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博設計

    (在回答裡看到一篇內容,和我之前釋出過的文章部分段落完全一致,不知是何原因,所以把完整文章在此回答!)

    設計公司‍禿頭率不亞於網際網路公司,

    畢竟兩者的共性就是一直在

    為什麼一直在 改改改改,因為距離設計獅和專案決策者中間隔了一條銀河系,從溝通方式到知識背景的差異,從審美習慣到需求理解的分歧... 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遇到一個令人糟心的專案對接人。

    專案參與人員:設計獅 --- 不能做主的ABCDEF…XYZ對接人 --- 專案決策人。

    因為種種原因,設計師不能與需求決策方直接進行有效的專案溝通,導致設計執行階段效率低下,甚至不能順利完成專案。接下來,讓我們分析一下設計師、專案對接人和設計決策者,如何才能避免無效溝通?

    情景一:

    甲方老闆:這次設計我來拍板兒,設計過程直接跟我助理對接就行了。

    一般來說,公司老闆或者設計使用部門領導才會對設計最終形式具有決策權,設計工作對接週期長,涉及的需求溝通工作多,所以他們一般會委派下屬員工對接具體的設計需求,對於沒有經驗的員工來說,常常面臨著自己覺得設計可以定稿了,但是給到老闆一看卻要求重做的情況。

    情景二:

    設計公司(乙1):我們的客戶需要做一張海報,但是公司最近業務飽和,客戶我們自己對接,你們接這活兒嗎?

    接到分包任務的設計公司(乙2)一般不會有直接與甲方客戶進行溝通的機會,設計成果往往需要透過乙1稽核過後,才會給到甲方客戶。因此在專案執行過程中,設計成果既要符合乙1的設計要求,又要滿足甲方客戶的使用需求,容易出現反覆改稿的情況。

    情景三:

    品牌公司B:我們接了全案,品牌策劃部分我們自己做,設計部分外包給你們,客戶由我們對接。

    同樣,設計過程就變成了:品牌公司跟甲方要需求-品牌公司跟設計公司轉述需求-設計公司與品牌公司溝通設計環節-品牌公司與甲方溝通設計環節-品牌公司與設計公司反饋甲方意見------專案結束。

    不管是中間隔著甲方沒有決策權的對接人、設計公司還是品牌公司,都是因為設計師不能直接與決策者直接溝通,最後導致需求溝通不明確,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響設計產出。

    但是在具體工作協作過程中,又會不可避免的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採訪了行業內優秀設計師、專案經理甚至是同樣面對以上問題,但是處理的非常好的甲方(中間)對接人近30人,諮詢他們在面臨類似合作關係中,是如何平衡三方關係的。

    如果你是設計決策人

    一、誰決策誰參與永遠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如果甲方老闆直接參與整個設計環節,與設計師直接傳達個人需求,便可省去很多中間環節,避免反覆修改稿子,節約時間和成本,當然這是最好的情況。

    二、在設計關鍵環節上把握整體方向

    如果甲方專案決策人不能全程參與設計過程,那也不可當甩手掌櫃,以我司做了幾百個設計專案經驗來看,還從沒出現過負責人全程不參與設計過程,最終對設計效果很認可的案例,無論如何,專案決策人也得把握設計流程中的這些關鍵環節。

    ①整體風格的確認

    ②設計元素的確認

    設計公司在初稿階段一般會給到2-3個方案,透過設計師與客戶直接溝通創意思路,客戶會選擇傾向的方案進行深化設計,如果這個階段專案決策人不參與,可能會出現初稿方向選擇錯誤導致方案後期最佳化毫無意義,我司曾經做過一個VI專案,初稿方案甲方5個對接人傾向於兩個不同的方案遲遲不能定下來,於是決定同時最佳化兩個方案,最終讓老闆拍板,在經過漫長的方案最佳化後,老闆最終選擇了三個初稿方案的另外一個。

