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寶寶6個月以後就要新增輔食,不但為了滿足營養需要,而且為了訓練寶寶咀嚼和吞嚥能力,同時能夠逐步接受各類食材。對於1歲及以上寶寶,為了仍然只吃母乳,顯然不夠合適,不利於身體健康。

    奶粉能不能滿足1歲及以上寶寶的所有營養?

    配方奶的營養相對比較均衡,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如不能完全母乳餵養,就需要選擇嬰兒配方奶。6~12月的寶寶,需要及時新增輔食,同時需要繼續母乳或配方奶餵養。寶寶1歲以後,需要逐步向成人飲食模式過渡。對於1歲及以上的寶寶,如果如果只吃配方奶,只要量夠多,能夠滿足寶寶絕大多數營養需要,但由於不同品牌的配方奶營養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別,導致寶寶攝入的一些營養素可能攝入不夠,例如DHA、碘、鋅,也可能會導致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導致寶寶便秘,配方奶中可能不含蔬菜和水果當中的一些抗氧化物質如黃酮類、葉黃素等。但,如果配方奶量攝入的總量達不到身體需要的總能量,就可能會影響到生長髮育,甚至造成營養不良,畢竟良好的輔食的能量密度要高於正常衝調的奶液。而且,很多配方奶會新增蔗糖,如果攝入較多的含蔗糖的配方奶,會導致純糖攝入過多,容易出現齲齒等問題。

    1歲及以上寶寶還只吃配方奶會帶來哪些問題?

    這階段的寶寶,如果只吃配方奶,不但可能會造成寶寶的營養攝入不足,還可能會導致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訓練不足,為今後進食成人模式的飲食帶來調整。

    如果寶寶在嬰幼兒階段(6月齡以後)嘗試輔食的種類比較單調,為影響到今後的食物選擇,非常容易導致寶寶持續的挑食、偏食或厭食。

    在臨床上,曾見到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消化不了固體食物,把所有固體的食物都打碎,導致孩子2歲多了還不能吃下米飯,只要一吃這類固體食物就乾嘔,無法下嚥。去醫院就診,也沒有發現孩子有器質性疾病,很可能是持續進食流質類食物導致孩子的咀嚼和吞嚥能力訓練的不夠。

    所以,對於1歲及以上寶寶,不能持續只吃奶了,需要不斷嘗試各類輔食。在嘗試各類飲食過程中,家長也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有時候一種食材可能需要嘗試10~15次。每次可以給寶寶多準備點食材花樣,包括寶寶已經接受,還有沒有接受的食材。但食材當中應包括穀類食物、葷菜(肉、魚蝦、蛋)、蔬菜、水果、植物油、奶類,而不是單一給一個種類。

    均衡的飲食,不但有利於滿足寶寶的營養,還有利於訓練寶寶咀嚼和吞嚥能力,同時有利於寶寶接受新的食材。

    作者介紹:南京市兒童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醫師,育兒科普作者。最新出版了《不挑食長得高》,這本書適合0~12歲的兒童,解釋挑食偏食的因素,影響長個子的因素,營養與身高的關係,以及解決家長餵養方法的問題,200多道食譜教家長如何給寶寶做飲食,並對每個食譜進行營養解析!各大網店都有銷售!
  • 2 # 天沐涯

    你天天喝純牛奶不吃飯會不會餓?!一歲的寶寶一天和多少奶才能滿足身體的營養,寶寶不吃飯要從做父母的身上找原因。輔食神馬的變著樣的給他吃就好咯,挑剔不吃餓一會就什麼都吃了。我閨女現在才六個多月給啥吃啥,奶粉米粉米湯水果各種能吃的都弄給她吃。天天給她喝奶粉反倒不願意,一個口味天天喝著膩都膩死了。

