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結構人一生中先後要長兩次牙齒,即乳牙和恆牙。乳牙20個,恆牙28~32個。根據牙的形態特點和功能特性,恆牙分類中切牙、側牙牙、尖牙、雙尖牙(第一、二前磨牙),磨牙(第一、二、三磨牙)。乳牙沒有雙尖牙及第三磨牙。幼兒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乳牙,2-3歲時,乳牙全部萌出,共20個。6歲時前後開始長出恆牙,脫換乳牙,12-13歲時,乳牙脫換完畢,恆牙共長出28個。一般從17歲後開始長出第三磨牙(又稱智齒),也有的人終生不長智齒,或只長一兩個智齒,因此成人恆牙數目可以是28-32個。牙齒組織結構牙釉質(Enamel):是由無數密集的釉柱和少量柱間質組合而成。是人體中最硬的組織,覆蓋在牙冠表面,呈乳白色、略透明、質堅硬,能耐受強大的嚼力。無機鹽約佔96%,其中主要成分是磷酸鈣、碳酸鈣等。有機物成分僅佔很少量。牙本質(Dentin):是構成牙齒的主體部分,由基質和牙本質小管組成,牙本質小管中有來自造牙本質細胞的細胞突,藉此以進行營養代射,牙本質鈣化程度和硬度比牙釉質稍低,色淡黃,不透明。無機鹽類約70%,主要為羥磷灰石,含磷酸鈣等,有機物約佔30%,主要是膠原蛋白。牙骨質(Cementum):是包繞在牙根表面的一薄層骨樣組織。其營養主要來自牙周膜,並借牙周膜纖維與牙槽骨緊密相接。由於牙根部炎症的激惹,牙骨質可以發生吸收或增生,甚或與周圍骨組織呈骨性粘連。牙周解剖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牙槽骨三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保護和支援牙齒,使其固位於牙槽窩內,承擔咀嚼力量。牙齦(Gingiva):牙齦是附著在牙頸和牙槽突部分的粘膜組織,呈粉紅色,有光澤,質堅韌。牙齦邊緣稱為齦緣,正常呈月芽形。齦緣與牙頸之間的小溝稱齦溝,正常齦溝深約1-2毫米。兩鄰牙之間的牙齦突起稱齦乳突。牙周膜(periodontalmembrane):牙周膜由緻密結締組織所構成。多數纖維排列成束,纖維的一端埋於牙骨質內,另一端則埋於牙槽窩骨壁裡,使牙齒固位於牙槽窩內。牙周膜內有神經、血管、淋巴和上皮細。牙槽骨(Alveolarbone):牙槽骨是頜骨包繞牙根的部分,藉牙周膜與牙根緊密相連。牙根所在的骨窩稱牙槽窩。牙槽骨和牙周膜都有支援和固定牙齒的作用。牙髓(Cementum):牙髓組織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牙髓腔的外形與牙體形態大致相似,牙冠部髓腔較大,稱髓室,牙根部髓腔較細小,稱根管,根尖部有小孔,稱根尖孔。牙髓組織主要包含神經、血管,淋巴和結締組織,還有排列在牙髓外周的造牙本質細胞,其作用是造牙本質。當牙冠某一部位有齲或其它病損時,可在相應的髓腔內壁形成一層牙本質,稱為修復性牙本質,以補償該部的牙冠厚度,即為牙髓的保護性反應。氟是牙齒及骨骼不可缺少的成分,少量氟可以促進牙齒琺琅質對細菌酸性腐蝕的抵抗力,防止齲齒。但若體內氟含量高,使牙齒生長髮育過程中的造油細胞中毒變性,所以形成氟斑牙。(慢性氟中毒,會使恆牙無光澤,呈白堊色,若中度中毒會變黃,若深度氟中毒則會出現掉牙;另一方面,人會得氟骨症,骨頭表面出現多處突起,一些老年人生骨刺有可能就是氟中毒引起的。)氟化物之所以能夠防治齲齒,主要是氟離子與牙齒表面物質反應,礦化這些物質,使牙齒變得堅固。含氟牙膏還能減少蛀牙,因為它比起較大的氫氧根離子在磷灰石晶體結構裡更匹配,它還能抑制口腔細菌產酸,改變口腔內的細菌適於生存的環境,從而防治蛀牙。含氟牙膏已經使全世界千千萬萬的人減少齲齒,使大家的牙齒保持得更長久。因此,含氟牙膏不是人人都能用的。在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中,氟的含量本身就有高有低,所以,含氟牙膏並不是人人都適用。氟對成人主要是骨骼的影響,牙齒形成了,作用就不大了。在高氟地區,不需要推廣含氟牙膏。
