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隔代親的現象十分普遍,很多老人能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卻做不到嚴格要求孫子孫女,這是為什麼?
13
回覆列表
  • 1 # 楚涵老師

    這也就是所稱的隔代親吧,其心理也有多個原因;

    一、年輕人和老年人,年輕人要更期待未來,會把成人的希望寄託與孩子身上,而老人更關心的不是將來,而是當下孩子的“快樂”。說白了,就是年輕一代對於孩子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理想,透過對孩子的教育,來讓他們實現。而老人是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曾經也有這樣的思想,所以同樣的想法不再重複在孫輩的身上。

  • 2 # 積木育兒

    家庭中,人們的愛總是指向下的。即使孩子已經長大,即使有了自己的家庭也生了自己的孩子,但在父母眼中,我們仍然是孩子,仍然需要被操心、被牽掛、被幫助。故而老人對自己的子輩會有更多責任感;而對於孫輩,老人更多是疼愛之情。

    而且,對於老人來說,他們的心理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他們的人生走向了另外一個獨特的階段,按照埃裡克森的人格階段論,叫做“成熟期”。

    這個時候,我們的父母,他們的睡眠少了,身體機能開始下降,會變得脆弱、怕孤獨、容易固執和多疑,甚至有時會自私的像孩子。他們擔心不被認可,怕被冷落,對生活的負性情緒不可避免地增多。他們更多希望得到子孫更多的照顧關愛和呵護。

    此時,子女能夠給予他們的支援有哪些呢?讓他們老有所養,因為身體的安頓是心靈安寧的基礎;讓他們被認可、被尊重,所以請多聽取他們的意見、肯定他們的過去(即使只是表面上假裝聽取呢);如果可以,讓他們後繼有人,起碼讓他們有所愛,有人陪伴,因為對子孫的愛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延續,抵消對漸近的死亡的恐懼。

    在隔代教養中,若我們能迎合老人的心理特點,願意為他們做一定妥協,大部分的摩擦、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受到尊敬的老人,往往會更加通情達理、更容易溝通。就像需求被滿足了的孩子,一般很少有行為問題一樣。

    而當老人在隔代教養中,順暢地擔負起獨特的角色時,往往還會煥發出神奇的魔力。

    什麼魔力呢?斯賓塞用過一個詞:祖母的暗示。

    “我的祖母幾乎是一個完全生活在祖父陰影下的女性,她從不提任何建議,一直默默無聞,但有一點她對我父親和我有著巨大的影響。我現在把它稱為‘祖母的暗示’。幾乎是從一生下來,她就不斷髮現許多我父親和我身上的一些特別的東西,並總是以自豪的、不加掩飾的讚賞的口氣說出來。比如:‘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樣東西總是目不轉睛’;‘看看,我們的孩子,他精力多好,總是手腳不停’;‘他天生愛乾淨,只要一點沒有給他洗乾淨,他就會哭’;‘唉呀,這孩子哭起來像打雷一樣,這太神奇了!’如此種種。

    幾乎所有孩子都有的表現(當然,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我的祖母卻會本能地把它描述成自己孩子不凡的稟賦。當她年紀大一些的時候,她甚至會把這些表現與神秘的世界關聯起來。她的這種暗示由於完全出於本能和愛(也許在她看來,自己的孩子真是這樣),所以這種稱讚本身就毫無誇張和虛飾,讓孩子真的以為自己一定是出色的。”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暗示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現象。這個特點在幾歲小孩的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孩子越小,越需要依靠別人的觀點和評價來構建自我形象。

    不過,暗示分為兩種: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稍作觀察便可以發現,老人們傾向於給孩子帶去積極暗示(比如對孩子的小小舉動就表示出極大的讚賞),而年輕父母傾向於帶給孩子消極暗示(比如過於嚴厲、容易給孩子貼標籤等等)。在隔代教養中,老人的積極暗示,可以抵消部分因為父母的嚴厲給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成為孩子們心靈的一個保護傘。

    說到底,每個老人都是一本書。如果願意,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汲取很多的智慧。所以,多看到老人們的付出和價值,多瞭解正在老去的父母內心需求,隔代教養中的衝突,也許會少很多。

  • 3 # 孟可的思想空間

    人的思想是隨著年紀不斷變化的。

    在青年時代父母經歷著打拼與生活和社會壓力,因此對孩子也要求的很多很嚴。

    年輕的父母大多精力旺盛,狼性十足。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女像自己一樣勇敢堅強,希望子女有毅力能有好的未來。

    總之,年輕的父母從自己幾十年來的奮鬥中得出愛拼才會贏的觀念。因此會著力培養與教育子女的頑強刻苦精神。

    當這些年輕的父母隨著歲月的洗禮慢慢老去時,當他們成為老人時,由於他們的經歷告訴他們人生最重要的不是

    名利而是健康與快樂。他們特別珍惜懷念童年的美好時光。所以他們把自己的一生領悟就會不自覺的灌輸到孩子

    的教育上。只要孩子快樂與健康,老人就會覺得是最重要的。

  • 4 # 成長型父母

    我以為,我們常說的隔代親的根本原因不過是老人們把他們對自己兒女虧欠的自由彌補在他們能接觸到的為數不多後代身上,雖然可能他們自己並不覺的,但是由不得我不想這是他們對自己早年的嚴肅嚴厲以及嚴格的一種懺悔。

