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巴山夜雨涮鍋

    燭影斧聲這是一段懸案。

    既然是懸案,那麼,就是懸而未決,找不到強烈的證據來證實或者證偽。

    從客觀上說,趙匡胤在酒後忽然暴斃,這是有可能發生的事兒。畢竟,沒有人親眼看到趙光義殺哥哥。

    但從主觀來說,趙光義成為哥哥去世的最大受益者,而且在此後他威逼嫂夫人和侄兒,這種種舉動,也難免讓人生疑。

    總之,作為歷史考證,要論斷此事的真偽,尚需要更多的考據,現有材料無法落實。如果是寫小說的設定,那麼選取兩者中任何一種,都可以理解。

  • 2 # 金山萬丈

    本來,趙普很早就發現了趙光義私聚幕僚的意圖,他和趙光義在大宋建立之前是好朋友,後來因為皇位繼承人的問題發生了分歧,兩人逐漸成為水火不容的兩大政治集團。

    兩人的爭鬥,從不親自出面,往往採取打擊對方親信的手法。一次,開封府判官姚恕奉趙光義之命拜見趙普。趙普恰好正在請客,門衛就沒有及時通報。姚恕生氣了,拂袖而去。過了一會,門衛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趙普,趙普慌忙派人去和姚恕道歉。

    姚恕覺得自己有趙光義撐腰,仍然掉頭不顧,對宰相的致歉毫不領情。趙普一貫是個小心眼,這次也懷恨在心,過了幾天就藉機把姚恕調到澶州做通判,相當於澶州市副市長,即使是趙光義出面挽留,趙普也不買賬。

    幾年之後,黃河在澶州決了口,趙普以姚恕通報災情不及時為由,將姚恕暫首棄市,再投屍黃河,既打擊了趙光義的氣勢,又出了口惡氣。

    而現在,趙普被罷免了,趙光義的勢力集團一支獨大。趙匡胤又很愛惜自己的弟弟,對趙光義的所作所為也採取了默然的態度。

    趙普罷相後一個月,趙光義進為晉王,位在宰相之上。柴榮繼承養父郭威的皇位之前,官爵就是晉王。這個安排,似乎是表明趙光義就是皇位繼承人。

    之所以做這樣的安排,表面上看來是因為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十五年前,杜太后得了重病,感覺自己不久人世,就問趙匡胤:“你知道自己為什麼得天下嗎?”趙匡胤做了一個標準的孝子式回答:“全是因為祖先和父母的功德。”

    杜太后說:“不是,是因為柴榮讓一個小孩子當了皇帝(十一歲的柴宗訓),假如後周有年長的君主繼位,你怎麼能得到這個位置。”

    杜太后還設計了避免宋朝也出現這種局面的方法:“你百年以後,應當傳位給弟弟光義,光義之後,當傳位於廷美(趙匡胤最小的弟弟),廷美再傳位於德昭(趙匡胤的大兒子)”

    這個考慮完全出於不立幼子做皇帝,而現在,十五年之後,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已經成人。大兒子趙德昭,28歲,小兒子趙德芳,23歲,一直都沒聽說有失德的表現。按照中國曆來的傳統和大家根深蒂固的意識,趙匡胤應該傳位給自己的兒子。

    然而,趙匡胤一直都沒有立太子,他擔心趙光義的勢力已經發展的很大。貿然立了太子,趙光義會成為一個不穩定的因素,不如先遷都,擺脫趙光義已經形成的勢力圈,再立太子也不遲。

    趙光義明白遷都的“另一個”意義,極力阻止,趙匡胤終其一生也沒能完成這個心願。有一次,趙匡胤憤憤的說:“不出百年,天下的財力必 定為京城的防衛而耗光。”

    這年九月,趙光義得了病,趙匡胤親自為他煎藥。針灸的時候還先用燒紅的灼艾在自己身上試試燙不燙。

    一個月後(976年農曆十月)的一天傍晚,天氣陡變,忽然大雪紛飛。趙匡胤把趙光義叫到了皇宮喝酒。

    這是一次絕密的家宴,趙匡胤屏退了所有的侍從,以至於史官們對二人談話幾乎沒留下任何記錄。

    二人很快喝到了深夜,燭影之下,侍從們遠遠看到趙光義忽然離席,搖著雙手,似乎是在否認什麼事情。

    不一會,房內傳出了柱斧(一種文具)咔咔的劈地聲,接著趙匡胤大喊:“好做!好做!”。然後,趙光義就回到晉王府了。

    這個“好做”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你做的好事!”,另一種是“好好做你的事”。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意思。前者表示趙光義下了黑手,後者表示趙光義將合法繼位。