    三、決策者在與員工交接時儘量做到需求視覺化

    當決策者無法與設計師直接溝通,那麼需要和對接人進行關鍵內容需求的確定。為了確保對接人把關鍵需求準確無誤地傳達給設計師,就要把需求做到視覺化,可以明確的需求資訊用文字表達,比如顏色、元素,無法描述的需求,用圖片輔助解釋,如風格、表現形式。

    如果你是甲方(中間)對接人

    一、向專案決策人完整無誤的轉述設計師的創意思路和設計建議

    甲方(中間)對接人首先要轉變思維方式,當決策人看到設計稿時,他可能會問哪些問題?這些問題你是否與設計師提前溝通,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路你是否理解到位?你是否具備完整轉述設計師創意思路和設計建議的能力?我們建議,在您給決策人彙報方案之前,可以跟設計師彙報一遍,語音、電話或者影片都可以,讓設計師把控你傳遞的資訊是否準確無誤。

    二、向設計師完整無誤的轉述專案決策人的需求和意見

    甲方(中間)對接人在與設計師專案對接前儘量先與老闆充分溝通,對老闆頭腦中設計理念有準確瞭解,不以偏概全。與設計師溝通決策人需求和建議時,要做到完整和無誤,如果自己有補充意見,已經要做到有理有據,避免給到過多主觀意見,干擾設計師的設計方向。

    如果你是設計師

    一、確保甲方(中間)對接人理解創意思路,並配之以文字說明

    與甲方(中間)對接人溝通方案時,要避免使用過於專業的詞彙,要翻譯成客戶理解的語言,對於關鍵資訊,以防對接人漏掉資訊或者表達不準確,設計檔案交付時要寫好設計說明,尤其是創意思路和修改說明,闡釋方案時,還可以加上在應用場景中的呈現效果圖。

    二、在修改中保證設計理念的準確程度,決策者的意見佔首位

    無論在設計專案前期的風格、元素、形式的確定,還是初稿後的反覆修改,任何一次需求變更或者修改方向的大幅度調整,都需要確保是設計專案決策人的意見,而不是中間對接人的主觀意見。

    三、視情況酌情選擇放棄外包專案

    對於過於強勢的甲方(中間)對接人或者中間有好幾層外包的設計專案,我們建議不要嘗試挑戰,否則你會經歷無窮無盡的修改,並且誰都不會滿意的結局。就像你去買一件衣服,你一個人去買,看到喜歡的衣服馬上就能決定買下來,如果你帶著十個人去給你參考試試看?

    總結

    無論你是甲方專案決策者、甲方(中間)對接人還是設計師,這三方的目標始終都是一致的:提供甲方專案決策人滿意的設計稿(當然,決策人滿意的設計不一定是好設計)。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設計師始終關注專案決策人的需求,甲方(中間)對接人做好資訊傳遞工作,甲方決策人明確關鍵需求並做到視覺化。

  • 2 # 一起學機械

    設計師、專案對接人和設計決策者,如何才能避免無效溝通呢?撕逼不是目的,如何高質量的完成專案才是我們的初衷。畢竟設計師和甲方是永遠的好朋友呀!

    設計公司禿頭率不亞於網際網路公司,畢竟兩者的共性就是一直在改!改!改!改!

    為什麼一直在改!改!改!改!,因為距離設計師和專案決策者中間隔了一條銀河系,從溝通方式到知識背景的差異,從審美習慣到需求理解的分歧... 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遇到一個令人糟心的專案對接人。

    專案參與人員:設計師 --- 不能做主的ABCDEF…XYZ對接人 --- 專案決策人。

    因為種種原因,設計師不能與需求決策方直接進行有效的專案溝通,導致設計執行階段效率低下,甚至不能順利完成專案。接下來,讓我們分析一下設計師、專案對接人和設計決策者,如何才能避免無效溝通?

    情景一:

    甲方老闆:這次設計我來拍板兒,設計過程直接跟我助理對接就行了。

    一般來說,公司老闆或者設計使用部門領導才會對設計最終形式具有決策權,設計工作對接週期長,涉及的需求溝通工作多,所以他們一般會委派下屬員工對接具體的設計需求,對於沒有經驗的員工來說,常常面臨著自己覺得設計可以定稿了,但是給到老闆一看卻要求重做的情況。

    情景二:

    設計公司(乙1):我們的客戶需要做一張海報,但是公司最近業務飽和,客戶我們自己對接,你們接這活兒嗎?

