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擁酒入懷
-
2 # 走讀地球
關於和親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和親在不同時期的含義
和親是一個古老的命題,是人類安全基因的產物
和親自氏族社會就開始了,比如,周部落與姜部落相互和親,結成戰略同盟,一舉打敗商部落,從此,周、姜子弟分封天下,既達成了共贏,又建構了安全鏈。歷史上傳聞周武王路遇姜太公,言語投機,遂請其為軍師,這一看就是小說虛構。要知道在西周之前的商代,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遠沒有達到士為知己者死的地步,周武王也不可能把反商的大業隨便交由一個來路不明的釣魚者手上,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緣關係,才能做到鐵板一塊,才稱得上安全!
和親的本質是構建安全的外部連結,一旦失去連結,再無可能
漢唐的和親政策就是基於這樣的前提,但又有不同,漢初劉邦因國力單薄主動提出和親政策,開啟華夷和親的先河,可以說這是西周和親思路的改進版,是路徑依賴的產物。
漢初的和親是不得已,是暫時的妥協,東漢的和親是匈奴主動提出,藉以恢復邊貿,尋求經濟的改善,和親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唐代的和親是國與國之間開展外交關係的粘合劑,唐透過和親把他國貴族盡數同化,使天下一家,和親把家國放大到家天下,唐太宗自然而然成為天可汗。唐太宗把和親政策已臻極點。同時也把和親的紅利吃盡,後來的皇帝完全不需要再假借和親名義談合作了。
到了宋代,宋與遼、金都拋開和親這塊“遮羞布”,以歲幣代替和親,歲幣比和親更簡單,更實用,換句話說,和親已升級成歲幣,好處看得見,立竿見影,歲幣看起來是宋吃虧,實際上每年因此省下大量的軍費充實國庫,更何況後期宋與金的貿易順差也很好的洗刷了歲幣的恥辱。和親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
3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說到漢唐經常和周邊少數民族和親,而宋明幾乎沒有,這反映其實的是漢民族國家和周邊少數民族國家關係的一個變遷。也是血親政治的一個重大變遷。
漢民族國家由於生活在開發得非常好的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及四川盆地等地,物產非常豐富,生活非常富裕。再加上數千年的文化傳承,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又發出了一次耀眼的火花,甚至登峰造極。也就是說,漢民族國家在非常早的時候,就在經濟文化各方面建立了強大的優勢。
(反映遊牧民族生活的巖畫)
而周邊的少數民族國家,受地理條件所限,無論經濟文化都比較低,尤其是在漢唐及之前,他們絕大多數處於原始部落時期。這就是周邊少數民族和漢民族之間的現狀。
因為有這個現狀,因此,向漢民族國家遷徙發展,就成為周邊少數民族國家一個重要的主題。而這種遷徙發展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透過軍事,二是透過政治。
所謂透過軍事,就是透過打仗的方式打到漢民族國家來,掠奪漢民族國家的財富和資源。但是打仗是一把雙刃劍,可能打勝,也可能打敗。就算打勝了,殺敵一萬,自損三千,自身的消耗也會非常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尋求政治解決。而政治解決的方式,往往就是請求和漢民族國家和親。和親有很多好處:一是透過和漢民族皇帝結親,結成一種血親政治,拉近兩國之間的關係。二是可以從漢民族國家獲得大量先進的生產技術。三是可以獲得漢民族國家大量的賞賜,四是可以加強和漢民族國家的貿易往來,以有換無。
這樣做,少數民族國家不會吃虧。漢民族國家呢?心理上有喜有憂,喜的是,少數民族承認自己是大哥,可以在短期內不再為邊患的事情抓狂。憂的是,皇帝自己的女兒嫁到不毛之地,有些捨不得。還有,往往還有一些拿女人換和平,吃軟飯的味道。不過,很多皇帝后來都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把別人的女兒拿來當做自己的女兒嫁過去,反正不是自己的女兒,不心疼。
(和親的王昭君)
漢朝唐朝的和親比較頻繁,我覺得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是人類早期的血親政治比較明顯,血親是政治的最重要的內容。
二是少數民族國家和漢民族國家的差距太大,少數民族國家的國王,都以能夠得到漢族公主為巨大的榮耀,因此他們熱衷於向漢族皇親求親。
