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盛帥達

    首先微胖的不一定就好看又長壽。說到減重方式有好多種,其中一種最不能用的方式就是吃減肥藥。作為一名醫生,我可以給你科學而又獨特的方法——獨特的飲食療法:這種方法既可以滿足你的食慾,又簡便易行。我們平時用的減肥方法,都是少吃主食和肉類,多吃蔬菜,可是這種方法很難堅持容易反彈。國外一種方法,而且已經得到科學論證,就是多吃肉類(不用限制,當然肥肉還是少吃)和蔬菜,既可以補充能量、蛋白質,又不會增加過多脂肪,從而滿足你的的食慾又能減輕體重,當然還需要適當運動。

  • 2 # 維庚博士實驗室

    似乎這個問題為廣大胖友提供了有利的證據——我胖我長壽。因為各種朋友圈充斥這偽科學,為了確認這個問題,答主特地去查閱了一下文獻,應該題主指的是這篇。 Zheng W, McLerran DF, Rolland B, a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Body-Mass Index and Risk of Death in More Than 1 Million Asians. N Engl J Med 2011, 364:719-729【文章講了什麼】這是一項持續9.2年的研究,覆蓋110萬亞洲人群。文中結果是——東亞地區相對死亡風險最低的BMI範圍是 22.6 至 27.5。低體重易死於呼吸系統疾病;高體重易死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文章的解讀】不是說胖是百病之源,為什麼微胖“長壽”?首先,我們得承認得病和死亡並不是一回事。比如朋友奶奶,II型糖尿病20年,現在84歲了,吃藥打針活的好好的。她20年前因為肥胖得了糖尿病,但這種慢性病如果控制得當,完全可以長期治療,不會立即死亡。其次東亞總體上處於極度的貧富不均狀態,與歐美窮人易得肥胖、代謝綜合徵等情況相反的是,亞洲代謝綜合徵肥胖人群收入較高,肥胖總體還是富貴病(至少在這篇文章調研時候還是如此)。稍胖的人群經濟狀況更高,更注意自身健康,會定期體檢,有病及時就醫,這些有效降低死亡率。舉個例子:不區分收入、教育水平等因素的話,你可以去調查得到一個結論——經常喝”拉菲“紅酒、吃魚子醬、抽雪茄的人群平均壽命比較高。最後脂肪不是越少越好,適當的脂肪儲備有利於應急供能(比如疾病時不能進食的消耗);脂肪組織可以給身體提供緩衝,另外脂肪組織是一個內分泌器官(對,你沒有看錯)分泌多種脂肪因子提供人體生理所需。【健康的減重方式】對於現代人,成年人肥胖太多了,我見過中山醫院心內科病房20幾歲冠狀動脈放支架的(也就是微胖,但血脂很高),當然及時處理這個問題(支架、搭橋)病人可以活時間很久(長壽?)。甚至青少年肥胖也很嚴重,我去小學開家長會都可以見到好多小胖墩。神龜雖壽,有意義嗎? 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還是要減肥。減肥無非一句話——管住嘴,邁開腿在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每週3-4次的中等強度的運動。【簡單點怎麼做?】1.不餓不吃,飯前一杯水,每口充分咀嚼15-20次,吃飽就停;2.運動前後不額外增加食物3.不喝含糖飲料(包括酸奶和乳酸菌)不喝酒。Enjoy!

