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上來就拔到“人生”這樣的高度,讓人回答起來壓力山大。
舉身邊一位老院士的科研人生作為例子。
老先生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科研單位,隨後全國開始文革。當時科研人員有兩條路,一條是下鄉接受貧下中農改造,另一條是下工廠。老先生為了能離科研環境近一些,因此選擇了下工廠車間生產。
老先生的專業本是理論物理,但在當時搞理論研究是走資派,是被反對和迫害的。在當時扭曲的社會環境下,為了能堅持科研,老先生只得白天像工人一樣在工廠生產,等到晚上,則偷偷地在家裡用手搖計算器推算理論公式。為了防止手搖計算器的聲音太響讓別人知道他在搞科研,所以老先生專門讓太太織了一件厚厚的毛衣,每晚計算時,就用這件毛衣罩在計算器上以減少噪音。
沒有資金,沒有支援,甚至還冒著被批鬥的風險,老先生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孤獨地做了近十年的科研。老先生在文革期間堅持不懈科研,成果在文革後終得發表,受到當時國家與政府的重視,作為青年科學家重點培養。直到這個時候,老先生才算是能光明磊落地從事科研。
其後多年,老先生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潛心專研,不諳世事,接連做出幾項重大科技成果併成功產業化,為國家八、九十年代出口創匯做出巨大貢獻。老先生也因此獲得了國家各種科技獎項,並獲得專業領域內的國際大獎。可謂功成名就,終成正果。
老先生的科研人生,雖然歷經坎坷,但科研始終是他的最愛,這種探索自然奧秘的激情與熱愛,是支撐他在各種困難環境中,不放棄科研的主要精神力量。
老先生甚至在生重病時,對於醫院中所用醫療儀器的工作原理仍饒有興趣,當弄清楚其中的物理原理後,會高興的像個孩子,然後津津樂道地與前去探望他的人分享原理。
老先生的科研人生,是我在現實中真實看到的,最純粹的科學家。
好了,說完了老先生的故事,回到樓主的問題上來了。選擇科研,你適合嗎?為了科研,你願意做出多大的犧牲?
首先,從事科研需要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需要在獲得新知後強烈的滿足感與興奮感。
如果不能從科研中獲得快樂,建議轉行,否則整天面對著單調的實驗室,枯燥的資料,會讓自己倍受煎熬。
我見過很多朋友,在讀博期間發現自己缺少尋根問底的求知慾,靜不下心來做科研。畢業後果斷離開科研,進入其它行業,如今也做得很好。
所以,先弄清楚自己的性格喜好,再決定是否選擇科研,是對自己負責任的做法。
其次,純粹的科研是很難發財的。
科研主要是人與自然打交道。所以,科研人員的時間大部分都花在事物上。而升官發財主要是與人打交道。在付出同樣多的努力、花費同樣多的時間下,做其它行業會比科研的物質回報更加豐厚。所以,如果想嫌更多的錢,想有更大的權力,建立更有用的社會人際關係,也不適合做科研。
如果不能滿足以上兩點,真心建議別選擇科研。否則既是社會資源的浪費,也是個人生命的耽誤。
我有不少科研的同事朋友們,或是由於個人的興趣在科研以外,或是由於家庭經濟壓力等問題,而選擇離開科研,或轉行,或下海經商。但是,科研對他們也並非沒有幫助。他們將科研訓練帶給他們的專注、嚴謹、細緻等優點帶入新的工作崗位中,幫助他們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我個人非常尊重他們的選擇,並敬佩他們勇於在新的領域奮鬥開拓的精神。
畢竟,科研工作也是一份屬於服務行業的工作。無論在什麼工作崗位為社會做貢獻,併合法合理地賺錢,都是值得讓人敬重的。
這個社會中,每一個職業都有最適合的人選,能發現自己的專長,並投身契合的領域,這樣的人是智慧的人。
最後,轉述老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他說當經過艱苦努力,最終獲得科研成果的那一瞬間,帶來的幸福感是全世界其它事情都無法比擬的。
以這句話,獻給所有選擇科研的同行們。