  • 5 # 陌上花開繪本館

    這個問題我問過孩子爺爺,他是這麼說的:

    1.一代人管一代人,教育孫子的責任是屬於父母的,我這個做爺爺的教育好自己的兩個兒子已經很不錯了。孩子爺爺是知識分子,對責任和義務劃分的很清楚,一般情況不越權。記得有一次我婆婆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說了我幾句,做不對長輩說幾句很正常的。結果孩子爺爺在吃晚飯的時候就當著全家人的面對婆婆說:以後你要有什麼事,就說自己兒子不要說兒媳婦,兒子是你自己生的你想怎麼說怎麼罵都無所謂……當然下半句他老人家沒說,可是我們都知道他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2.還有一個原因是怕孩子記仇。前年我和老公出去辦事,把寶寶放在家裡讓他們老人家看了兩天。回來的時候,我看著寶寶調皮,我就說:爸爸,阿寶在家裡不乖你不要太寵哦,改打就打該罵就罵不要捨不得!結果他老人家說:我這個做爺爺的去打他罵他幹什麼,真的做錯的時候頂多說說他,讓你們做爸爸媽媽的去管教。

    我就說:你跟媽媽都太寵著他了,會被寵壞了……爸爸說:孫子跟兒子不一樣,你們爸爸媽媽打他罵他他一下子就忘了,我這個做爺爺的要是打他罵他,他就會記著什麼時候爺爺打過他罵過他。

  • 6 # 陽光的育兒圈

    都說隔輩親,其實爺爺奶奶在管教自己的子女的時候,我覺得就是喜愛加期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成就。在教育自己的孫兒的時候,不是不期盼,而是以喜愛的出發點更多,不想讓孫兒委屈,所以,好多事情都是遷就孩子,久而久之就成了溺愛,孫兒也會跟自己的爺爺奶奶撒潑,矯情。

  • 7 # 應舍

    “隔輩親”是中國特有的現象,

    還是人類共有的現象?我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調查。

    但在中國,“隔輩親”的現象確實普遍存在。我想,“隔輩親”的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自己有孩子的時候,

    年紀輕,還不太懂得愛孩子,現在年紀大了,

    感情豐富、細膩了,更加重視親情關係。二是自己有孩子的時候,工作忙,顧不上愛孩子,現在退休了,有時間了,把自己的愛全部給了隔輩人。

    我們常常會發現同樣有隔代教育情況的家庭,教出來的孩子也各不相同,

    有身強體壯、聰明伶俐的,有體弱多病、性格孤僻的,

    有身體好但是性格不好的,有智力不錯但又有嬌嬌二氣的等等。

    這說明隔代教育效果是好是壞,要視各家各戶的具體情況而言。

    老人對孩子的身體照顧更細緻

    利:年輕父母對於孩子的身體發育和生活照顧不如老人有經驗,

    尤其是孩子很小的時候,有老人在身邊幫助或指導能給大多數的“新任”父母提供很有價值的意見。

    老人的經驗對於新父母的角色適應、孩子的身體健康發育、孩子生病時的判斷和護理等,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弊:有些老人在現代營養知識、科學育兒方式等方面可能會欠缺一些,

    還有些老人會固執地按照幾十年前的方式照顧孩子,對“新潮”父母的種種“大膽”做法——如少給孩子穿點衣服、

    讓孩子打打赤腳、洗洗涼水澡等等極為不滿,生怕孩子會被他們折騰出什麼毛病來,

    所以會出現父母在的時候執行父母的一套,一旦父母離開了,老人立刻又給孩子改回自己習慣的另一套。

    因為隔代更親,老人對孩子的照顧將會更加周到和遷就,使孩子缺少應有的鍛鍊和適應環境的機會,導致孩子體弱多病或養成偏食、挑食等不良生活習慣。

    老人為孩子提供更多情感交流

    利:所謂的“隔代親”說的就是老人對孩子的疼愛、親暱、關心、讚揚、

    支援等積極情感的程度常常比父母還深。他們很少對孩子生氣,

    也不會打罵孩子。如果這些積極情感和行為沒有演變為溺愛,那麼當然會對孩子養成關心別人、善良、體諒、接納、合作等積極的人際情感和人際行為發生明顯的促進作用。

    弊:許多老人容易在教育孫輩時出現“疼愛有餘、管教不足”,甚至無原則地遷就和溺愛。

    這樣當然會對孩子的性格發展帶來長期而嚴重的不良影響。

    有研究表明,溺愛型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驕傲、依賴和任性等不良性格。

    老人對孩子的起居安排穩定性高

    利:老人由於自身的生活規律,交往範圍和交往特點、

    興趣愛好等比較固定,容易培養孩子相對穩定的作息規律,這一點對孩子尤其對年幼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有益於其身體發育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老人常常給孩子尋找相對固定的夥伴,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進孩子的友誼感和建立、維持良好的交往關係的能力,孩子會比較容易合群,對人熱情友好,開朗大方。

    弊:如果老人自身生活方式比較封閉、內容單調、交往範圍過窄、

    興趣愛好單一,也就很難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生活內容和交往情境,更不必說廣泛地嘗試各種活動,

    形成自己的特長了。這樣的孩子反而比一般孩子更為孤僻、自卑、內向、行為單一刻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完孩子肚子總是收不回去,還能恢復到孕前標準身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