    接到分包任務的設計公司(乙2)一般不會有直接與甲方客戶進行溝通的機會,設計成果往往需要透過乙1稽核過後,才會給到甲方客戶。因此在專案執行過程中,設計成果既要符合乙1的設計要求,又要滿足甲方客戶的使用需求,容易出現反覆改稿的情況。

    情景三:

    品牌公司B:我們接了全案,品牌策劃部分我們自己做,設計部分外包給你們,客戶由我們對接。

    同樣,設計過程就變成了:品牌公司跟甲方要需求-品牌公司跟設計公司轉述需求-設計公司與品牌公司溝通設計環節-品牌公司與甲方溝通設計環節-品牌公司與設計公司反饋甲方意見------專案結束。

    不管是中間隔著甲方沒有決策權的對接人、設計公司還是品牌公司,都是因為設計師不能直接與決策者直接溝通,最後導致需求溝通不明確,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響設計產出。

    但是在具體工作協作過程中,又會不可避免的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採訪了行業內優秀設計師、專案經理甚至是同樣面對以上問題,但是處理的非常好的甲方(中間)對接人近30人,諮詢他們在面臨類似合作關係中,是如何平衡三方關係的。

    如果你是設計決策人

    一、誰決策誰參與永遠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如果甲方老闆直接參與整個設計環節,與設計師直接傳達個人需求,便可省去很多中間環節,避免反覆修改稿子,節約時間和成本,當然這是最好的情況。

    二、在設計關鍵環節上把握整體方向

    如果甲方專案決策人不能全程參與設計過程,那也不可當甩手掌櫃,以我司做了幾百個設計專案經驗來看,還從沒出現過負責人全程不參與設計過程,最終對設計效果很認可的案例,無論如何,專案決策人也得把握設計流程中的這些關鍵環節。

    ①整體風格的確認

    子博設計在專案第一階段,會搜尋同行不同風格或者客戶意向風格優秀案例給到客戶,在看案例的基礎上,設計師會給到設計思路,這是設計工作的基礎。

    ②設計元素的確認

    設計公司在初稿階段一般會給到2-3個方案,透過設計師與客戶直接溝通創意思路,客戶會選擇傾向的方案進行深化設計,如果這個階段專案決策人不參與,可能會出現初稿方向選擇錯誤導致方案後期最佳化毫無意義,我司曾經做過一個VI專案,初稿方案甲方5個對接人傾向於兩個不同的方案遲遲不能定下來,於是決定同時最佳化兩個方案,最終讓老闆拍板,在經過漫長的方案最佳化後,老闆最終選擇了三個初稿方案的另外一個。

    三、決策者在與員工交接時儘量做到需求視覺化

    當決策者無法與設計師直接溝通,那麼需要和對接人進行關鍵內容需求的確定。為了確保對接人把關鍵需求準確無誤地傳達給設計師,就要把需求做到視覺化,可以明確的需求資訊用文字表達,比如顏色、元素,無法描述的需求,用圖片輔助解釋,如風格、表現形式。

    如果你是甲方(中間)對接人

    一、向專案決策人完整無誤的轉述設計師的創意思路和設計建議

    甲方(中間)對接人首先要轉變思維方式,當決策人看到設計稿時,他可能會問哪些問題?這些問題你是否與設計師提前溝通,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路你是否理解到位?你是否具備完整轉述設計師創意思路和設計建議的能力?我們建議,在您給決策人彙報方案之前,可以跟設計師彙報一遍,語音、電話或者影片都可以,讓設計師把控你傳遞的資訊是否準確無誤。

    二、向設計師完整無誤的轉述專案決策人的需求和意見

    甲方(中間)對接人在與設計師專案對接前儘量先與老闆充分溝通,對老闆頭腦中設計理念有準確瞭解,不以偏概全。與設計師溝通決策人需求和建議時,要做到完整和無誤,如果自己有補充意見,已經要做到有理有據,避免給到過多主觀意見,干擾設計師的設計方向。

