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聰聰物語
-
2 # 每日家常菜
外地人不能開滴滴?!京滬網約車新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滴滴車費要翻倍?
看來滴滴勢必
又要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掀起一場血雨腥風
吃瓜群眾表示
這是買不起房又要打不起車的節奏啊
最可怕的是
或許還有一大批待失業人群
正行走在轉業的漫漫長路上
——小創說
網約車的合法化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專車司機們不必因“身份問題”再心存顧慮。
但隨著各地方政府對網約車監管細則的出臺,網約車司機們估計又有了新的煩惱。
話不多說,咱們先上圖。
10月8日,北京、上海同時出臺網約車新規徵求意見稿,意見稿均要求本地網約車“司機為本地戶籍”“車輛為本地牌照”,同時對車輛規格也作出了較為嚴格的規定。
焦點一:網約車必須為本市車輛?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表示,目前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60餘萬輛,交通擁堵由城市核心區向外蔓延,已遠遠超出道路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這一規定符合北京市治理“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同時,這一規定是政策法規的要求,《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出租汽車駕駛員須有本市常住戶口”。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表示,上海市堅持綜合交通發展戰略和公交優先發展戰略,作為個性化交通,網約車應堅持適度發展的原則。網約車是出租汽車的一種業態,具有地域性服務特徵,交通部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禁止網約車異地經營。
滴滴出行方面對此迴應,此舉將導致車輛供給驟減、大眾出行效率將大幅降低,從而造成消費者等待時長延長。同時,因為供不應求,可能會再現司機“拒載”“宰客”等情況。
網友“Joanna”說,網約車難於管理,有安全隱患,支援各地政府實施新規。網友“小兔”則說,京滬兩地本來就限牌,限制本地車輛事實上也是限制外地人從業。
焦點二:網約車駕駛員必須為本市戶籍?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表示,造成北京“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無序、過快增長,嚴重影響了首都核心功能的發揮。治理“城市病”首要的就是嚴控人口規模。出租汽車既是首都視窗行業,也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其未來發展必然涉及人口規模調控和產業發展及就業導向。“限定本市戶籍”是治理“城市病”、實現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的客觀要求。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對此迴應,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已超過2415萬,城市常住人口的大幅增長,對城市資源承載能力和城市綜合管理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按照中央和上海市加強人口規模控制和管理的要求,網約車駕駛員應具有本市戶籍。
焦點三:小排量汽車告別網約車?
在《北京市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的第九條中要求,5座三廂小客車排氣量不小於2.0L或1.8T、車輛軸距不小於2700毫米;新能源車軸距不小於2650毫米;7座乘用車排氣量不小於2.0L、軸距不小於3000毫米、車長大於5100毫米。這意味著,很多小排量汽車將告別網約車。
對此,滴滴出行方面認為,對車輛規格的要求,無形中抬高了門檻准入標準。這是將有關部門提出的“高品質服務、差異化經營”簡單理解為設定更高車輛、司機門檻,將導致只有規格遠超巡遊計程車的中高階車輛才能從事網約車,從而甚至會將網約車費提高到當地計程車價格的兩倍或以上。
據滴滴平臺統計,上海目前從事網約車的車輛符合新軸距要求的,不足1/5。有業內人士表示,兩地細則對戶籍和車輛的嚴格限制將使得絕大多數滴滴平臺上的車輛和司機被迫退出,無法繼續為各地市民提供便利、實惠的移動出行服務。
有些網友表示,贊成加強對網約車的管理,有利服務,提質升級。而另有不少網友則不無擔憂,將會重新面對曾飽受折磨的“打車難”“打車貴”的舊況,而高排量的車輛准入則更會增加城市環境壓力。
即使最終落地,也應留出修改“視窗”
8日,京、滬等多個一線城市釋出網約車細則,面向社會徵求意見。在這個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主管部門廣泛聽取各方不同意見,力求使最終落地的細則能達到各方最大公約數,這一態度值得肯定。
本輪網約車新政策是開門立法的體現,出臺的細則本身就是多方博弈的結果。網約車的有序管理,不僅涉及乘客的便捷出行、傳統巡遊計程車和網約車司機的收入、網約車平臺的利益,更涉及特大城市的規範安全執行、城市道路的承載能力、公交優先的政策導向等因素。所以,對於網約車做出因地制宜的規範,是保障網約車有序融入現代城市交通體系的必要之舉。
輿論普遍認為,從內容來看,各地對網約車的約束較嚴。京滬兩地對於車籍和司機的戶籍都有限定,私家車從事合乘也被限制在一天兩次。當然,對這些規定,在徵求意見期間,網約車各利益相關方仍可充分表達意見。
與此同時,即使網約車細則最終落地,也應留出修改的“視窗”。
以往,一些部門和地方出臺的各種新政策往往冠以“暫行辦法”。但是,政策出臺以後卻鮮見根據實際效果和客觀情況及時做出修訂,出現了“暫行辦法”一“暫”到底的現象。