三是雖然少數民族的軍事總體比漢民族國家要強大,但也沒有大到哪兒去,差不多是半斤八兩,如果遇到了漢民族國家的極盛時期,比如漢武帝時期,唐玄宗早期,少數民族國家軍事上還往往會吃大虧,所以,他們會覺得采用和親的方式解決也不錯。
那麼,為什麼到了宋明時期,這一套行不通了呢?我覺得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一是血親政治減弱,當然了,這也是人類進步的一個標誌。
二是宋明的時候,周邊少數民族國家的軍事變得很強大,也曾經建立過一些震驚世界的王國,他們可以不透過和親,而僅僅用戰爭就可以解決問題。
(唐朝文成公主和親)
三是少數民族國家和漢民族國家之間的交流變得更頻繁,貿易更加活躍,不需要再採用和親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四是少數民族國家的經濟文化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加強,再也不覺得漢民族國家的公主無比尊貴,他們甚至會覺得自己才是高貴的,高人一等的民族。
以上是總的情況,具體到宋朝和明朝,卻還有一些不同。宋朝軍事較弱,疆域不大,雖然經濟文化高度發達,但是遼夏金蒙這些國家並沒有把宋朝當回事,所以不再請求和親。明朝吸取宋朝教訓,高度強勢,從朱棣開始,就定下了不和親,只比拳頭的基調。所以後世也不再有和親的行為。
-
4 # 杜新1
人的因素裡,漢唐時期的農耕民族的漢人處於中央集權的制度裡,匈奴人則處於鬆散的部落社會中,儘管農耕民族的個人的強悍程度和戰鬥能力遜於方遊牧民族的個人的強悍程度和戰鬥能力;但以舉國之力對抗屢屢來犯的以匈奴為首的遊牧民族還是有足夠的能力,但也往往在財政上捉襟見肘,更沒有能力將其“滅掉”。
下面再說人的慾望,那時候匈奴人侵犯漢唐的邊境所要得到的還僅限於搶奪他們所缺少的糧食布匹等等物資,當然也有漢族女子。他們並沒有攻城掠地佔領半壁江山的慾望,即使有這個慾望,也沒有這個能力。
那麼,漢唐時期幾次出於各個方面的考慮而採取和親和“進貢”(即付給他們物資若干,有歷史學家認為這也算“進貢”,不過從面子上講,此說並被接受,華夏怎麼會對蠻夷“進貢”呢?)的較小的代價來換取邊境的安寧。有歷史學家就曾說過,“一個昭君出塞換來了幾十年的和平”。
再說地理的因素,歷史上的匈奴人和蒙古人都曾經橫掃歐洲,除了當時的歐洲抵抗他們的能力不及漢唐,另一方面的原因則由當時的歐洲的地理環境正匈奴人和蒙古人所想要的環境。
說到地理,這裡提供一個透過地理史的考察而得出的歷史的一個方面的結論。其一是秦滅六國時的人員物資的輸送長期都被說成是靠車輛、牲畜、以及人力來完成。但山西大學歷史系的一個課題組透過地理史的資料重點是黃河糞河水文史的調查調查,透過對當時秦軍行軍行軍路線的考察,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他們是透過黃河沿河而下運到汾河河口,然後由汾河河口纖運到太行山以西,再從陸上出太行而攻趙國的。其結論的對錯本人不知,但卻知了道地理史在大歷史當中的作用。
與人和密切相關的是氣候,之所以南宋時的蒙人一定要南下橫掃幾乎是整個華夏,一個原因是那時的蒙古民族已經從鬆散的部落聯盟轉變為一個相對統一的“王朝”了。這個“王朝”的首領的慾望也和秦時一統天下一樣,有著“囊括四海,併吞八荒之心。”了,因此,和親也好,“進貢”也罷,焉能填滿其君臨天下的胃口?
下面就是氣候的原因了。根據氣象史的資料,蒙古人之所以幾乎是全族南下的氣象原因乃是蒙古境內連續數年的嚴寒天氣下,牛羊凍死,莊稼難收的境況,促使他們只能大舉象遷徒。於是,人的佔有慾望和氣候難以生活的綜合因素作用之下,宋朝的困境便很難擺脫了。
宋朝難以擺脫的重要的一點除了軍隊的戰鬥力以外,便是經濟。在紛紛指責南宋不思進取的聲音之中,也有歷史評論家說出了這樣的情況,即若收失地,要有騎兵,與遊牧民族自身就是養馬,用馬,賣馬相比,宋時朝廷要到各地去買馬,馬種不如對方也就罷了,但買馬,運馬,訓馬既要時間,又要銀兩,根據朝廷的一份紀要,主和派拿出打贏這一仗所需的銀兩,朝廷當年所得的全部賦稅什麼都不作,就打這一仗都不夠的時候,主戰派便無人說話了。
以上所言皆為讀書看報所得,如有謬處,先在這裡道歉了。就此打住。
-
5 # 宇宙大賣場
這麼說,大家看可不可以。宋朝不這麼做最大的原因估計是,替漢唐背了鍋,是個草原遊牧民族都知道和親是緩兵之計,再就是千萬不能讓漢人牛逼起來。為什麼?匈奴和突厥這倆位就是最好的例證,這倆位都是和親物件,但結局好像都不太好,而且漢唐起來第一個收拾的就是這倆位,前一個那個先分裂,一部分歸復,漢化,一部分遠走高飛,再也沒有回來過。後一個也是先分裂,在一部分滅族等等。
這種前車之鑑,你說換回和親麼!再者和親是雙方力量差不多對等或稍弱,但戰略大勢卻平衡。宋朝丟了燕雲十六州,戰略上都已經處於絕對下風,力量就不說了,這樣鬼才和你和親。想要直接動手不就得了!
