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雷較瘦

    19世紀,營養素作為一種新概念被發現推廣,並由此發展出了營養主義。最初,營養素的發現為治療壞血病、腳氣病提供了新思路,並解決了困擾人們已久的疾病。

    但隨著營養主義的不斷髮展與擴充套件,當食物被認為不過是某些營養素的集合的時候,人們對食物的認知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人們把吃的食物變成了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以及其它營養素的組合,並研究它們之間搭配少吃或多吃什麼更健康。

    與此同時,因為心腦血管疾病的廣泛爆發,食物開始了被改造的過程,低脂牛奶、瘦肉型豬肉等加工食品應運而生。然而,在有了這麼多營養科學的指導之後,人們反而因為飲食問題罹患了更多的疾病。是食物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抑或是營養科學的問題?

    為了讓加工食物出現在更多的餐桌上,食品加工業資助的營養科學家開始宣稱,天然食物中某些成分,例如脂肪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並且,掩蓋加工糖對健康的威脅。此時,與此潮流相對抗,阿特金斯提出了“低碳飲食法”。

    同時營養科學還宣稱可以改變食物的構成,去除有害成分,增加有益成分,讓人們吃的更加健康。人們在廣泛的宣傳下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於是選擇了更多的加工食品。所謂的低脂、低糖、低碳、健康食品,全部都是加工食品。

    各種營養素的推廣或者爭論,在更大層面上,不過只是企業之間的博弈。

    為什麼如今會有肥胖症卻又營養不良的人?

    這是由於為了追求畝產數量,人們使用化肥農藥以及其他手段來促進植物生長。研究表明,這樣生產出來的作物比有機狀態下的作物所含有的營養元素低三分之一左右。

    比如市場上的芹菜的根系是非常不發達的,而右邊的根系非常發達,是有機基地生產的芹菜。那麼大家想想,土壤的營養元素已經嚴重流失了,那麼化肥農藥導致土壤板結,農作物的根系又不發達,不能充分吸收土壤當中的營養元素,再加上使用化肥和激素來縮短生長時間,又不能有足夠的時間去吸收這些礦物元素,必然導致農產品嚴重缺乏營養元素。

    動物在集約化飼養的過程中,大量使用作物種子,並且經過育種篩選縮短成熟時間,這些都不可避免的帶來營養元素的流失。食物中所攜帶的營養流失了,但提供的熱量並沒有下降。

    而在營養學的框架中,食物之間是沒有差別的。營養專家總是說,土雞蛋與普通雞蛋的營養無差別,有機蔬菜與普通蔬菜無差別。如果我們相信這些鬼話,那麼按照標準的營養建議去吃,那麼必然會營養不良。而如果我們根據身體的需求去吃,那就會吃下太多的熱量,而有些人因為缺乏運動,就不可避免地要變胖。

    當我們迷失在鋪天蓋地的營養科學宣傳裡的時候,不妨去了解那些被我們鄙棄的飲食傳統。吃是一種智慧,而非科學。

    我們中華五千年曆史,流傳了無數的飲食智慧,總結成兩句話,就是“食飲有節”,“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

    不說到古代,就是回到二三十年前,人們的營養狀況可以說遠不如今天,甚至還很多餓肚子的,但是當年的小孩哪有這麼多肥胖,老人哪有這麼多富貴病。人還是那些人,吃的東西卻不是那些東西了。

    最近聽徐文兵老師的節目,他提到,現在所謂的飲食常識,其實不過是被商業利益綁架的偽常識。他建議大家四個東西不要吃,當然不是誰都不能吃,因人而異,但是絕大多數人不能吃。

    第一,綠茶。綠茶不抗癌,還傷胃。

    第二,水果。水果不是必需品,以前的人就基本沒水果吃,生冷,寒。

    第三,冷飲。耗能,損身。

    第四,牛奶。小孩能喝,3歲前要及時斷奶。你不缺鈣,缺心眼。

    貓狗吃東西,不用意識,用本能,嗅覺、味覺,不對勁就不吃。而人用意識吃飯,被營養主義毒害的人,更是用資料吃飯,不算就吃不下飯。不按標準吃飯,甚至還不會吃飯了。

    人貴有自知之明,做個貴人,這與有錢沒錢無關。沒有自知之明,跟風,別人吃啥你也吃啥,別人說啥好就吃啥,就是賤人了。

    要找回身體的知覺,就能知道自己適合吃什麼了。艾灸、刮痧等等都可以幫助找回知覺,最好的是練習導引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下一代旗艦會上驍龍845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