問題一上來就拔到“人生”這樣的高度,讓人回答起來壓力山大。
舉身邊一位老院士的科研人生作為例子。
老先生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科研單位,隨後全國開始文革。當時科研人員有兩條路,一條是下鄉接受貧下中農改造,另一條是下工廠。老先生為了能離科研環境近一些,因此選擇了下工廠車間生產。
老先生的專業本是理論物理,但在當時搞理論研究是走資派,是被反對和迫害的。在當時扭曲的社會環境下,為了能堅持科研,老先生只得白天像工人一樣在工廠生產,等到晚上,則偷偷地在家裡用手搖計算器推算理論公式。為了防止手搖計算器的聲音太響讓別人知道他在搞科研,所以老先生專門讓太太織了一件厚厚的毛衣,每晚計算時,就用這件毛衣罩在計算器上以減少噪音。
沒有資金,沒有支援,甚至還冒著被批鬥的風險,老先生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孤獨地做了近十年的科研。老先生在文革期間堅持不懈科研,成果在文革後終得發表,受到當時國家與政府的重視,作為青年科學家重點培養。直到這個時候,老先生才算是能光明磊落地從事科研。
其後多年,老先生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潛心專研,不諳世事,接連做出幾項重大科技成果併成功產業化,為國家八、九十年代出口創匯做出巨大貢獻。老先生也因此獲得了國家各種科技獎項,並獲得專業領域內的國際大獎。可謂功成名就,終成正果。
老先生的科研人生,雖然歷經坎坷,但科研始終是他的最愛,這種探索自然奧秘的激情與熱愛,是支撐他在各種困難環境中,不放棄科研的主要精神力量。
老先生甚至在生重病時,對於醫院中所用醫療儀器的工作原理仍饒有興趣,當弄清楚其中的物理原理後,會高興的像個孩子,然後津津樂道地與前去探望他的人分享原理。
老先生的科研人生,是我在現實中真實看到的,最純粹的科學家。
好了,說完了老先生的故事,回到樓主的問題上來了。選擇科研,你適合嗎?為了科研,你願意做出多大的犧牲?
首先,從事科研需要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需要在獲得新知後強烈的滿足感與興奮感。
如果不能從科研中獲得快樂,建議轉行,否則整天面對著單調的實驗室,枯燥的資料,會讓自己倍受煎熬。
我見過很多朋友,在讀博期間發現自己缺少尋根問底的求知慾,靜不下心來做科研。畢業後果斷離開科研,進入其它行業,如今也做得很好。
所以,先弄清楚自己的性格喜好,再決定是否選擇科研,是對自己負責任的做法。
其次,純粹的科研是很難發財的。
科研主要是人與自然打交道。所以,科研人員的時間大部分都花在事物上。而升官發財主要是與人打交道。在付出同樣多的努力、花費同樣多的時間下,做其它行業會比科研的物質回報更加豐厚。所以,如果想嫌更多的錢,想有更大的權力,建立更有用的社會人際關係,也不適合做科研。
如果不能滿足以上兩點,真心建議別選擇科研。否則既是社會資源的浪費,也是個人生命的耽誤。
我有不少科研的同事朋友們,或是由於個人的興趣在科研以外,或是由於家庭經濟壓力等問題,而選擇離開科研,或轉行,或下海經商。但是,科研對他們也並非沒有幫助。他們將科研訓練帶給他們的專注、嚴謹、細緻等優點帶入新的工作崗位中,幫助他們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我個人非常尊重他們的選擇,並敬佩他們勇於在新的領域奮鬥開拓的精神。
畢竟,科研工作也是一份屬於服務行業的工作。無論在什麼工作崗位為社會做貢獻,併合法合理地賺錢,都是值得讓人敬重的。
這個社會中,每一個職業都有最適合的人選,能發現自己的專長,並投身契合的領域,這樣的人是智慧的人。
最後,轉述老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他說當經過艱苦努力,最終獲得科研成果的那一瞬間,帶來的幸福感是全世界其它事情都無法比擬的。
以這句話,獻給所有選擇科研的同行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