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派三叔
-
2 # 存在與邏輯
中國文化財產有三個禮拜,三個請,三個演講等等,孔明就是高手,劉備深深地陷入了植入觀念的頭腦:諸葛亮忍受終結者光明如生命,非失眠龍終其餘生都無法完成。用兩個多小時的高科技程式來演示如何度過九條生命。
“好鳥擇木而居,善選主而事”,諸葛亮不料,龍數自忠允矣,觀天下豪傑,不出茅廬,知三分之二,選主而事,若不言。那麼,劉三世顧茅廬,卻是一點諸葛亮的樂器,許多演員都參與其中,一個明確的賢主只請三人發言,最後《我的計矣》才好。
自古國君懷疑官軍大惡,諸葛孔明這大費苦心,所謂聰明人做下手,第一步至關重要,如此一來,宣明魚水深,非官張二可比,不論婚姻容易渡,一展人才,無屏障,都是經過三次精心策劃的工作。
-
3 # 在下德誠讀金庸
我倒覺得不是諸葛亮單方面精心策劃,而是符合雙方需要,他們相互試探、逐漸增強互信的全過程。
生逢三國亂世,君擇臣,臣亦擇君,是一件極其嚴肅的大事。因為一旦判斷有誤,將會導致抱憾終生。
古人講究“忠臣不事二主”,不像現代人。一家公司不想幹了,可以立馬跳槽。真正的忠臣,明知天時地利不在己方,還是一條道走到黑,死而後已。這種愚忠,每每讓我這個“今人”肅然起敬!
拉回來。劉備透過徐庶、水鏡等,早就久仰臥龍大名;諸葛亮對天下大勢也有如掌上觀紋,尤其是對天下有名的諸侯,更是如數家珍。
為什麼這麼說呢?諸葛亮《隆中對》裡有答案。
如果諸葛孔明不是早就對天下英雄,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怎麼可能對初次見面的劉備說:“……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
這一番話,沒有對天下大勢的精準研判,諸葛亮敢這樣信口開河嗎?
接下來,他更是直接向劉備推薦了荊州、益州,這兩個曹操、孫權還沒來得及佔據的好地方,“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這就更明顯了,說明諸葛早就瞄準了劉備這支潛力股,甚至幫他瞄準了兩塊絕佳的地盤,需要劉備加緊決策、趕快去取!
這更說明透過三顧茅廬這一舉動,諸葛亮其實已經決定出山輔佐劉備,否則他有必要把話挑得這樣明?
諸葛亮還未出山,就給劉備獻上了一份最大的“投名狀”!
其實,孔明繼續高臥隆中。他的下半生,自然在逍遙山林中渡過。如果是這樣,也許對諸葛亮本人,對早日結束亂世、重建和平,都是一件大好事。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在隆中常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自負經天緯地之才的諸葛孔明,怎麼會默默無聞地老死林下?
所以,歷史不會偏離軌道。諸葛亮這一生,註定活得多姿多彩、可歌可泣:隆中對、結盟東吳、赤壁之戰、定益州、七擒七縱、六出祁山……如果你是諸葛亮,你捨得放棄這樣的一生嗎?
諸葛亮一生,堪為他的對手者,都是站在這個時代巔峰的人物:曹操、孫權、司馬懿、周瑜、陸遜……如果沒有諸葛亮,他的這些新老對手們,會不會覺得這個時代少了很多趣味,高處不勝寒啊。
重讀《三國演義》,翻到第104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見木像魏都督喪膽”一章,諸葛亮臨終時說:“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每讀至此,我不由淚滿眼眶:一代雄傑,諸葛丞相去矣!
-
4 # 豹眼看歷史
劉備三顧茅廬這事在《三國志·諸葛亮傳》有記載,說先主劉備拜訪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看來這事不假,《三國演義》寫得更具體、精彩一些。
當時劉備屯兵新野,屬於今天的河南,諸葛亮在隆中,屬於今天襄陽。
現在沒法確知隆中的具體位置,大致在襄陽城西20裡左右。
劉備去一次隆中的確也不容易,快馬也需要一段時間。
三顧茅廬,也看出劉備求賢若渴的誠意。
就劉備來說,既然徐庶如此推崇諸葛亮的大才,加之司馬徽先生的推薦,迫切見一見是很有必要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往,很容易理解。
大家比較感興趣的是,為何諸葛亮避而不見呢?
這就是題主所說的問題,是不是諸葛亮精心策劃的哪?
