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方俏

    溺愛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由於長期被父母的溺愛所包圍,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自利。也許有人會說,這個社會就應該自私一點,這樣才不會吃虧,實在是大錯特錯,自私也許能謀一時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業必定遲早會失敗,感情生活也一樣,所以孩子可以學習不夠好,或者不夠聰明,但絕對不能過於自私自利,否則將來後果難以設想。

    1、孩子性格驕橫乖張。

    孩子被寵溺直接的後果就是驕橫,由於父母一切讓步,也滿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無理要求,其骨子裡就養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聽他的,敢於騎在父母頭上說話做事,不懂得讓步,不懂得寬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驕橫目中無人,行為乖張專橫。

    2、孩子做事懶散無紀律。

    在父母的眼裡,他就是老大,誰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辦,什麼事也不想做,日益變得懶散,偶爾做一點事也是丟三拉四,更沒有紀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紀律,他可以不聽別人的,別人卻必須聽他的,將來在社會上勢必難於立足。

    3、孩子不懂禮節目無長輩。

    由於父母的過度寵溺,對於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和不禮貌行為也沒有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禮貌,目無長輩,口無遮攔,更沒有基本的做人禮節,因為他壓根兒不知道禮節禮貌為何物。

    4、孩子懦弱不能經受困難。

    長期生活在父母的呵護寵溺下,從小不知道什麼是困難,因為一切有父母代為解決,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手足無措,性格變得懦弱,根本無法行大器,成不了大事業,經受不了任何一點小小的困難,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旦開溫室就必然被暴風雨摧毀。

    5、孩子人際關係障礙。

    由於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行事專橫無紀律,目中無人,自然無法與人和諧相處,與他人的交流也變得障礙,人際關係是一種互動和互利的交流,而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總以為自已是皇帝老大,不肯委屈自已,不肯為人著想,總站在不平等的角度來行事,自然沒人願意和他交往,其人際關係必然一塌糊塗,必然成了孤家寡人,學習就業以及愛情婚姻可能都變得困難。

    6、孩子健康狀況不良。

    孩子被寵溺過度一個最直接的後果也許就是對孩子身體的損害,要麼過於挑食,營養不良,要麼就是任性暴飲暴食,過於肥胖,兩者都是健康的大敵;由於懶惰,更不會去鍛鍊身體,於是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從小就落下病根子,對今後一輩子的身體狀況都會有影響。時代、文化和隔代撫養加劇了溺愛廣州白雲心理醫院的諮詢師榮偉玲說,至少有三個原因促發了溺愛在中國的流行:時代背景、文化背景和隔代撫養。

    想要糾正對孩子的溺愛,不如就試試以下方法吧。

    1、平等對待

    不要讓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為中心"的意識,不讓孩子產生特殊優越感。家長應從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裡來了小朋友,應教育孩子把玩家給大家一起玩;吃東西要讓孩子養成分份的習慣。長期堅持,就會使孩子養成與別人平等相處的習慣。

    2、不要輕易滿足要求

    當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時,不能輕易滿足。孩子撒嬌要家長買玩具,家長不能爽快答應,反而可以跟他提條件,例如一個月內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應買給他。讓孩子學會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3、避免隔代溺愛

    很多家長忙於工作,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顧。然而很多父母覺得爺爺奶奶輩的教育跟不上形式,但是又不好過多指責。家長應該首先和老人溝通好,遇到孩子做錯事時,老人可以到別的房間去或者藉故出去,讓家長單獨來解決。剛開始,可能孩子會繼續哭鬧、扔東西,當發現無人理他時,孩子就會有些恐慌,哭鬧就會減弱,最後可能會主動找家長承認錯誤。

    4、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孩子長到兩三歲就有了強烈的我自己乾的要求,家長就因勢利導從培養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比如,幼兒期的自理能力培養是獨立性培養的主要內容,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服,穿脫鞋襪,自己如廁,自己收拾玩具,吃東西前後或便後自己洗手等。

