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錦鯉媽咪

    追著孩子餵飯可能是許多家長都頭疼不已的事情,許多爸爸媽媽都抱怨孩子都已經3.4歲了還不能自己獨立吃飯,總要大人跟著後面喂才肯吃,要是上了幼兒園該怎麼辦呢?

    其實孩子吃飯的早晚和家長平時的習慣息息相關,要想讓孩子學會獨立的吃飯,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能學習一個人吃飯的環境。

    這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幾點經驗,希望對為孩子吃飯頭痛的寶爸寶媽用些幫助。1. 從小培養獨立用餐的習慣

    當孩子差不多一歲以後,你會發現他對什麼東西都十分的好奇,這時候就要利用孩子的探索欲去讓孩子多接觸餐具,先演示一遍如何使用,在遞給孩子,讓他比劃比劃,培養孩子的興趣。

    另外孩子用手抓飯也是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好機會,不要去制止孩子,其實在我們看起來髒髒的吃飯習慣,對寶Bora說只是對食物的一個“認識的機會”。

    2. 不要怕髒

    許多媽媽看著孩子自己吃飯時東一勺子,西一勺子的常常把飯菜都撥到碗外面,更是蹭的衣服上全都是,就看不下去了。

    但是這個時候請讓孩子盡情的髒下去,這是培養孩子獨立進食的絕佳機會,父母的幫助或打擾往往會讓孩子喪失對吃飯的興趣。

    3. 硬下心腸

    許多孩子到了3、4歲還不自己吃飯,很可能就是家長心太軟,對於孩子吃飯這件事我們一定要硬下心腸,不能孩子一哭,或者怕孩子不吃餓到就對孩子妥協了,這樣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自己獨立的吃飯。

    當孩子變現出不想吃飯的強烈反應,父母可以先把飯菜撤下去,不要一味的強迫他們,等到孩子自己餓了求著你要吃飯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他吃飯是要守時的,這次也可讓他吃,下一次就不可以了,讓他建立吃飯也要守時的意識。

    4. 不吃零食

    許多孩子不按時吃飯都是因為他們吃了太多的零食,當到了正餐時間他們根本就不餓,所以當你讓他自己吃飯的時候他就是不肯,就算是一口一口的喂孩子吃,他們也表現的食慾不振。

    這時候我們就不要給孩子吃零食了,包括一些水果,在吃正餐之前這些零食都不可以先讓孩子吃,當孩子吃完正餐之後又餓了,這時也不要給孩子吃任何零嘴,讓他們知道要在規定的時間吃飯,否則就會餓肚子,不會再有第二餐了。

    5. 灌輸獨立吃飯的意識

    家長們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灌輸,每個人都要自己吃飯,獨立吃飯是好的,讓孩子在心裡也覺得他們理應獨立吃飯,而不是家長餵飯。

    6. 養成習慣

    當上面的都做好了,我們要做到的就是長久的堅持下去,養成習慣。

  • 2 # 馬冠生馬上營養

    學會自己吃飯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步,訓練和培養寶寶自己吃飯,其實可以從最初新增輔食的時候開始。

    7-9月齡的寶寶從剛接觸輔食開始,便對勺子和碗充滿興趣,而且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抓握,所以在餵食時可以讓寶寶抓握、玩弄小勺等餐具。

    10-12月齡的寶寶手眼協調能力已經比較熟練,可以在家人吃飯的時候,嘗試讓其自己吃一些便於用手抓捏的“手抓食物”,如小塊香蕉、熟的小塊土豆、麵包片、切片的蔬菜等自己吃。

    1週歲的寶寶可以嘗試自己用小勺吃飯,但會有很大一部分食物的灑落;等到寶寶2週歲的時候就能自己吃飯,很少會有灑落了。

    寶寶學會自己吃飯,是一個需要反覆嘗試和練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應該給予充分的鼓勵,並保持耐心,但一定不要採取強迫和哄騙的方式。

    馬博士健康團張曼博士生

  • 3 # 賣小女孩的紙尿褲

    如果要劃分個確定的年齡,我認為不科學。因為很多事情因人而異。

    個人覺得寶寶有意識自己進食時就可以培養獨立能力,當然一開始會很糟糕,寶媽要做好心理準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少數服從多數是對的,那多數服從少數是錯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