可見,根據施政效果來靈活調整網約車管理政策,是大資料時代政府應有的態度。保持政策與時俱進,是政策生命力的來源,更是實事求是的為政姿態。如今各地網約車細則陸續出臺,但是細則的修改條件尚不明晰。開門立法之後似應充分集納社會意見,適時進行必要調整。
因此,給網約車細則留出修改的“視窗”是必要的,而且這個“視窗”應該使網約車各利益相關方都能夠感受到清風的吹動。
滴滴迴應:車費將翻倍
對以上草案,滴滴隨即釋出了迴應,表示地方政府對網約車軸距(≥2700mm)、排量(≥1750毫升,≥1.8T或2.0L)、車輛准入年限(≤兩年新車)以及網約車駕駛員必須有當地戶籍的規定,無形中抬高了門檻准入標準,是變相的數量管控。這些措施將會造成車輛供給驟減、司機大幅減少、網約車車費翻倍以及出行效率大幅降低等後果。
滴滴還在迴應中表示,懇請各地政府在制定細則的過程中,能夠聽取行業和公眾的意見,讓群眾有改革的獲得感,享受到技術進步帶來的福祉,讓百姓擁有一個更便捷、高效、暢通的出行環境。
今天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公佈了網約車經營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引發全社會高度關注,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數億網約車使用者和千萬網約車司機。滴滴有幾點意見想與有關部門商榷,也希望與社會各界一同探討。
1、地方政府對網約車軸距(≥2700mm)、排量(≥1750毫升,≥1.8T或2.0L)、車輛准入年限(≤兩年新車)以及網約車駕駛員必須有當地戶籍的規定,無形中抬高了門檻准入標準,是變相的數量管控。這是將交通部提出的“高品質服務、差異化經營”,簡單理解為設定更高車輛、司機門檻,將導致只有遠超巡遊計程車的中高階車輛才能從事網約車。此舉將導致:
(1)車輛供給驟減。以上海為例,據滴滴平臺統計,目前從事網約車的車輛符合新軸距要求的,不足1/5;
(2)司機大幅減少。如上海已啟用的41萬餘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司機具有上海本地戶籍;
(3)網約車車費翻倍。網約車定價之所以相對實惠,主要是因為社會共享車輛本身的平民性,要求用Passat、奧迪a4L等以上的車型提供網約車服務必然提高運營成本,或將抬高網約車費到當地計程車價格的兩倍或以上;
(4)出行效率大幅降低。粗略估算,等待時長將從目前平均5分鐘延長到15分鐘以上,同時因為供不應求,可能會再現司機挑乘客的情況。
顯然,地方細則對戶籍和車輛的嚴格限制將使得絕大多數滴滴平臺上目前服務老百姓的車輛和司機被迫退出,無法繼續為各地市民提供便利、實惠的移動出行服務。老百姓亦將重新面對痛恨已久的“打車難”、打車貴的舊況。而高排量的車輛准入也將增加城市環境壓力。
2、過去4年來,滴滴一直致力於擴大平臺就業,並幫助全國各地推進去產能再就業。僅在上海市,過去一年滴滴平臺就給網約車司機創造了超過33億人民幣的收入。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對車輛、司機門檻的規定,恐怕會一舉抹殺滴滴過去4年為地方就業做出的大半努力,會讓司機群體收入減少70%以上。
數百萬網約車司機師傅或將失去目前的工作機會與收入,這也意味著數百萬的家庭將失去重要的收入來源。大量的網約車司機將面對失業打擊,成為社會閒散人員,重新尋找工作,或將造成群體性危機和社會不穩定因素。而大量響應李克強總理“分享經濟”從事網約車的兼職車主,也將被迫退出這個行業,剛剛在中國落地發芽的分享經濟也將受到重創。
滴滴懇請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能給予非本地戶籍與本地戶籍市民同等的從業權利,莫讓民眾對創業創新失去信心和熱情。
3、國家7部委頒佈的網約車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網約車的合法身份和價值,鼓舞了中國網際網路移動出行行業發展,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政府革新的決心與創新的力量。而社會各界更是對其各地的落地拭目以待。
網約車和移動出行是新生事物,新業態需要良好的發展環境與市場。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總理也指出,分享經濟是拉動增長的新路子。作為移動出行行業的發展建設者,滴滴非常理解地方政府接納新經濟需要一個過程。滴滴將嚴於律己,不斷透過管理和技術升級、大資料計算,合理地匹配供需,提升服務質量,為使用者提供品質高、價格優的出行服務,並幫助推動地方改革創新,成為增強新經濟新動能的發展動力。同時,滴滴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夠為新業態和分享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正如交通部副部長劉小明所說:“這次改革我們根本的目的是人民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方便不方便,這是我們評價的標準。” 最後,滴滴再次懇請各地政府在制定細則的過程中,能夠聽取行業和公眾的意見,讓群眾有改革的獲得感,享受到技術進步帶來的福祉,讓百姓擁有一個更便捷、高效、暢通的出行環境。
回覆列表
最最重要的一點我覺得是京滬交通主管部門從來就壓根就不想網約車的蓬勃發展。這裡先不考慮網約車如果多如牛毛對城市究竟利弊,但起碼政府的意見是順從民意開個小口但總量一定要可控而且價格一定要不便宜。
我想政府肯定有辦法拿到大資料知道幹這行的本地人有多少,想網上調侃的,京滬戶口還有輛不錯的車,遇到就趕緊嫁了吧,人數一定非常有限,因此總量控制了。而且這些人基本上就是紮根在這座城市的人,面對高昂的生存壓力,拿個破車每月賺兩三千肯定養不活自己,所以只能走高階路線,從而政府又把車的檔次控制了。
其實嘛,在網約車瘋狂增長的日子,自己也看到網約車的很多弊病,也覺得應該有所管理控制,但出這種招數,我也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