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五空間44
-
2 # 老衲侃春秋
不是的,主要是黨爭以後,“東林黨”戰勝了宦官集團,但這些利益集團的人極端自私,只想自己,不顧國家利益。
其實崇禎還是很敬業的,但運氣不好,接了一個爛攤子。由於“東林黨”左右朝政,才成了明朝滅亡的最主要因素。
明朝滅亡前“東林黨”這群利益集團把國家當做一鍋湯,瘋狂地吸吮,卻從來沒把國家當做一份事業一份投資甚至一場生意來呵護,到頭來,這鍋湯裡的老百姓再也受不了了,只能造反。有趣的是,這幫利益集團在這鍋湯砸掉後,居然還奢望能夠到李自成那裡繼續分一杯羹。福王朱常洵甚至在李自成兵臨城下時都不肯拿出一分錢來支援軍餉,何其愚蠢?
利益集團的愚蠢和精明對國家的巨大危害,往往連他們自己死到臨頭都不會醒悟。
崇禎帝在臨死之前,說出了這樣一番話,“諸臣誤朕”“文臣人人可殺”。崇禎在位時期任用的全是東林黨的人,說出這樣一番話的用意可想而知。
從眾多的歷史資料可見,崇禎還是一位勵精圖治的皇帝,而大明王朝已到病入膏荒的程度,崇禎在應對內憂外患的策略上使用不當,“重症不能下猛藥”,攘外必先安內,假如崇禎招告天下,起義農民放下武器皆無罪,並號招全國捐錢捐糧救濟災民,共渡國難,對內安撫國民休養生息,對外安撫強敵留待日後再作理會。
內政尤其重要,首先要改革國內人才錄取機制,大量錄用中下層人才,並依重他們為改革主力,慢慢地把社會財富均衡分配,社會財富過度集中必然引發災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每一次的改朝換代或革命都實現了財富重新分配,然後是經濟高速增長,然後誕生了新的貴族慢慢地又壟斷了社富財富,並拉幫結派,政治腐敗,如此不斷迴圈。崇禎希望一勞永逸地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是不切實際的盲動,反而動搖了帝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