  • 3 # 木白媽咪說育兒

    一歲寶寶只吃奶粉不吃飯對身體多少是有些影響的。雖然奶粉中有很多適合寶寶身體發育的成份,但依然無法完全取代來自米飯和水果蔬菜等的營養,所以書上建議在寶寶6個月以後就開始適量的給他新增輔食。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大,喝一定量的奶粉雖然可以給他飽腹感,但卻不能維太久,很快寶寶就消化吸收掉,如果不能及時喂輔,寶寶會因為飢餓而哭鬧。尤其是晚上,寶寶頻繁醒來哭鬧,睡眠質量不好也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

  • 4 # 月月媽媽親密育兒

    對於一歲寶寶只吃奶粉不吃飯的現象,我認為會對孩子的身體有相當的影響的。

    首先,孩子6個月後就應該新增輔食,新增輔食的目的不僅僅是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補充奶粉中沒有的營養。大家都知道,奶粉的營養不可能替代膳食的營養,孩子發育到一歲的時候,奶粉的營養已經不可能滿足他們身體發育的需求。所以孩子到了這個時期,必須要吃奶粉以外的食物,那就是餐食。

    其次,一歲的孩子要慢慢地向成年人的飲食過度,如果家長還是讓孩子只喝奶粉的話,那麼你就剝奪了孩子吃飯的權利,同時也剝奪了孩子攝入更全面的營養的權利。

    再次,雖然說孩子到了一歲可以奶粉以外的食物,也就是餐食,但還是要以奶粉為主,只有這樣孩子的身體健康才不會受到影響。

  • 5 # 營養海賊團

    光吃奶粉不吃飯,不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滿6個月齡的寶寶就要給新增輔食。

    6個月以後的寶寶已經能夠控制自己的頭頸部,對食物也表現出了興趣,可以接受流質或半固體的食物。而且此時的母乳的營養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素,尤其是鐵元素,從母體帶來的鐵,此時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為了避免寶寶出現缺鐵性貧血,寶寶就需要從輔食中獲取鐵。

    過晚的新增輔食

    1、 如果輔食新增晚了,不能夠及時補充到足夠的營養素,不利於生長髮育。若有特殊情況,但最好不要晚於8個月。

    2、 此時寶寶的消化功能和胃腸道發育相對完善,可消化多種化食物。寶寶也準備好了接受新食物。

    3、 此時寶寶味覺也進入了敏感期,及時新增可讓寶寶接觸到不同的味道。若新增過晚,會造成寶寶日後挑食偏食的習慣。

    4、 過晚新增輔食還會造成餵養困難,還會有過敏的風險。

    因此要及時給寶寶新增輔食。否則會對寶寶的生長髮育造成不可逆的不良影響。

  • 6 #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對於一週歲的孩子,雖然已經逐步到一週歲以上,可以以飯菜為主了,但是對於寶寶的生長髮育來說,奶還是很重要的,每天的需要量在500ml左右。因為寶寶所需要成長的鈣質、蛋白質很多都需要奶來供應。如果長期缺乏,會導致營養不良的。

    如果你覺得奶粉貴,那麼可以改成普通兒童奶也是可以的,但是奶還是要喝的。

    順便和你說一下,1-3週歲孩子如何科學餵養。

    食物方面應該選擇質優量少易於消化的食品。

    富含鈣、鐵的食物及增加維生素A、D、C等的攝入,必要時補充強化鐵食物、水果汁、魚肝油及維生素片。

    膳食安排可採用三餐二點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挑食等。

    以穀類為主的平衡膳食,還應包括肉、蛋、禽、魚、奶類和豆類及其製品。

    每日奶或奶製品建議不少於500ml,每週應提供動物肝、血及海產品。

    合理烹調:軟飯、麥糊、麵條、麵包、餃子等交替,蔬菜應切碎煮爛,硬果及種子應磨碎製成泥糊狀。 宜採用清蒸、切煮,不宜新增味精。

    膳食安排:每日4-5餐

    要注意,儘量不要給寶寶吃煎炸的食物,糯米制品,這些都比較難消化!

    寶寶的菜可以不放味精先盛起來,然後大人的再放調味品。

    以上是1-3歲的餵養安排,供你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送四歲女孩回老家給公公婆婆帶對孩子有哪些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