    不管是哪一種,趙匡胤都沒有機會向歷史說明了。次日(976年十月二十日)四更,趙匡胤突然去世,這一年,他整整五十歲。

    從春秋戰國開始到那時這一千餘年的時間裡,只有三個皇帝所建立的功績可以和趙匡胤相媲美,那就是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和唐太宗李世民。趙匡胤建立的宋朝,使得我們現在華人的獨有性格最終成型,大統一的理想自此深入幾乎每個人的骨髓,宋朝之後,中華大地再也沒有出現過長時間的分裂。

    我常在想,假如趙匡胤能再多活十年,也許燕雲十六州就會再次回到中原王朝的懷抱。趙匡胤雄才大略,所執行的統一方針,遠非他的繼任者所能比擬。可轉而又一想,趙匡胤已經比他的前任柴榮幸福多了,柴榮的能力要勝於趙匡胤,只做了五年皇帝,並沒有留下一個長國詐的王朝。歷史就是這樣,不容有任何假如。

    後人把宋太祖趙匡胤蹊蹺去世的這個事件稱為“燭影斧聲”。“燭影斧聲”和“陳橋兵變”、“金匱之盟”合稱為宋初三大疑案。

    按照《宋史》裡的記載,在剛過去的一個月裡,趙匡胤頻繁露面,絲毫沒有疾病的徵兆,不太可能有這麼急性的病。

    也有人推斷趙匡胤是飲酒過量導致猝死,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也不大,趙匡胤是武將出身,也是“酒精考驗”的鬥士,普通的二人對飲不會導致過量的,即便是過量,猝死的可能性也不大,更何況,為什麼只有趙匡胤過量而趙光義沒有過量呢。

    透過這些資訊至少可以確認,趙匡胤的死,趙光義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趙匡胤臨終前所說的“好做”,也應該是“你乾的好事”的意思。趙光義的一些事情被趙匡胤發現,情急之下,趙光義在酒中做了手腳,導致趙匡胤猝死。而趙光義也是精於酒中下毒之道的,後蜀的孟昶,南唐的李煜,全是死於他的此道。

    最先知道趙匡胤死訊的是他的妻子宋皇后,趙匡胤一共有過三個皇后,每位都是在前一位過世後才娶過門的,所以,宋皇后是此時趙匡胤唯一合法的妻子。平時,不管趙匡胤下班多晚,宋皇后都要等他回家,親自為他洗了腳,才入睡。夫妻二人一直感情很好,宋皇后也是最瞭解趙匡胤的女人。

    宋皇后沒經歷過什麼政治鬥爭,沒有心計。她只知道丈夫去世了,要讓兒子來繼承皇位,而怎麼才能讓兒子順利的即位,宋皇后並沒有想太多,他覺得只要讓人叫兒子儘快來就可以了。

    這時候天還沒亮,宋皇后叫來了太監王繼恩,告訴他說趙匡胤剛剛去世了,趕快去傳趙德昭來繼承皇位。其實這也可以說明,趙匡胤平日裡向妻子透露過繼承人問題。

    記住這位太監王繼恩,他在後周的宮廷裡就做了內班高品,早就練就了一身如何討人信任的本領,並且成功地用到了宋皇后身上。然而,王繼恩並不是一個忠心的人,他接下來做了一些事情,讓自己日後飛黃騰達,甚至還做了大將軍。

    王繼恩出宮後,絲毫沒有猶豫,徑直向晉王趙光義的府邸走去。他一直覺得趙匡胤是要傳位給趙光義的,竟然違背了宋皇后的命令,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從一個正常人的心態分析,王繼恩敢冒這樣的風險,一定是得到了趙光義的某種承諾。

    到了趙光義府邸,王繼恩發現大門前有一個人坐在大雪之中。夜色下不好辨認,王繼恩趕快湊近了仔細看,原來是趙光義的親信程德玄。

    這很不正常,大半夜的,還下著雪,坐在領導門前做什麼。程德玄這麼做,是源於一位術士的一席話。這位術士叫馬韶,自幼學習“天文三式”(《宋史·卜士傳》裡多次提到這種技法,想來是一種很流行的占卜術),程德玄常常去找他算卦,兩人逐漸成了朋友。