  • 3 # 尹宣然

    目前來說,世界上公認的最健康,最有效,最好的減肥方式還是運動減肥,(節食,抽脂、脫水等減重方式最容易反彈而且不健康的)當然,如果搭配上飲食的話,那麼減肥的速率可以更快,更高效。

    減肥這個事情,說白了就是“閉上嘴,邁開腿”,因為減重依靠的是能量守恆定律。什麼是能量守恆定律?就是當我們所攝入的要大於我們所消耗的,這時候我們的體重就會增加;當我們所攝入的要低於我們所消耗的,這時候我們的體重就會減少。打個比方,比如說我們的代謝是1200kcal,那麼今天我們攝入1500kcal的話,這時候就會多出300kcal的熱量不會被我們身體所消耗,這時候這300kcal能量就會轉化成脂肪囤積在我們體內,所以體重的增加是必然的。而如果今天我們只攝入1000kcal的熱量的話,這時候我們還空缺200kcal熱量,而減重的精髓就是要善於製造這個熱量缺口,這時候我們身體就會燃燒自身的能量物質(大多為蛋白質,脂肪,和糖原)去填補這個熱量的缺口,久而久之我們的體重自然會下降。

    但是飲食裡的營養物質的劃分也很重要,一般我們建議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為40%:40%:20%,而且我們建議,如果是你減重的話,你的攝入是不能高於你的基礎代謝的,原因和簡單,前面已經說到了。

    第二就是鍛鍊的問題,運動減肥,運動肯定也是主角之一。我們建議一週進行4次左右的健身訓練,每次訓練都時間在60分鐘左右,然後外加4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的動作以深蹲,臥推,硬拉等這類的複合動作為主,因為複合動作可以加大我們的能量消耗。健身動作方面我就不多說了,因為很多app都可以查的到。

  • 4 # 仰望尾跡雲

    其實我們一直有個誤區,認為人是越瘦越好。但是實際上,就用我們常用的BMI來說,BMI高了,固然不好,很多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但BMI低了其實也一樣,健康風險也會增加。有些人很瘦,BMI17、18甚至還要低一些,其實也不好。

    BMI反應的是人單位身高的重量,是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所以我打比方,BMI就是把人橫著砍成好幾段,看看每一段的重量,所以BMI越大,說明人單位身高的體重越大,通常也是越胖。

    但是BMI也有自己的缺點,比如BMI不區分身體成分。健美冠軍可能跟一個大胖子身高體重差不多,BMI也差不多,但是在健康程度和外觀上看,差別是巨大的。

    所以,特殊人群其實不必要太在意BMI,比如有增肌訓練的人,BMI超了也問題不大。另外,中心性肥胖,和下肢肥胖,BMI算出來可能也一樣,但是這兩種身材對健康的影響大不相同。中心性肥胖對健康有不利影響,下肢肥胖就好的多,甚至有些觀點認為下肢的脂肪還有利於健康。

    這是說BMI的一些固有的缺陷。

    從今天的話題來看,一個健康的減重方式,至少不應該是造成體重過低,身體過瘦的。雖然說為了美麗的需求,很多人減肥到一定程度就不會過分的追求消瘦身材了,但是有些減肥方式,可能會造成飲食紊亂,進而讓使用者體重進入一個不健康的範圍之內。

    比如有些極低熱量的飲食減肥法,有一定的可能造成神經性厭食症。如果出現厭食症,過度削瘦,對身體健康有極大的影響。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引起死亡。從這個角度講,這樣的減肥方式毫無疑問不是健康的。

    一個健康的減肥方式,有很多表現,但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就是減體重的速度要控制好,建議每週體重減輕在0.5-1公斤之內。

  • 5 # 之心老師談健身

    先說什麼是健康的減肥方式吧,目前公認的是運動加飲食控制。肥胖分為原發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繼發性肥胖是由於其他疾病導致的,包括為了治療疾病而用藥等原因導致的,這類的肥胖多半會在原發病治癒後得到控制,但也有繼續發展的。而原發性肥胖就是由於吃得多、消耗得少導致能量物質在體內堆積而發生的。

