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在貪得無厭的飢餓和風力的驅使下,蝗蟲群向西方和東方遷徙。索馬利亞和巴基斯坦已經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如果不加以控制,到6月份蝗蟲數量可能會增加500倍。

    如此多的蝗蟲會給面臨災難的國家經濟帶來很大的災難。印度、巴基斯坦、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肯亞、烏干達和蘇丹的農民面臨著一個令人緊張的季節。

    在生物學家的分類學中,蚱蜢和蝗蟲之間沒有名義上的區別。蚱蜢成群結隊時就會變成蝗蟲。蝗蟲有12000種,只有20種能夠表達變成成災的蝗蟲。

    行為改變的原因僅僅是蝗蟲密度。對沙漠蝗蟲的研究表明,當蝗蟲成員彼此近距離接觸時,它們的身體會充滿血清素,它們會變得更強、更具攻擊性和更具社會性。從科學角度來說,它們變得更加“合群”。蝗蟲群像一群暴徒,它們無所畏懼,什麼都不怕,作為一個整體,可以飛向任何一個有食物,適宜繁殖的地方。而單獨的蝗蟲不成氣候,它害怕一切捕食它們的東西,比如雞鴨、野鳥、螳螂等天敵,害怕火、水、乾旱、低溫等自然災害。遇到人類,它們也會趕緊蹦開或飛走。

    沙漠蝗災是一種間歇性的恐怖。去年,它從埃及穿過紅海進入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西部,在年初,蝗蟲吞食了阿聯酋南部城市的許多椰棗。沙漠蝗災被記錄可以追溯到法老時期的埃及。對中東和北非國家來說,這是一個悲哀的預兆,因為蝗蟲一直都在這些國家和地區。

    像大多數昆蟲一樣,蝗蟲比人類早幾億年。在這段時間裡,蝗蟲與其他動物共存,沒有造成任何傷害,因為,人類是第一個耕種的動物。一萬年前,當人類從地裡拔出他們的第一批莊稼時,人類把卑微的蚱蜢變成了可怕的蝗蟲。以前只是生態系統正常部分的東西變成了瘟疫,因為人類失去了一些東西。

    在中東和北非,蝗蟲的自然分佈範圍超過2900萬平方公里,該地區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和政治合作,無法採取協調一致的應對措施。

    還有一個問題是,人類是否應該尋求徹底消滅蝗蟲。也許我們應該。落基山蝗蟲是一種北美蝗蟲,它在1875年創造了一個長約3000公里、寬不到200公里的群體,在20世紀初滅絕了,當時的環境對許多昆蟲學家來說仍是神秘的。或者,有人推測,由於美國定居點的擴張,蝗蟲的築巢地消失了,這只是把它壓制到了被動的蚱蜢狀態。

    人類文明最大的好處之一是,可以鼓起勇氣找到另一條前進的道路。一些研究人員希望開發一種能夠抑制蝗蟲血清素產生的化學物質,有效地使蝗蟲屈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鹽會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