    當時的習俗很忌諱朝中大臣和術士來往,程德玄也常告誡馬韶不要到自己家裡。然而,昨天晚上,馬韶突然來到程德玄家裡。

    程德玄很驚訝,擔心別人看到,催著馬韶趕快走。馬韶很執著,等著程德玄不趕自己了,靜靜地說:“明天是晉王的大好日子,我特意來告訴你。”說完,轉身就要走。

    多年的宮廷經驗馬上讓程德玄意識到這句話的嚴重性,他擔心馬韶像陳橋兵變時的苗訓一樣到處傳播天機,就讓家丁把他關了起來。

    之後,程德玄趕著告訴了趙光義,趙光義也很緊張,讓他看好馬韶,千萬別放跑了。程德玄還是不放心,這才徹夜坐在趙光義府邸前,等候那個“大好”的訊息。

    王繼恩看到是程德玄,就放心了,兩人並肩來見趙光義。趙光義一 見王繼恩,就什麼都明白了,十多年的準備,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為了表示謙讓,趙光義還有意退讓,說要不等到天明再進宮。臉皮厚實在是想成為帝王的一個重要品質,對於自己迫不及待的事情,竟然還能做出謙讓的姿態!

    王繼恩看不出來,他是真急了,拉著趙光義說:“趕快走吧,再遲就要被別人所有了。”趙光義這才出發,三人踏著大雪趕往皇宮。

    皇宮裡,宋皇后急得心如火燎,她聽到了外邊急促的腳步聲,就喊到:“是德昭來了嗎?”說完,就迎出房門去。

    出去一看,赫然映入眼簾的是急衝衝的趙光義,宋皇后驚呆了。宋皇后雖然單純,卻很聰明,隨即,她明白了怎麼回事,忙著給趙光義下跪說:“我們母子的生家性命就全靠官家(您)了!”

    趙光義還是很感激哥哥一直對自己的照顧,他看到這樣的情景,流著淚扶起了宋皇后,說:“共保富貴,別擔心!”

    這句話不怎麼像出自一個帝王之口,倒像是暴發戶說的,這和趙匡胤當年聽到皇后建議打造一輛黃金馬車後說的“我為天下人受財,而不是以天下財供奉我一人”相比,高下立判。

    然而,在皇位巨大的誘惑力面前,趙光義最終還是違背了自己所說的。

    早晨六點左右(寅時),天還沒完全亮,趙光義就迫不及待地舉行了登基儀式,他就是宋太宗。

  • 3 # 紫菜被窩

    歷史雖然沒有寫是二趙殺的,不過,很多證據都指向他。

    第一,趙匡胤作為一個武夫,身強力壯,正值壯年,無病無災,突然暴斃,是為何因?

    第二,趙匡胤大兒子已經二十幾歲,當時領軍在外,還是太子,大家都能看出來皇位是要傳給他的。為什麼趙二會登基?

    第三,趙二的理由是“金匱”,說他們母親怕趙大早死,要他立下誓言,傳位給他弟。問題來了,他母親為什麼知道趙大會早死?為什麼會把紙裝在金匱中?芳德太子已經二十好幾了,需要傳給他弟嗎?

    第三,趙大暴斃後,趙二馬上上位。說明什麼?準備充分,說明什麼?太子作為第一繼承人竟然被無視了。合理嗎?

    第三,其實當時大多數人都懷疑趙二,他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太子,是個十分正直的人,就是因為懷疑他父親殺他大伯後來發瘋了,跑過去把宮殿燒了。

    歷史沒有寫趙二殺趙大,不過給出了很多的證據。

  • 4 # 清談點點滴滴

    這個事歷史上沒有明確說明,但是宋太宗趙匡義嫌疑最大。一是有個事件是趙匡胤晚年要遷都洛陽,就是因為在開封 趙匡義勢力太大,已經尾大不掉,但是迫於無奈,沒有遷都成功,二是歷史上有個著名的“金匱之盟”說太后讓趙匡胤把皇位傳給他的弟弟趙匡義,這也有待商榷,三是趙匡胤晚年在是否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和弟弟搖擺不定,所以趙匡義痛下殺手。

  • 5 # 中國龍165597889

    我覺得哥哥趙光胤醉酒+高血壓形成腦溢血而死,可古代醫療水平可能不知是腦溢血致死,所以把趙光胤的死算在趙光義的頭上。

    還有一種情況,兄弟喝酒言語不和,惡語相加,最後發展成“燭影斧聲”,弟弟將哥哥殺害。但沒有喊殺聲呀,弟兄倆也沒有大喊大鬧呀,只有“燭影斧聲”。你說不奇怪嗎?

    另一種情況就是弟弟心狠手辣,一斧致命。哥哥來不及反抗,甚至都沒吭一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她愉快的相處了兩年,因為異地,她父母不同意,她不想談了,我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