  • 2 # 魚骨頭67

    家長溺愛孩子對孩子的性格有很多不良的影響。第一,容易造成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第二,孩子獨立性比較差,自主能力比較差,第三,動手能力特別差這是由於家裡任何事情都是父母包辦的造成的,第四,受挫能力比較差,這些孩子在家裡一般都是眾星捧月受不得一點挫折。

  • 3 # 繁華消盡

    家長溺愛孩子,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平時也不加以教育,這種狀態下對孩子性格的培養只會起到不良的影響。這些不良影響包括培養出一個驕橫跋扈、自私自利的孩子,他們不會懂得感恩,遇到事情只會推卸責任。這類孩子性格往往都比較暴躁,一不如意就很可能對身邊的人進行攻擊,所以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理性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切莫因為溺愛而害了孩子。

  • 4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家長過分寵溺孩子,會讓孩子恃寵生驕,目中無人。這絕對不是聳人聽聞,這種例項比比皆是。“小皇帝”和“小公主”就是從溺愛裡衍生出來的,不是嗎?家長一味代勞,還會讓孩子喪失獨立自主的能力,動手能力差,不懂得思考和反思。這些統統都不是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的因素,所以,溺愛孩子的家長真的應該想想如何改善目前的狀況了。

  • 5 # 蓮的心語

    家長的溺愛,對孩子的性格培養有很多不利的影響。

    首先,容易養成孩子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思想。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孩子的一切願望都輕易的滿足,事事處處都為孩子設想的特別周到,有好吃的,都給孩子有好用的也都給孩子留著,讓孩子以為生活是如此的輕易和美好,似乎全世界都會圍著她轉,所以任何時候他也習慣於滿足自己,根本就不知道還應該考慮到別人。

    其次,家長過於溺愛,容易培養出白眼狼。家長一味的溺愛,讓孩子習慣了家長的付出,根本就不會去理解家長為自己付出了哪些辛苦,自己是否也應該感恩,應該也努力為父母付出一點什麼,這些在他的腦海中是不存在的。而且,如果他習慣了父母一味百依百順的溺愛之後,父母稍有不能滿足他的地方,他就會大為不滿,甚至會大發脾氣。現在,網上不是時不時就有因為父母實在不能滿足孩子的某種慾望,孩子就對父母惡言相向,甚至還有殺父弒母的極端案例嗎?這些,難保不是父母平時過於溺愛的苦果。

    第三,愛子如殺子,嬌縱養廢物!說的就是過度的溺愛會讓孩子一事無成。見過一些報道,孩子都上大學了,連自理能力都沒有,還需要父母定期為他打理個人衛生。這種孩子工作後也是拈輕怕重,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最後可能滿腹牢騷,回家繼續啃老。也曾經見到過一個剛剛畢業的男孩子,隻身在外卻懂得掛念在家的母親。時常打電話叮囑父親多做些家務,因為母親身體欠佳。對待自己的工作也一絲不苟,謙虛謹慎。為人處事面面俱到,遊刃有餘。兩廂對比,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和正確教養的孩子高下立現!

    網上現在流傳一句話:“中國現階段的父母正用付出毀滅著下一代”!這無疑為溺愛者敲響了警鐘。父母總是要離開孩子的!如果父母不能養孩子一輩子,為什麼要那樣溺愛嬌縱?為什麼不努力培養孩子自立於社會的能力?從眾多的例子中,希望大家能得到一些警示!

