記》。舊題黃石公撰。學者一般認為此書是後人託名偽作,其真實作者已不可考,認為大約成書於西漢末年。此書側重於從政治策略上闡明治國用兵的道理,不同於其他兵書。它是一部糅合了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專論戰略的兵書。 六韜《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舊題周朝的姜尚著,普遍認為是後人依託,作者已不可考。現在一般認為此書成於戰國時代。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又稱《李衛公問對》,簡稱《唐李問對》。舊題李靖所撰。由於新舊唐書都沒有此書的記載,所以許多人懷疑此書是偽作。北宋陳師道等認為是宋人阮逸偽託,元朝馬端臨則認為是宋神宗熙寧年間王震等人所校正。現在一般認為此書是熟悉唐太宗、李靖的思想的人根據他們的言論所編寫的,系唐太宗李世民與衛國公李靖多次談兵的言論輯錄,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包括軍制、陣法、訓練、邊防諸問題,但主要討論作戰指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佛蘭科魯茲質量怎麼樣值得購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