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提琴心聲
-
2 # 鵜鶘心理
哈哈,也是正巧,我正是大城市裡的中年人,不知道別人是不是有孤獨感,不過肯定也有這種中年人了,不過如果是問我,我想回答的是:沒有。我理解的孤獨感,通常都來自兩方面,情感需求和工作缺少資源,少了支撐。
情感上的來源,我們主要有幾方面:家人、親友、同事。一般人到中年,基本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個有乖寶寶(指的是伴侶哦!)。承擔的責任大,面臨著的壓力的確也相對較大。同時,人到中年,已經閱歷較多,處理生活工作上的各種關係都有了自己的固定的模式了。古人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基本上也是家庭穩定,工作穩定,不會像年輕人那樣有著冒險的精神。從家庭來說,孩子大了,七年之癢也沒了,夫妻都能夠安心在一起過日子了。有兒孫繞膝之樂;朋友呢,透過這些年情感的沉澱,有緣的自會陪在身邊,緣盡的也是彼此珍惜,又不用多,三五個足慰平生了;在單位裡,沒有特別情況下,還是可以擺點老資格的,只要自尊自愛,同事還是能尊重老同事的。
工作上的來源,無非是上下級同事之間關係的處理,和相關單位的關係。其實其他單位無非是涉及自己工作上的資源使用問題,與是否孤獨聯絡不大。關鍵還是同事之間的關係,一天工作八小時,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沒有處理好關係,被同事孤立,被上級穿小鞋,下級毫無顧忌的頂撞,這在單位的日子也是很難過的。所以,這時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有不妥之處?人是生活在情感世界裡的,有那麼一兩個關係不能處理好倒也罷了,要是大多數都對自己孤立,可能要認真思考自己的原因了。
其實,孤獨感還與自己對生活的期待值正相關,想要的越多,有可能失望越大,反而適得其反。命在有時請珍惜,命到無時莫強求,只要適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自然也不會有太多的孤獨了。
孤獨感,這個名詞,總是帶有那麼一點悲傷和蒼涼的感受。在大城市工作中無論老少和中年人,多多少少都有那麼一點點“孤獨感”因為現代化城市的“節奏”實在太快太快了,快到人與人之間幾乎沒有時間好好的情感交流互相,等到一天工作下班回到家裡,最想往的就是一張床了。中年人,承擔著家庭主要的責任,是社會各個層面的“中流砥柱”,所以他們承受的壓力比其他年齡段的人更大!✔所以,他們的生存壓力,使得他們這個年齡段的一批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多多少少存在一點抑鬱(孤獨感)如今,我們社會各種年齡段的人們唯一排除(孤獨感)就只有靠“手機”親爸了!✔真的無法想象,今天我們沒有手機相伴,人們會怎麼樣?會發瘋嗎?會自殺嗎?我想絕對不會!✔
我真的希望回到從前我年輕那個手機還沒有發明的時代!✔回到那個物質不是十分豐富的時代,但是人與人之間卻非常自然和諧的社會時代!✔回到過去那種和今天不一樣的(孤獨感)!✔過去時代的“孤獨感”比較容易排除,因為你生活的周圍都是四方街鄰,只要你有一點事,就會有人來溫暖問寒,真的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啊哈哈哈。一條巷子或者一條弄堂,左右鄰居如同一家人,夜不閉戶,門庭暢開!✔今天,我們大部分人民在物質生活上,都發生非常大的變化,跑車別墅,洋房,奢侈品已經成為一部分先富起來人的生活標誌,普通人群生活水平也普片提高,汽車已經成為我們平常人的代步工具,擁有自己一套商品住房,成為大多數人的希望。城市人均住房面積已經大大提高!✔按道理,人們的心理應該非常舒暢,但是我們看看上面這張公寓大樓的照片,就會知道我們心理“緊張”在那裡!尤其在每年要過年的時候 ,原來是“小偷”啊哈哈哈!✔最後,我終於發現,真正造成我們心理傷害不是工作壓力!✔而是“小偷”的無形壓力!哈哈哈,是他們逼我們把自己用鐵絲網和鐵柵圍欄把自己關在家裡這個現代“牢房”裡一幢單元樓裡的鄰居老死不相往來,長期下來,我們人的心理上怎麼不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孤獨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