牙齒結構人一生中先後要長兩次牙齒,即乳牙和恆牙。乳牙20個,恆牙28~32個。根據牙的形態特點和功能特性,恆牙分類中切牙、側牙牙、尖牙、雙尖牙(第一、二前磨牙),磨牙(第一、二、三磨牙)。乳牙沒有雙尖牙及第三磨牙。幼兒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乳牙,2-3歲時,乳牙全部萌出,共20個。6歲時前後開始長出恆牙,脫換乳牙,12-13歲時,乳牙脫換完畢,恆牙共長出28個。一般從17歲後開始長出第三磨牙(又稱智齒),也有的人終生不長智齒,或只長一兩個智齒,因此成人恆牙數目可以是28-32個。牙齒組織結構牙釉質(Enamel):是由無數密集的釉柱和少量柱間質組合而成。是人體中最硬的組織,覆蓋在牙冠表面,呈乳白色、略透明、質堅硬,能耐受強大的嚼力。無機鹽約佔96%,其中主要成分是磷酸鈣、碳酸鈣等。有機物成分僅佔很少量。牙本質(Dentin):是構成牙齒的主體部分,由基質和牙本質小管組成,牙本質小管中有來自造牙本質細胞的細胞突,藉此以進行營養代射,牙本質鈣化程度和硬度比牙釉質稍低,色淡黃,不透明。無機鹽類約70%,主要為羥磷灰石,含磷酸鈣等,有機物約佔30%,主要是膠原蛋白。牙骨質(Cementum):是包繞在牙根表面的一薄層骨樣組織。其營養主要來自牙周膜,並借牙周膜纖維與牙槽骨緊密相接。由於牙根部炎症的激惹,牙骨質可以發生吸收或增生,甚或與周圍骨組織呈骨性粘連。牙周解剖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牙槽骨三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保護和支援牙齒,使其固位於牙槽窩內,承擔咀嚼力量。牙齦(Gingiva):牙齦是附著在牙頸和牙槽突部分的粘膜組織,呈粉紅色,有光澤,質堅韌。牙齦邊緣稱為齦緣,正常呈月芽形。齦緣與牙頸之間的小溝稱齦溝,正常齦溝深約1-2毫米。兩鄰牙之間的牙齦突起稱齦乳突。牙周膜(periodontalmembrane):牙周膜由緻密結締組織所構成。多數纖維排列成束,纖維的一端埋於牙骨質內,另一端則埋於牙槽窩骨壁裡,使牙齒固位於牙槽窩內。牙周膜內有神經、血管、淋巴和上皮細。牙槽骨(Alveolarbone):牙槽骨是頜骨包繞牙根的部分,藉牙周膜與牙根緊密相連。牙根所在的骨窩稱牙槽窩。牙槽骨和牙周膜都有支援和固定牙齒的作用。牙髓(Cementum):牙髓組織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牙髓腔的外形與牙體形態大致相似,牙冠部髓腔較大,稱髓室,牙根部髓腔較細小,稱根管,根尖部有小孔,稱根尖孔。牙髓組織主要包含神經、血管,淋巴和結締組織,還有排列在牙髓外周的造牙本質細胞,其作用是造牙本質。當牙冠某一部位有齲或其它病損時,可在相應的髓腔內壁形成一層牙本質,稱為修復性牙本質,以補償該部的牙冠厚度,即為牙髓的保護性反應。氟是牙齒及骨骼不可缺少的成分,少量氟可以促進牙齒琺琅質對細菌酸性腐蝕的抵抗力,防止齲齒。但若體內氟含量高,使牙齒生長髮育過程中的造油細胞中毒變性,所以形成氟斑牙。(慢性氟中毒,會使恆牙無光澤,呈白堊色,若中度中毒會變黃,若深度氟中毒則會出現掉牙;另一方面,人會得氟骨症,骨頭表面出現多處突起,一些老年人生骨刺有可能就是氟中毒引起的。)氟化物之所以能夠防治齲齒,主要是氟離子與牙齒表面物質反應,礦化這些物質,使牙齒變得堅固。含氟牙膏還能減少蛀牙,因為它比起較大的氫氧根離子在磷灰石晶體結構裡更匹配,它還能抑制口腔細菌產酸,改變口腔內的細菌適於生存的環境,從而防治蛀牙。含氟牙膏已經使全世界千千萬萬的人減少齲齒,使大家的牙齒保持得更長久。因此,含氟牙膏不是人人都能用的。在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中,氟的含量本身就有高有低,所以,含氟牙膏並不是人人都適用。氟對成人主要是骨骼的影響,牙齒形成了,作用就不大了。在高氟地區,不需要推廣含氟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