  • 6 # 陽光味道正面管教

    當家長用溺愛的方式教養孩子的時候,會讓孩子覺得:他們是世界的中心,他們擁有所有的權利。溺愛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被動反應的,這意味著孩子有問題發生的時候才會做出及時的反應。他們會為孩子把事情辦砸感到難過,但不願意放手讓孩子從自身的行為中去學習,也不願意給孩子大量的機會去培養他,知道“我能行”“我可以行”。這樣的孩子只知道:我想怎麼做,就可以怎麼做。

  • 7 # 聽說吧心理諮詢

    19歲的男孩子琪因為不願上學,想退學,且對父母姥姥莫不關心,這種情況既讓父母很焦慮,也很難受,覺得自己多年來為孩子辛苦付出,孩子竟然成了這樣子。於是,子琪被爸爸送來做心理諮詢,媽媽因為不放心孩子,也一同陪伴過來。

      在諮詢中瞭解到:

      子琪(男)的爸爸是大學教師,媽媽是一名護士,兩個人以前曾經在江西下鄉,吃過很多苦,結婚後懷的第一個孩子也不幸小產。經過兩年多的調理,媽媽才懷上子琪。有了子琪後,他們發誓不讓兒子重複自己的苦難,一定要儘自己的最大努力讓孩子幸福。因此,不管兒子有什麼要求,他們都盡力滿足。

      子琪小時候身體不好,因此在家人眼中,嬌是應當的。媽媽自從懷孕後就不再工作了,全心全意在家照顧孩子,姥姥姥爺也從老家趕來廣州幫助女兒照顧小孩兒。

      這是個男孩子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還不會自己洗澡,每天讓媽媽或姥姥給他洗。每晚他吃了喝了躺在床上,享受媽媽的按摩,媽媽覺得孩子上學太累了,打球也累人!出門時累了爸爸得把他背在肩上,子琪大了後,做爸爸的不想再這樣做了,媽媽姥姥姥爺會立即站在孩子這邊,對他說“你就背一下吧”。

      因為夫妻關係不好,孩子出生後媽媽就把全部感情投入到兒子身上,對丈夫很忽視。孩子出生後夫妻便分房睡,媽媽與孩子睡一張床(直到現在)。媽媽覺得這樣可隨時照顧孩子,免得孩子夜裡蹬被子感冒了。媽媽叫他不叫名字,而是叫“寶貝”,也一直叫到現在。

      在飲食方面媽媽姥姥也是極其用心,做菜都是按孩子的心意來,既要注重營養,又要注意口感,每天想盡法子給孩子做好吃的,總是把好菜都放到他面前,孩子吃飯時常常只吃菜,不怎麼吃飯,每天都剩半碗飯,吃完飯,筷子一扔,就去玩了。

      這孩子在家裡是“皇上”,習慣了大家都圍著他轉,為他服務,但到外面其他小朋友可不買“皇上”的賬,遊戲啊打球啊不肯讓他,因此他常常很惱怒,回來就把氣撒在媽媽身上,不是大喊大叫,大哭大鬧,就是拳打腳踢。(媽媽覺得這沒什麼,孩子小,又沒打疼,撒完氣孩子高興就行。)

      爸爸畢竟說做教育的,有時候也會管管孩子,但一說孩子的不是,媽媽姥姥立馬站在孩子那邊指責爸爸對孩子不疼愛,忙於工作不顧家,甚至臉上心裡都是“看不慣就別回來!”

      爸爸很是可憐,一個人掙錢養這麼大一家子,還不落好,心情鬱悶就經常下班後跟領導同事喝酒應酬。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因為爸爸經常管他,這父子倆的關係慢慢得水火不容,去年18歲時因和爸爸吵了一架,他堅決要求媽媽和爸爸離婚,“你要他,還是要我。要他,我就離開這個家;要我,你就跟他離婚。反正他也不是我爸。”媽媽只得和聲細語安慰他,才平息了他的怒火。但他對爸爸的仇視一直在。

      吵架的原因是子琪高中暑假後既不學習,也不出去找同學玩,一直在家玩電腦。爸爸就說了他幾句,說他“像個大爺”,學習不好還不上進,自己為他操了那麼多心,他全不感激。(雖然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但子琪從小就不愛學習,成績將就及格。但父母為了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一直是出錢出力,找關係,上了全區最好的初中,沒考上重點高中時又花了近三萬上了省重點高中。考大學時沒考上又不願意復讀,就出錢讀了一個二本大學。)

