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切脈診病中西合璧
-
2 # 教育秀秀看
兩歲的孩子情緒發展會變得多樣化,會出現害羞的情緒表達。當孩子遇到其他人時感到害羞,我們千萬不能硬讓孩子打招呼,更不能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標籤一旦貼上,孩子內心就會承認這個標籤,下一次無論到了怎樣的場合都會用這樣的模式應對。
面對孩子的害羞情緒,第一,家長應該主動大方的跟對方打招呼,與社會人進行互動,讓孩子耳目渲染的感受我們是如何與人交往的,他就會慢慢的模仿家長交往的動作、表情、語調等等。
第二,不能起負強化作用,也就是不能在別人面前介紹自己的孩子害羞,而應該轉而告知孩子,不打招呼是不禮貌的表現,之後引導孩子下次再見到這個人就算不打招呼也應該主動的笑一下,這樣孩子就會耳融目染、循序漸進的從笑變成主動打招呼。
第三,要經常給孩子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比如登臺唱歌、參加比賽等等,在體驗的過程中孩子接觸的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群體越多,性Grand SantaFe容易變的開朗。
第四,如果孩子是天生就比較內向,家長也一定要接納孩子的狀態,世界上有性格開朗,活潑大方的人,自然也會存在性格內向,不喜歡嘈雜環境的孩子。而且性格有時也有遺傳因素,父母一方的性格就比較內向、安靜,孩子就會受到影響。只能試著通過後期的引導教會孩子與人交往。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
3 # 積木育兒
首先,我們說有的喜歡安靜的內向孩子看到人多的地方就會離開,而有的孩子是要過去玩,但是一定要拉著媽媽一起去,我們能說這樣的孩子是害羞嗎?這樣的孩子是不害羞的,對孩子而言,我想去那個地方玩,讓媽媽陪我一起,這更多的是一種策略。慢慢地,孩子這種方式使用次數多了,就變成了一種習慣。
而從父母的角度看,孩子一直拉著自己去玩並不是一種好的表現,更多希望自己在這裡等著,孩子可以自己在周圍玩耍,這是理想的狀態,但是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做不到呢?還是回到根本性的問題——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呢?除了性格的因素,一定程度上這也反映的是孩子的安全感,如果孩子對媽媽爸爸行蹤不確定 ,當然隨時都要媽媽爸爸陪在自己身邊才放心,萬一我自己去玩回來的時候媽媽不在這裡了怎麼辦?媽媽不要我了怎麼辦?換成成年人也一樣,沒有人會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隨便放在隨時可能被拿走的地方,一定是去哪裡都帶著,如果沒帶著也一定是放在自認為安全的地方,但是孩子沒有這種“安全的地方”的來固定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沒有孩子這種值得信任的感受。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能輕易認同您認為孩子拉著爸媽是因為害羞的原因。
而孩子安全感的培養是一個大問題,我們不能說您的孩子就是安全感不好,而是根據孩子的表現推測背後可能是安全感的問題,您可以做出一些努力讓親子間的依戀更健康,而不是孩子表現的過渡依賴。孩子2歲以後慢慢地會說一些話,您可以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一定要拉著您一起去的原因,根據孩子的原因想到對應的方法讓孩子放心,增進親子間的這種信任,解決孩子的後顧之憂,讓孩子盡情地去玩耍。
-
4 # 諾心語
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但有些孩子會偏向害羞。各年齡段都有孩子自己的敏感期,兩歲多的孩子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明顯傾向。如果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太害羞,這時,父母就應該特別注意一下了。
家長們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簡單來說,應該幫助孩子明確自己的一個社交規範,遇到小朋友時,或是遇到長輩應該如何做,要禮貌問候,打招呼。不要扭扭捏捏,大大方方的。如果孩子剛開始不能接受,還是害羞的往身後躲,也不要斥責孩子,畢竟孩子得有個接受階段。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教育過來的。如果孩子邁出了第一步,遇到別人打招呼,哪怕只是簡單的一個稱呼,也是值得表揚的。大人們要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以便以後孩子有更大的動力去跟別人打招呼。這也是培養孩子以後跟周圍人更好相處的一個基礎,家長們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
孩子成長階段,一定要注意孩子這些敏感期,不要一味的指責。幫孩子順利渡過這些問題,健康快樂成長。
回覆列表
不是孩子害羞,是孩子生長的正常反應,孩子這個時候會走了,一個人也碰到了很多解決不了的事情,拉著爸媽比較有安全感,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可以讓爸媽幫忙解決。而且你放心讓這個年齡段孩子一人到處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