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野澤的風
-
2 # 小王子愛上狐狸
親子之間的交流,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和包容,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多用同理心來引導。很多家庭親子關係劍拔弩張,主要是由於父母親情商低下,過分自負,太有控制慾造成的。
在我看來,家長真不必要高高在上的樣子。蹲下來,親切地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你尊重他,願意和他分享一切感受,願意去理解他,這才是正確的親子交流方式。
親子之間的交流,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和包容,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多用同理心來引導。很多家庭親子關係劍拔弩張,主要是由於父母親情商低下,過分自負,太有控制慾造成的。
在我看來,家長真不必要高高在上的樣子。蹲下來,親切地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你尊重他,願意和他分享一切感受,願意去理解他,這才是正確的親子交流方式。
不要一味的站在大人角度去批判孩子,而是要站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畢竟做大人,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是第一次,也是需要不斷學習和修行的,誰都不是天生就會做父母的對不對?
父母與子女之間,溝通最大的障礙,我認為是對世界的認知水平,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看問題,在無法說服對方的情況下,便在心中產生了隔閡,初時微小難見,慢慢積累後,雙方之間便如同隔著萬水千山。因為大多數的家庭都是一家一孩的緣故,每一家的父母恨不得將自認為最好的都給孩子,然而,往往是,大人認為最好的,卻成為孩子心中最堅實的桎梏。比如去上課後輔導班、上各種興趣班等,則是一種現實意義上父母把自己內心的焦慮轉嫁給孩子的表現。
近些年從外來引進的一個名詞“中產階級的焦慮”來形容家中有孩子的父母的心境,是非常的確切。作為父母,無論是在工作崗位上順風順水,還是磕磕碰碰,都普遍存在著在孩子教育上殊途同歸的心態:讓孩子成功成才,要麼讓孩子比自己更為優秀,要麼使孩子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而這在無形中便成了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自由的枷鎖。
其實從孩子自身來講: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而能夠成長為優秀的孩子,家長扮演的角色要比我們想象中要重要的多,做好孩子成長途中的引路人和燈塔,而不是護佑者甚至“綁架者”,更為關注孩子的成長和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喜悅,或許才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路相伴的路上收穫的最大財富。
記得龍應臺在一次同安德烈的對話中,安德烈旁若無人的點著煙,語氣平靜的對媽媽這樣講:“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
相對於在父母面前對自己的弱點和不足遮遮掩掩,東躲西藏的孩子來講,我更喜歡安德烈和媽媽之間的坦誠。這在某種程度上講是處理父母與子女關係的成功。
或許多數的父母,認為“平庸”是一個孩子最大的失敗,而安德烈口中的“平庸”,是他想讓媽媽接受他不能像爸爸媽媽一樣的優秀,過著自己期望能夠過得平凡生活。
作為父母,一生中最難之處,便是接受子女的平凡。
龍應臺向安德烈作出這樣的解答: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
我覺得這是龍應臺作為一名母親的底氣,也是對孩子最大的寬容,如實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歡欣,才能毫無保留的和自己的母親平等的對話。遇見不少的學生,內心掩埋著的想法,足以將自己的父母隔閡在千里之外。從他們的言行舉止來看,再對比他們的父母,原因便是瞭然:他們的父母太想讓孩子按照他們為孩子規劃的人生道路往前走,以至於孩子有任何小小的想法,立即被父母親以愛的名義裹挾著予以反對,迫使孩子在表面上接受他們的意見,在背地裡進行著內心中最炙熱的想法。
所以,越是雙方溝通不暢,越是分歧成千溝萬壑。父母所有對孩子的規劃,最後都成為背道而馳。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修行是,努力幫助孩子,指導孩子,讓孩子在成長中自我調整,活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這樣才不會心疲力竭,將子女關係轉化成了敵人。
所以,坦誠相待,是父母子女之間最大的修行。
如果讀完了,仍舊不知道該怎麼辦,建議去買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和《孩子,你慢慢來》這兩本書,真的很不錯。讀來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