    所以要想減肥,就是要把能量物質的攝入出於負平衡狀態,讓身體分解自身儲備的能量物質,包括增加消耗和減少攝入兩個途徑。運動是增加消耗的途徑,飲食控制則是減少攝入的方式。如果單純的控制飲食,身體會產生錯誤的記憶——這個記憶是本能的記憶,不受我們的思維控制,認為發生饑荒了,就會逐步減少能量物質的消耗,以滿足延長生命體的存活的需要。所以需要越來越嚴格的飲食控制,才能持續實現減肥的效果,而當飲食恢復後,生命體就會超常的再吸收能量物質,補充前段時間的虧空,此時往往回到導致體重的“超量恢復”——反彈到比以前還重的水平。而且再次用節食的方式去減肥會變得更加困難。因為在這種減肥過程中,身體除了分解脂肪組織來供應能量,還會分解肌肉等蛋白組織——肌肉在安靜時的消耗對處於“饑荒”狀態的人體來說是多餘的,這就導致體重恢復過程中更多的恢復脂肪,而肌肉恢復的量很少——身體認為不需要多餘的肌肉,進而帶來再次減肥的困難狀況。

    而運動就可以彌補這個缺點,首先運動過程就是一個消耗的過程,會增加能量物質的消耗量。更關鍵的是,運動會讓身體記住:肌肉是有用的,不能分解!那麼身體為了滿足運動和日常的消耗,只能更多的分解脂肪來供應能量,從而避免了過多的肌肉被分解。還有一點我們很多人都沒有關注的:身體的肌肉不僅僅是骨骼肌(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肌肉),還包括內臟的平滑肌、心臟的心肌。平滑肌不足了,內臟的工作能力就會受到影響,消化能力就下降,同樣會導致減肥失敗。而心肌的功能不足,後果會更加的嚴重,輕的就是活動能力下降,重的就會出現心力衰竭,嚴重影響生命安全!

    至於其他的減肥方式,要不借助外力,要不調動身體的儲備能力,往往會對健康產生影響,這些影響不一定很快顯現。

    為什麼微胖的人壽命長,首先微胖的人並沒有肥胖者的那些併發的健康問題,身體功能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功能良好。其次,微胖的人相對瘦人來說有“底子”,在出現小病小痛的時候,可以更好更快的恢復,對健康產生的影響就會減少。而且身體微胖,說明其平時對健康會比較在意,知道如何保護健康,自然更能延長壽命,而且是高質量的延長壽命。

  • 6 # 科學運動與健康

    要想知道什麼是健康的減重方式,我們首先就得明白減重是什麼!減重,從字面意義上來說,就是減少體重。所以,健康的減少體重的方式就意味著減掉我們身體裡面多餘的脂肪,更大程度上的保留我們身體的肌肉含量。這樣的減重方式,會使得我們的身體形態發生改變,使我們的身體線條更加得流暢優美,使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發生改變,整個人看上去更加得有氣質。

    一般來說,我們首先得知道,我們身體裡的脂肪含量是否超標,如果脂肪含量較低,我們還盲目的減重,那麼可能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男士的正常的體脂率為13.0%~16.9%,女士的正常體脂率為20%~23.9%。體脂率就是我們身體裡脂肪的質量佔我們體重的比率。

    弄清楚了相關的基本知識,我們就可以開始瞭解什麼是健康的減重方式了。健康的減重方式不外乎透過科學的運動以及合理的飲食來降低我們的體脂。減肥的機制就是,運動時所消耗的能量大於我們透過飲食所攝入的能量。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管住嘴,邁開腿。"但是,管住嘴並不意味著節食哦,前面我們也說過了,是透過"合理的飲食"。合理的飲食簡單一點就是,減少脂質含量過高的食物(比如巧克力,肥肉之類的)的攝入。晚上可以適當地減少食物總量的攝入。整體飲食的要求就是少油少鹽少糖。科學的運動,我們可以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相結合來減脂並且塑型。長時間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能更大程度地來消耗掉我們身體裡的脂肪,而無氧運動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身體裡脂肪的消耗,並且能夠改變我們的肌肉形態。運動完之後,我們一定要進行拉伸,這樣對我們的身體形態更有好處,並且能夠預防運動損傷。

    綜上所述,科學運動結合合理飲食就是最為健康的減重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寵物龜不舒服時有什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