一般有這麼幾種說法:
其一,漢室傾危已無力迴天,諸葛亮不想出山趟這灣渾水。
其二,諸葛亮故意抬高自己的身價,避而不見。
其三,看一下劉備的誠意。
其四,如題主所說,精心策劃。
我認為,諸葛亮既不是不想趟渾水,也不是精心策劃,而是要看看劉備的誠意有多大。
至於想抬高一下身價,恐怕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諸葛亮清正廉潔,鞠躬盡瘁,這是沒話說的。
但諸葛亮功名心很重,這也是真實的。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也的確是千年一遇的大才;
漢末是幾百年一遇的時機,諸葛亮是不會甘於寂寞,老死隆中的。
說諸葛亮不想出山是不準確的,他只是在等待合適的機會。
劉備素有仁德之君的美譽,在江湖上也有梟雄的名望。
但究竟如何,諸葛亮吃不準,需要考察一下。
漢末混亂時期,主公選臣,臣擇主公,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並非只有歪脖子樹才能吊死人。
諸葛亮就是要看看劉備到底有多少誠意。
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感動,因而出山,這是不爭的事實。
至於說諸葛亮故意抬高自己的身價,這是可能的。
此時,諸葛亮年僅二十六歲,而且毫無社會經歷,更無入仕的經驗。
而劉備從二十三歲開始鎮壓黃巾軍起義,至此已經二十多年,可謂老江湖。
更何況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一干兄弟,都是經久沙場,譜都大得很。
正如演義所說,即便劉備很服氣,他那幫弟兄也不會服氣。
諸葛亮擺一下譜,抬高一下自己的身價,便於出山後開展工作。
這是職場通行的規則,沒毛病。
鑑於劉備的誠意,譜也擺了,諸葛亮就被感動後出山,決意輔佐劉備。
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
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確非常高明,深諳世事人情。
看一下龐統的經歷,就更清楚諸葛亮的老道啦。
第一,一個人真要做隱士,是選擇清淨所在,拒絕與世交往。
諸葛亮頻繁的與荊襄名士、高士來往,是甘於寂寞的人嗎?絕對不是。
龐統沉不住氣,早跑到周瑜那裡做了功曹。
201年,劉備就依附劉表,到了新野。
如果諸葛亮是等待時機的話,那麼龐統如此積極入仕的人咋沒有投靠劉備呢?
而且在周瑜病逝後,經過魯肅推薦,龐統還是希望留在孫吳做事。
我的理解就是,龐統並不看好劉備,認為追隨劉備並沒有多少前途。
諸葛亮也未必就沒有這個考慮。
第二,司馬水鏡先生向劉備同時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在水鏡先生看來,龐統是南郡士之首,其心目中似乎龐統要在諸葛亮之上。
可當龐統投靠劉備時,他沒有拿出諸葛亮和魯肅的推薦信,劉備就安排龐統去了耒陽縣做縣令。
龐統一肚子不開心,在那裡倒槽,不認真幹事。
既然有司馬水鏡的舉薦,為何劉備就不信任龐統的大才哪?
而且沒有認真地跟龐統交流,這就是個問題啦。
劉備是不是覺得諸葛亮沒有江湖上說的那麼玄,龐統也就那麼回事哦。
所以,一開始並沒有重用龐統。
通行的規則,主動投靠和三顧茅廬請出來,待遇是不一樣的。
劉備能識人,看來也是有限的。
這就看出,諸葛亮有意為之,是很有必要的。
劉備在聽了諸葛亮的《隆中對》之後,茅塞頓開,對關張二人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由此看出,諸葛亮的老道之處。
但龐統就率性的多,這恐怕也是龐統不得壽終的原因吧。
但要說諸葛亮是精心策劃,甚至說演義裡劉備遇到的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人都是諸葛亮請來的託,這就太無趣了。
如果諸葛亮下作到這個程度,還是管仲、樂毅一類的人物嗎?