    如果你是設計師

    一、確保甲方(中間)對接人理解創意思路,並配之以文字說明

    與甲方(中間)對接人溝通方案時,要避免使用過於專業的詞彙,要翻譯成客戶理解的語言,對於關鍵資訊,以防對接人漏掉資訊或者表達不準確,設計檔案交付時要寫好設計說明,尤其是創意思路和修改說明,闡釋方案時,還可以加上在應用場景中的呈現效果圖。

    二、在修改中保證設計理念的準確程度,決策者的意見佔首位

    無論在設計專案前期的風格、元素、形式的確定,還是初稿後的反覆修改,任何一次需求變更或者修改方向的大幅度調整,都需要確保是設計專案決策人的意見,而不是中間對接人的主觀意見。

    三、視情況酌情選擇放棄外包專案

    對於過於強勢的甲方(中間)對接人或者中間有好幾層外包的設計專案,我們建議不要嘗試挑戰,否則你會經歷無窮無盡的修改,並且誰都不會滿意的結局。就像你去買一件衣服,你一個人去買,看到喜歡的衣服馬上就能決定買下來,如果你帶著十個人去給你參考試試看?

    總結

    無論你是甲方專案決策者、甲方(中間)對接人還是設計師,這三方的目標始終都是一致的:提供甲方專案決策人滿意的設計稿(當然,決策人滿意的設計不一定是好設計)。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設計師始終關注專案決策人的需求,甲方(中間)對接人做好資訊傳遞工作,甲方決策人明確關鍵需求並做到視覺化。

  • 3 # 鯨語Whalemore

    有時候,我們其實反過來想一想,會不會是因為我們設計前期的溝通工作沒有做到位,或者根本沒有做,拿到需求就盲目的在網上找案例,做方案。最後往往白忙活,花費了很多的盡力去修改方案。

    “其實設計師就像醫生,而每個客戶都有病。”

    通常病人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病,他只會告訴你他那裡不舒服。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透過他的病症,給他使用合適的藥物。並且告訴他,什麼藥不能吃!所以你不能直接問他你想吃什麼藥?他肯定不知道。他要是知道,就不會來找你。

    這就為什麼我們設計師平常在跟客戶溝通,問他想要一個什麼樣的設計,往往得不到一個明確,具象的答案。因為他可能壓根就不知道。一般他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你去做幾個方案先讓他看看,然後再跟你說他哪裡不喜歡,或者他想要什麼樣的。往往這個時候其實並不是他在耍你,可能只是你前期的溝通工作沒有到位而已。

    那我們要怎樣的溝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訊息和客戶的真實需求呢?這個過程,有三個關鍵點:

    1,給他出選擇題選擇性提問的方式,能讓你更加快速的清楚客戶內心的想法。重要的,是讓客戶自己更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設計,是一個什麼樣的。這個過程能讓客戶內心的想法更加的具象化,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2,不要輕易認為客戶不懂設計,審美低下確實大部分客戶確實沒有我們瞭解設計這份工作,包括審美。但這只是每個人的生活環境,所受的教育不同所導致的,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但他可能比你更加的瞭解他所處的行業。

    這個行業的屬性、風向。

    他所在公司的理念和特徵。

    他想透過這次設計所達到的目的。

    以及之前的設計所給他們帶來的實際效益和不滿意的地方。

    甚至是他對手公司的情況。

    這些,都是他比你更清楚的地方。也是你可以瞭解的方向。通常情況下,前四項是值得你挖掘的重要訊息。

    3,溝通時,千萬不要說“我覺得”、“我認為”像這類主觀性質強烈的詞彙。這會讓客戶對你的建議,保持強烈的懷疑態度。就好像你去看病,醫生對你說:“透過你的描述,我認為你可能是某某病症。”“我覺得你可能要吃這個藥物試試。”我相信你的第一反應,也會感覺像是當了一回小白鼠。從而覺得這個醫生不靠譜,感覺自己被坑了。

    那麼當設計師對客戶說:“我覺得你應該用這個版式、字型和顏色。”或者“我認為這樣好看或不好看。”的時候,換做你,你會怎麼想?

