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蹤旅跡
-
2 # 愚笨老拙
看存世量,有的錢幣,年代雖然長,但存世量大,東西多了,自然不值錢。秦朝的錢還是相對其他清代錢幣,宋代錢幣,比較值錢的。
-
3 # 風雲說收藏
你好,秦代統一後書同文、車同軌,錢幣也統一成方孔圓錢——秦半兩。秦半兩是秦始皇收天下之兵和天下五花八門的錢幣熔鑄的,而非鑄造傳說中的十二金人,所以鑄造量極大,讓秦半兩成為中國第一種形制統一,發行範圍最廣的制式錢幣。
秦半兩除了戰國晚期秦國就開始鑄造方孔圓錢半兩之外,真正屬於秦朝統一後鑄造的半兩版別和樣式並不多。秦朝半兩制式和錢文沿用秦國半兩的樣式,尺寸基本上固定在31mm左右,重量也在8克左右,只有極少數大型半兩作為宮錢或樣錢性質使用。
凡是能夠反映社會程序和社會文明的東西,自然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從這個角度看,秦朝的錢幣很有價值。這當然不是說一枚秦代的半兩錢到現在的流通市場上可以賣多少錢。
有人把錢稱作“孔方兄,”就是來源於戰國時期秦國的錢幣。那時候,秦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比較快,商業繁榮起來了,秦孝公重農抑商也要徵稅,這時候作為等價交換物的錢幣應運而生。那時候,秦國的貨幣是圓錢(先是圓孔圓邊,後是方孔圓錢)。秦統一六國後,貨幣的同一問題涉及到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大事。
當時,各國各自為政,自行製造貨幣,錢幣五花八門。楚國用的是爰金和蟻鼻錢,趙國用的是尖足布,齊國用的是法化刀,魏國用的是橋足布,燕國用的是明刀,南韓用的是方足布等等。這些錢幣重量不等,形狀千奇百怪,關鍵是換算麻煩,不利於流通。
秦始皇必須統一貨幣。公元前210年,他下令廢除舊幣,推行新制。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中說:“及至秦,分一國之幣為三等。黃金以鎰為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這個錢幣制度以秦國原有的貨幣制度為基礎,“秦半兩”正是以國家意志的方式確立下來。《史記平準書索隱》引《古今注》記載:“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秦規定了半兩錢幣的尺寸和重量。
秦國圓錢還的確很有特點,中間有孔,便於貫穿,圓邊無稜,不易磨損,體積不大,利於流通。加上戰國時期,“天圓地方”的理念被普遍認同,半兩錢很快在全國推廣開來。從此以後,“方孔圓錢”的幣值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
自古而今,貨幣問題都不是小事。秦確立的標準化貨幣制度客觀上加速了社會統一和發展。至於秦二世時期出現鑄幣亂象,那是另外一回事。
從這個角度考量,秦朝的錢幣自然是很有價值了。(插圖為秦半兩,錢範,錢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