也太沒有自信了吧。
諸葛亮不屑於也沒必要精心策劃出山這齣戲。
如果劉備沒有誠意,諸葛亮也不會跟著劉備趟渾水;
如果劉備不識貨,諸葛亮也不會出山伺候他。
儘管劉備說“如魚得水”,但絕沒有到言聽計從的份上。
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山後,第一計就是建議劉備攻佔劉琮佔據的襄陽。
劉備沒有采納。
之後,孫權以聯姻方式招劉備去江東,諸葛亮力勸劉備不要去,而且反覆勸阻。
但劉備還是去了,這絕不是劉備貪戀美色,而是見解不同。
劉備執意發動夷陵之戰,諸葛亮力諫,劉備不聽,最終導致失敗。
從這些關鍵事件來看,諸葛亮並沒有完全左右劉備的決策。
諸葛亮真正展現才能,還是在劉備病逝以後。
由此看來,三顧茅廬不是諸葛亮精心策劃,但絕對是有意為之。
一顧茅廬,諸葛亮得知劉備的來意後,沒有主動回防,這就很說明了問題。
二顧茅廬,諸葛亮是否算出了劉備來訪的時間,不得而知。但就諸葛亮的道行,很有可能做得到。故意迴避,很有可能。
三顧茅廬,有人說”三“這個數,在古文裡是多的意思,不確定就是三次。
但來了兩次,第三次再來,如果不見面就說不過去了。
至於說諸葛亮睡覺了,劉備等了兩個時辰,這個事就別跟老羅計較了。
既然諸葛亮決定要出山,適當擺一下譜也就是了,譜擺大了不合適。
畢竟將來要在人家手下混飯吃。
人家請的是軍師,不是請的大爺。
精心策劃,就是虛假的個人經歷,諸葛亮不需要。
我理解諸葛亮的態度就是:你真心請我的話,我就去給你露兩手;
你有一搭無一搭的話,我也不必跟你去趟渾水。
來者不求爺,自有求爺人。
僅此而已。
-
5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不是。
三顧茅廬的故事為人熟知是因為《三國演義》,羅貫中老爺子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華,把這段故事寫得精彩紛呈,引人注目。
陳壽作《三國志》時,採用了諸葛亮的說法,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之一,為三國時期的正史,但這代表這一時期只有這一部史書,南朝裴松之在給《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其他史書的記載:
魏略曰: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也就是說,在《魏略》和《九州春秋》兩本史書的記載中,諸葛亮是自己去見劉備的,劉備開始並不重視他,只給一般待遇,直到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大勢後,劉備才以上客禮之。
那麼,三顧茅廬是不是諸葛亮為了給自己貼金故意捏造的呢?
從時間上看,《魏略》要早於《三國志》,但《魏略》作者是魏華人,對於蜀漢君臣的關係多系傳言,陳壽曾為蜀漢官吏,對此接觸較多,可信度反而是《三國志》更高。
而且《出師表》不是一般文章,是諸葛亮在建興五年(227年)三月出師北伐之前給劉禪上的奏疏,屬於官方檔案,以諸葛亮的嚴謹,基本不可能在此種檔案中給自己貼金。加上此時距離三顧茅廬不過二十年,親歷者還沒全死呢,貼金不怕被人拆穿?
綜合起來,就是裴松之自己也在後邊支援三顧茅廬的真實性。
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三顧茅廬是真的,那問題又來了,諸葛亮前兩次是不是故意晾著劉備呢?
這有點想當然了,因為史書沒有記載劉備三顧是什麼時候去的,有可能諸葛亮前兩次真的不在,而他開始並沒有非投奔劉備不可的意願,劉備見不到他走了,他也不會特意等著他。
諸葛亮自幼時隨叔父抵達荊州,跟荊州士族聯絡頗多,自身的交遊也很廣泛,如果他想出山,無論是劉表還是孫權他都可以選,可他看不上這兩位,覺得他們不適合自己。劉備初到荊州時,諸葛亮也不清楚他的為人和理念,直到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才瞭解劉備,認定劉備是自己可以侍奉終身的明君,於是便出山了。
當然,諸葛亮故意晾著劉備的可能也是有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觀察劉備,他可是個寧缺毋濫的人,非明主而不侍。
回覆列表
反觀歷史記載,我們可以從諸葛亮的陳述中得知一二!諸葛亮說他自己: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可見三顧茅廬在諸葛亮看來是確有其事!再者《出師表》是寫給後主的,如果沒有三顧於草廬,那可就是欺君之罪,所以肯定是有的,必須權威啊!只不過三次都見到了,還是隻最後一次見到,那就不得而知了,歷史上應該是確有其事,至於具體細節都是後人猜測演義。
此外,在古代“三”未必是特指三次,而可以是泛指幾次,反正不是一次的意思。三顧的意思是三次相見或者多次相見。為什麼你會覺得是劉備主動去拜訪孔明,而不是他們三次約見在一間草蘆之中呢?這就是演義了。
在說從孔明出山後的表現來看。一開始並沒有委以重任。所以劉備更加不可能去主動拜訪了。一個有理想的年輕人。不會等著別人來拜見自己的。而是會主動推薦自己。在說孔明的家世不簡單。(關於諸葛亮的家世,三叔在其他平臺也介紹過,他是三國時代的大家族,諸葛氏、蔡氏、黃氏都是聯姻家族)想讓劉備知道自己自然是小菜一碟!
關於三顧茅廬之事,可以從歷史上看出來嘛,其實 水鏡先生和徐元直推薦諸葛亮。 諸葛亮早早就已經想好跟隨劉備了,他就謊稱離家雲遊山野,順便試探劉備的決心。所以劉備三顧茅廬之前他就已經得知劉備要來請他,曹操以前屠過徐州城,諸葛亮早年跟隨叔父逃亡荊州,就是曹操導致!當時劉備來救過徐州,諸葛亮知道劉備人才底子弱,所以特意設計一個三顧茅廬,來做標杆 向天下英雄展示,只要有才華,劉皇叔一定會請你!這是他兩個人的雙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