    說完三個關鍵點以後,我們再講講在溝通之前需要做的四件事兒

    1,瞭解你的溝通物件,他目前的情緒狀態溝通前可以透過他身邊的人簡單的瞭解一下,他目前的狀態,以免觸碰到黴頭。也不是沒有過一些客戶,在自己被上司批了一頓以後,反過來向下屬發洩的事兒。通常這種時候,你要是去了,估計根本聊不下去,因為他現在還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

    2,充分了解你手頭上的資料這些資訊是否有重點?有沒有劃分層級關係?如果沒有,你在和他溝通之前,最好透過自己的理解,劃分兩到三個方案,並在你與他溝通時,發現他自己也不明確方向的時候,向他提出你的解決方案,讓他有所選擇。這樣做能有效的節省你們的溝通成本,並且體現出你的思考過程。

    3,大致瞭解他本次設計的目的提前梳理好你對這次設計,他想要達到的目的,好在溝通時與他進行確認。確保在設計前,雙方對本次的設計的目標達成共識,為後面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4,瞭解一下客戶的喜好他大概喜歡什麼風格、顏色、調性的設計。投其所好的溝通,往往能讓你們的交流變得輕鬆愉快。很大程度上,直接的減少了你修改方案的機率。

    剩下的我們就進入了正式溝通的環節。我相信,如果你做好了之前所說的準備工作,這次的溝通相對來說會變得比較順暢。

    做好了準備工作,接下來我們做好這三件事情就夠了

    1,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表達你的觀點和建議有些時候專業術語並不是讓你顯得專業的有力武器,往往你講的一些話,如果對方聽不懂,你又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解釋,這樣既會消磨對方的耐心,又會給你們之間後期的溝通製造障礙。

    2,使用的案例直接點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客戶提出一些比較模糊的觀念,比如說:我要高階、大氣!但往往客戶理解的大氣和我們所瞭解到的是有出入的。這個時候我們要讓這個大氣變得更加具象一點。

    比如問他:“您要的“大氣”是指地產行業那種金碧輝煌的“大氣”?還是航天行業廣闊藍天的“大氣”?還是政府部門莊嚴肅穆的“大氣”?

    由此可見,光是一個“大氣”!只是簡單的透過行業屬性劃分,都能衍生出這麼多不同的設計方向。那他要的高階、奢華、有內涵呢?

    所以在我們溝通時,要儘可能的,把他們的要求變得具象,視覺化。

    3,站在設計師的角度幫他思考問題這一點,對他來說也是尤為重要,而且這也是我個人認為“設計師“這個職業存在的價值。我們之前說過,在溝通前,要了解很多東西,比如客戶的情緒狀態,他的目的,喜好。但做這些準備並不是為了去討好他,而是是為了讓這次溝通能更好的從根本上了解他們的難題,以及他想達到的目標。那麼到了最後環節,我們透過溝通,明確了他的需求,瞭解了他的喜好。最後我們需要幫他們分析:

    他所喜歡的,是否適合他公司本身的調性。

    他所想要的效果,是否解決了他的需求。

    他的要求,是否會給他的使用者造成不好的體驗。

    所以並不是整個設計過程中,都圍繞著他的喜好來,而是要在最後實事求是的更具他的需求給他選擇最合適的方案,這才是最重要的。

    總之,在溝通的過程中時刻記住溝通的目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牢牢記住你即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設計師)想問題,又要換位思考,站在客戶,甚至客戶的客戶的角度想問題。這樣,他才能更加容易接受你的建議。

    最後,一般來說,都是皆大歡喜,但是有時候,碰到了執念很深的客戶,那你只需要做好兩件事:

    用你的專業知識表明他想法的方向錯誤。

    按照他的要求來進行。

    這樣就可以了。

  • 4 # 簡單不平凡的自己

    你是設計師就該按你的方案進行,主要一點現場尺寸要是沒什麼誤差,對接專案經理就該按圖紙規範的施工,設計者為主導作用,要不要設計幹嘛用呢!你品,細品

  • 5 # 設計師清華vlog

    要避免無效溝通,首先設計師設計之前,要和專案決策者進行深入的溝通,設計師要充分領會決策者的設計需求。

    然後專案決策者和專案對接人也要就專案的進展,要求進行協商。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把意思充分傳達給設計師。

    設計師在設計專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設計專案可以一個主方案加一個輔助方案,提案的時候一定要做到詳細,一定要跟專案決策人溝通設計方案。

    也就是誰說了算跟誰溝通,而不是又有一箇中間人再轉達。

    好的設計師一定要相信自己設計的方案,不要讓業主改動太多,要用自己的專業水平去影響客戶,在溝通當中佔據主動地位。

  • 6 # 鄉村銀幕

    六年設計經驗,三年多專案經理,與決策機構溝通,其實業主最關心的就是投資總額?方案是否合理,達到業主要求沒有?專案實施方案難點?有無技術創新點?做好這幾個方面的工作,業主不會怎麼為難設計院!

  • 7 # 姚進

    本人從事工業設計領域創業有15年了,針對題主的這個問題,在我早期的設計工作中,也頻頻出現,後來隨著專案的逐漸增多,經驗的積累也慢慢的豐富了,下面我就這個問題提提我的看法,另外因為不清楚題主具體從事那一類設計工作,有些工業設計方面例證可能不太適合,大致流程應該是類似的,希望題主理解。

    設計需求的準確及時傳送

    無論個人、工作室還是公司,在專案開始洽談的過程中,應該有紙質(現場筆記也行,條件允許的純技術溝通儘量讓三者共同參與)或電子檔的最終設計需求錄入,這個工作往往是專案對接人或設計決策者來做的,這個設計需求決定了整個專案的框架和方向。

    專案進行中,一些客戶難免會有(在商務條款約束的合理範圍之內)設計需求的變更或者追加,這些變更或追加必須第一時間反饋給設計師和設計決策者,設計決策者必須清楚變更或修改對專案整體結果或節點的影響。

    重要節點,內部評審,客戶反饋

    一個完整的設計專案是由諸多流程來完成的,比如前期的草圖設計階段,多次遞交客戶篩選與反饋,從而定出美學形態,基於選定的形態開展細節化的三維軟體數字化建模,數模也要經客戶溝通反饋調整,數模確定後評審溝通色彩工藝等,這是前期非常重要的節點評審。切忌根據前期需求一氣呵成,否則會出現關鍵節點不滿足客戶需求導致前期徒勞無功,這是設計之大忌。

    責任劃分,各思其職

    設計師、專案對接人、設計決策者必須有嚴格的責任分工。在符合設計需求的情況下,不得利用層級關係過分干涉設計師工作。設計決策者切忌一言堂,有分歧可投票決定。在多專案並行時,專案對接人必須合理安排各專案的穿插與切換。

    除設計師外必須懂設計

    專案對接人和設計決策者必須精通行業設計,這個對設計專案難易的掌控、週期計劃、設計品質起到決定性作用。

  • 8 # 墨守全案設計杜朕

    設計公司‍禿頭率不亞於網際網路公司,

    畢竟兩者的共性就是一直在

    改 改 改 改

    為什麼一直在 改改改改,因為距離設計獅和專案決策者中間隔了一條銀河系,從溝通方式到知識背景的差異,從審美習慣到需求理解的分歧... 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遇到一個令人糟心的專案對接人。

    專案參與人員:設計獅 --- 不能做主的ABCDEF…XYZ對接人 --- 專案決策人。

    因為種種原因,設計師不能與需求決策方直接進行有效的專案溝通,導致設計執行階段效率低下,甚至不能順利完成專案。接下來,讓我們分析一下設計師、專案對接人和設計決策者,如何才能避免無效溝通?