回覆列表
每一個國家王朝其實細想就和個人是一樣的,也是有自己獨特的性格脾氣,歷史上對於每個王朝都會總結,例如暴秦,雖然現在有解釋說秦朝並不是殘暴而是嚴苛律法,統治者過於激進使用民力,但從後期劉邦約法三章和文景之治的與民休息,也可以反映出確實是亡於此,對於一些名氣比較大的王朝都說強漢盛唐,富宋剛明,(富宋是本人自己認為的,一般人們都說若宋,那是從軍事角度說,至於對與否都有各家之言)我認為漢唐雖然也有軍事鬥爭失敗的時候,但總的說來是強大的,而漢唐和親和宋明不和親要從當時王朝所處的時勢去看,漢唐的建立初期,遊牧民族已經完成統一,而且都十分強大,匈奴在劉邦建立漢朝時已經建立許久,而且正好處於冒頓單于這個最偉大單于統治時期,後期只有阿提拉可比,這時候漢朝剛剛結束自秦末楚漢爭霸的戰亂,國力民力都十分凋敝,皇帝出行的馬車都找不齊四匹白色的馬,而匈奴是行國,騎射第一,控弦之士三十萬,單于可以各色馬匹單獨組成一個馬隊,特別是劉邦前期被匈奴的示弱矇蔽,認為其不過如此,結果在白登之圍險些喪命,這才認識到敵人的強大和自己的不足,採用婁敬的和親策略,作為政治家,就像魏徵諫唐太宗說:天子要對天下大勢要有明確的判斷,國力不足就是大勢,唐太宗說如果我還是秦王,我會用一軍之力賭,現在我為皇帝就不會拿一國之力賭,所以選擇忍辱,而不會逞匹夫之勇。唐朝建立時,突厥雖已分化為東西兩部,但這是隋文帝用離間計使其內部分裂,是政治上的,並非耗盡了對方的軍力,東突厥的戰鬥力還是很可觀的,甚至一度打到渭河邊,唐的大臣武將對於突厥的騎射騎兵還是非常忌憚的,而當時中原的狀態甚至還不如漢初,因為唐建立的同時還有河北竇建德,河南王世充,山東徐元朗,江南蕭銑,西北李軌,薛舉,江淮宇文化及等,各方混戰,都怕突厥,都向突厥稱臣納貢,向其借兵,借其勢。到了後期強大起來的和親就是下嫁而不是求和,例如王昭君和文成公主,宋朝雖然失去了戰馬的重要產地幽雲十六州,而且沒有這處天險,但遼國對於宋朝雖然也時常戰勝,但也並非是壓倒性勝利,達不到毀國滅族的地步,並沒有像漢唐之處般兇險,而遼國耶律德光一度透過北漢進入中原欲行統治,而這時的中原經過連年戰爭,民風也不是宋末般孱弱,因此非但統治不成,反而被此起彼伏的反抗趕回老家,自己也死於他鄉,被製成了風乾肉,宋朝偏文,富庶,社會生產力空前發達,文明程度遠高於周邊,認為戰爭不划算,歲幣遠遠低於一場戰爭的花費,宋雖然軍事不行,但清高,有錢,更不可能看得上蠻夷之邦,不屑於下嫁,用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而明代,由南向北征服,從我個人角度看因為受到元朝少數民族各種歧視性政策壓迫,再加上江南士人受儒家思想影響,文人風骨,華夷之辨思想根深蒂固,特別是民族情感深重,根本沒得商量,(這個可以參考朱元璋的北伐討伐檄文),因此自朱棣遷都,天子守邊,為的就是對北方嚴防死守,這也是剛明的由來。總之,國家就像人的一生一樣,有青壯老年,有高低起伏,生老病死,國力此消彼長,能量守恆,總有一個強大,一個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