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影鏡頭讀名著
-
2 # 快樂至上145940602
現在的網路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是很不錯,不過在於導演和演員,像遇見王瀝川導演就非常優秀。他能把作者對男女主角想要的感覺拍出來,可是第三種愛情的導演就太爛了根本沒拍出小說裡那種感覺的十分之一,就是此刻我也覺得第三種愛情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說,電影拍的只拍出了大概,可沒把他的靈魂排出來,其實他還是需要用電視劇來表現。只希望有個好的導演把他拍出來,還有自由行走的小說都非常不錯,能都拍成電視劇的話就太好了。
希區柯克有個著名的理論,只有二流的小說才能改編成一流的劇本。這是為何?
很多影片都改編自文學作品,但大多數影片選擇的暢銷文學作品,犯罪小說,偵探小說,愛情小說是其中最為明顯的一種型別。電影改編對嚴肅文學的關注程度很低,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只有二流的通俗文學可以成為一部好電影,這是好萊塢不成文的規矩。經典的文學作品過於深入人心,大刀闊斧地修改無異於破壞經典在公眾心目中的各自擁有的形象。
對很多人而言,電影就是閱讀文學的一種方式。如果電影對經典文學作品的改編篡改了原著的精神,這就意味著電影變成了另外一部抄襲之作,而且是一種拙劣的抄襲,因為電影毀掉了一部經典,這對於那些從不閱讀經典,只通過看電影瞭解文學的觀眾/讀者而言是一出悲劇事件。所以我們不難理解,選擇暢銷書就成為了討巧的改編方式,因為大多數暢銷書都是曇花一現,改編電影的成功,反而是用一種記錄/扭曲影像的方式留下了那個時代的閱讀精神風貌的一瞥。
改編文學一直都是好萊塢的偉大傳統。相對於舞臺劇等形式,電影是最高效的改編機器。我們最常見的一個佐證,電影史上有很多因為改編讓默默無聞的文學作品變成了炙手可熱的暢銷書,比如現如今流行的各種吸血鬼電影和美劇,追溯到源頭就是1930年代的經典影片《諾斯費拉圖》,改編自布萊姆·斯托克的小說《德拉庫拉》。從那之後,德拉庫拉已然成為了一種品牌,而吸血鬼的愛情故事也成為了一種文學題材。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沒有斯托克的小說,就不會有《暮光之城》系列小說和電影,也不會有大熱的美劇《吸血鬼日記》。可是,現如今誰還會記得這位愛爾蘭小說家的名字?儘管他的一部作品激發的靈感變成了好萊塢長盛不衰的產業鏈。
說白了,這個時代,我們喜歡看電影,看電視,就是不喜歡讀文學。我們都是從電影和電視中吸收文學的滋養,感受文化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