    情景一:

    甲方老闆:這次設計我來拍板兒,設計過程直接跟我助理對接就行了。

    一般來說,公司老闆或者設計使用部門領導才會對設計最終形式具有決策權,設計工作對接週期長,涉及的需求溝通工作多,所以他們一般會委派下屬員工對接具體的設計需求,對於沒有經驗的員工來說,常常面臨著自己覺得設計可以定稿了,但是給到老闆一看卻要求重做的情況。

    情景二:

    設計公司(乙1):我們的客戶需要做一張海報,但是公司最近業務飽和,客戶我們自己對接,你們接這活兒嗎?

    接到分包任務的設計公司(乙2)一般不會有直接與甲方客戶進行溝通的機會,設計成果往往需要透過乙1稽核過後,才會給到甲方客戶。因此在專案執行過程中,設計成果既要符合乙1的設計要求,又要滿足甲方客戶的使用需求,容易出現反覆改稿的情況。

    情景三:

    品牌公司B:我們接了全案,品牌策劃部分我們自己做,設計部分外包給你們,客戶由我們對接。

    同樣,設計過程就變成了:品牌公司跟甲方要需求-品牌公司跟設計公司轉述需求-設計公司與品牌公司溝通設計環節-品牌公司與甲方溝通設計環節-品牌公司與設計公司反饋甲方意見------專案結束。

    不管是中間隔著甲方沒有決策權的對接人、設計公司還是品牌公司,都是因為設計師不能直接與決策者直接溝通,最後導致需求溝通不明確,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響設計產出。

    但是在具體工作協作過程中,又會不可避免的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採訪了行業內優秀設計師、專案經理甚至是同樣面對以上問題,但是處理的非常好的甲方(中間)對接人近30人,諮詢他們在面臨類似合作關係中,是如何平衡三方關係的。

    如果你是設計決策人

    一、誰決策誰參與永遠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如果甲方老闆直接參與整個設計環節,與設計師直接傳達個人需求,便可省去很多中間環節,避免反覆修改稿子,節約時間和成本,當然這是最好的情況。

    二、在設計關鍵環節上把握整體方向

    如果甲方專案決策人不能全程參與設計過程,那也不可當甩手掌櫃,以我司做了幾百個設計專案經驗來看,還從沒出現過負責人全程不參與設計過程,最終對設計效果很認可的案例,無論如何,專案決策人也得把握設計流程中的這些關鍵環節。

    ①整體風格的確認

    子博設計在專案第一階段,會搜尋同行不同風格或者客戶意向風格優秀案例給到客戶,在看案例的基礎上,設計師會給到設計思路,這是設計工作的基礎。

    ②設計元素的確認

    設計公司在初稿階段一般會給到2-3個方案,透過設計師與客戶直接溝通創意思路,客戶會選擇傾向的方案進行深化設計,如果這個階段專案決策人不參與,可能會出現初稿方向選擇錯誤導致方案後期最佳化毫無意義,我司曾經做過一個VI專案,初稿方案甲方5個對接人傾向於兩個不同的方案遲遲不能定下來,於是決定同時最佳化兩個方案,最終讓老闆拍板,在經過漫長的方案最佳化後,老闆最終選擇了三個初稿方案的另外一個。

    三、決策者在與員工交接時儘量做到需求視覺化

    當決策者無法與設計師直接溝通,那麼需要和對接人進行關鍵內容需求的確定。為了確保對接人把關鍵需求準確無誤地傳達給設計師,就要把需求做到視覺化,可以明確的需求資訊用文字表達,比如顏色、元素,無法描述的需求,用圖片輔助解釋,如風格、表現形式。

    如果你是甲方(中間)對接人

    一、向專案決策人完整無誤的轉述設計師的創意思路和設計建議

    甲方(中間)對接人首先要轉變思維方式,當決策人看到設計稿時,他可能會問哪些問題?這些問題你是否與設計師提前溝通,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路你是否理解到位?你是否具備完整轉述設計師創意思路和設計建議的能力?我們建議,在您給決策人彙報方案之前,可以跟設計師彙報一遍,語音、電話或者影片都可以,讓設計師把控你傳遞的資訊是否準確無誤。