      媽媽聽說爭吵的原委之後,覺得老公不但不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還這樣說孩子,打擊孩子的自信。夫妻倆為此吵了一架。

      這件事情被大舅知道了,大舅作為局外人,覺得這個孩子太不像話了,太任性了,就像之前一樣每每“進諫”,且語重心長,推心置腹的,無非是“你們這樣嬌慣他,將來出去了怎麼辦啊?”“這麼大了還跟媽睡,傳出去人家不笑?”“他這麼小就這樣對他爸,將來怎麼辦啊?”“將來他自己怎麼獨立生活?” 姥姥的臉垮得老長,嫌他多事兒,子琪媽媽心裡也暗怨大哥多事。

      這孩子從來不叫家裡任何人,親戚親暱的喊他,他就給人一個白眼。姥姥把孩子看得像心尖子,但姥姥病了,子琪連問也不問一聲,也不去看望。要是媽媽去照顧姥姥而沒時間給他做飯,他就很惱怒。媽媽也很納悶“這孩子怎麼就沒心沒肺呢?”

      這不,麻煩事情又來了,子琪去大學上了兩個星期就不想去了,說覺得沒意思,學不到東西,沒有未來,不想浪費時間;而且同學也不好,住宿舍難受。媽媽姥姥只好又勸又哄,甚至媽媽在外面租了房子陪他讀書。

      但上了一年,現在孩子又不願意去上學了,想要退學。這讓爸爸很難接受,送孩子過來做心理諮詢。

      廣州青少年心理諮詢解讀:

      在放縱型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經常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因為放縱型的溺愛,他們從小就習慣了讓其他人圍繞著自己轉,讓他們心中只有自己,難以理解和考慮他人的感受,表現出現就是不尊重父母,輕視別人,無視法律和倫理道德,只想肆意而為。

      在放縱型溺愛中,父母自願做孩子的“自我的延伸”,他們是孩子的手和腳,心甘情願地去接受孩子的指揮,去滿足孩子的一切慾望。在放縱型溺愛的家庭中,孩子是一家之主,而父母卻要惟命是從。

      上學時感到學業吃力,成績不佳或放棄學習;工作時更感到迷茫和無力,不工作、啃老也是很常見的情況。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父母或許會很吃驚,覺得自己多年來為孩子辛苦付出,孩子竟然成了這樣,一時會難以接受。

      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放縱型溺愛,讓孩子習慣了別人替他解決問題,但學習、工作是一個人的事情,是需要自己努力的事情,別人怎樣努力都不能替他掌握知識、提高工作能力。因此,一旦在這些需要努力的地方受挫,他就容易退縮回去,依賴父母或配偶。

      而且,他們習慣了願望立即得到滿足,他們沒有學會:願望的滿足需要時間,而且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我要,我立即要”成了他們的習慣,因此表現得比較任性。而這種無法延遲滿足的心理也導致他們容易沉溺於電子遊戲,或容易被社會上“投機取巧”的人蠱惑。

      在放縱型溺愛中長大的孩子,表面上看很強大,父母家人都無法與他抗衡,管不了他,老師學校也教育不了他。

      但實際上他們內心卻是依賴的、自卑的,因為他們從未獨立過,因此必須和其他人粘著,必須透過其他人對自己的在乎才能感到自己有價值。

      因為從未獨立過,自然也就沒有獨立的能力,長大後他們會發現一旦離開親人自己什麼都不是,會出現嚴重的自卑心理。但他們自大慣了,不能接受這種自卑,所以會把自卑轉嫁別人身上,並變本加厲得傷害別人。

      當然,也因為溺愛讓他們養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這導致他們缺乏同情心,即使對家人也缺乏關心和尊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植物神經紊亂的調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