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章彥博

    不同高度空氣的密度不同,所以需要考慮空氣密度與高度的關係。這裡我不打算查更多的資料,而是想用盡量少的資料來得到一個近似解。這種問題,一般被稱為「費米問題」,其實是一類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回到問題中,空氣在不同高度有不同的勢能,這樣就可以假設其密度與高度的關係服從玻爾茲曼分佈,即:

    其中,\rho_0是地面的空氣密度,k是玻爾茲曼常數,T是溫度,alpha是一個係數。這裡的一個很大的近似,其實就是假設T不變,這與一般的常識似乎是相悖的——畢竟高度越高,一般來說氣溫越低(接近太空的高度則不然,溫度很高)。但是如果用絕對溫標來看的話,其實溫度變化不超過20%,從定性的角度看,是沒有大問題的。

    上面的式子可以再簡化,變成:

    β是一個約化過的係數,即β=α/kT。按照資料來看,則是如下:

    其在對數座標上,呈現出近似直線的形式,故而上面的假設是合理的。經過擬合,可以得到密度-高度關係:

    進而,就可以計算地球表面的空氣總量了。按400千米厚度計算,有:

    即5.22294×10^12千克。

    上面使用對數座標的方式來表示資料的形式,在科研中非常常見,但在公眾領域經常產生誤解。之前有一個比較出名的記者,在引用資料的時候,用的是對數座標,看起來兩組資料只差了一點點,然後就得出各類結論。其實對數座標上可見的差別,實際對應著數量級上的差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子晚上不睡覺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