    二、向設計師完整無誤的轉述專案決策人的需求和意見

    甲方(中間)對接人在與設計師專案對接前儘量先與老闆充分溝通,對老闆頭腦中設計理念有準確瞭解,不以偏概全。與設計師溝通決策人需求和建議時,要做到完整和無誤,如果自己有補充意見,已經要做到有理有據,避免給到過多主觀意見,干擾設計師的設計方向。

    如果你是設計師

    一、確保甲方(中間)對接人理解創意思路,並配之以文字說明

    與甲方(中間)對接人溝通方案時,要避免使用過於專業的詞彙,要翻譯成客戶理解的語言,對於關鍵資訊,以防對接人漏掉資訊或者表達不準確,設計檔案交付時要寫好設計說明,尤其是創意思路和修改說明,闡釋方案時,還可以加上在應用場景中的呈現效果圖。

    二、在修改中保證設計理念的準確程度,決策者的意見佔首位

    無論在設計專案前期的風格、元素、形式的確定,還是初稿後的反覆修改,任何一次需求變更或者修改方向的大幅度調整,都需要確保是設計專案決策人的意見,而不是中間對接人的主觀意見。

    三、視情況酌情選擇放棄外包專案

    對於過於強勢的甲方(中間)對接人或者中間有好幾層外包的設計專案,我們建議不要嘗試挑戰,否則你會經歷無窮無盡的修改,並且誰都不會滿意的結局。就像你去買一件衣服,你一個人去買,看到喜歡的衣服馬上就能決定買下來,如果你帶著十個人去給你參考試試看?

    總結

    無論你是甲方專案決策者、甲方(中間)對接人還是設計師,這三方的目標始終都是一致的:提供甲方專案決策人滿意的設計稿(當然,決策人滿意的設計不一定是好設計)。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設計師始終關注專案決策人的需求,甲方(中間)對接人做好資訊傳遞工作,甲方決策人明確關鍵需求並做到視覺化。

  • 9 # 廣東百強裝飾

    1、圖紙是最好的語言,結合預算,做到施工、圖紙、預算三合一;

    2、設計師與設計決策者定時巡查工地,與專案對接人緊密聯絡

  • 10 # 法蘭斯戈家居

    要從思維方式轉變。樓主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責任心。無論什麼崗位,其實本質目的都是一樣的。服務於產品,使產品做的更好,提升產品價值。學會站在產品角度去思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時常問自己幾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做?使用者人群有哪些?是在什麼場景下使用?目的是什麼?站在這個角度思考問題,再加上自己工作的內容,那麼呈現的東西效率就會很高,也會很接近需求(這裡指用研/互動)想要的。舉個例子:用研目的就是發掘使用者需求,瞭解使用者痛點,提出最佳化方案進而提升產品價值。那麼你拿到的能轉換成設計的,可能就是使用者人群是什麼,什麼場景下使用。比如這個需求調研老年人平時在家做什麼?那麼你要考慮符合使用者人群(老年人)的使用者體驗:老年人普遍視力差,手指不夠靈活,閱讀起來較慢等等。所以你的設計中的文字要大一些,元素間距要更易讀,設計的顏色飽和度要搞一些等等。所以問題中的成果,都是需要進一步轉化,當你能夠了解他們的目的,那麼這些所謂的成果就形同於自己的東西,那麼自己的東西用起來自然順手了。

    視覺首先對整個產品有所瞭解,然後需要理解互動的設計邏輯,資訊層級,並且嘗試辯證地看互動,因為不是每個互動設計師都靠譜,把自己看成使用者,理解互動和資訊,有問題與互動溝通。最後,在你對互動理解的基礎上自由發揮你的美學理念吧,不必拘泥於互動稿的排版和視覺。

  • 11 # 北京AAA教育

    應該是儘量避免無效溝通

    最起碼的大家都知道

    同時交流,不要一對一,不要轉述,也不要命令

    尊重彼此的專業領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月20日送什麼最特別的禮物給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