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根本沒有月子病

    正規的醫學教材和研究文獻裡,是找不到所謂月子病的說法的,所以,我也只能到網上查一下。月子病大概的意思是:如果你不按照傳統要求的方法坐月子,就會在月子裡沾染上某些疾病,這些疾病將會非常頑固,無論如何都是治不好的,會跟你一輩子。唯一有效的治癒方法,就是再生一個孩子,然後按照要求坐月子。

    這樣的月子病,我看更像是一種威脅,一種詛咒——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染上疾病,月子裡當然也不例外。但是,非得說月子裡的病是治不好的,要跟一輩子,這樣的說法不是詛咒是什麼?

    所謂月子病都不是病

    說完月子病的特徵,我們再看看主要表現。其實,傳統所謂月子病,更像是很多種症狀的總稱,算不上一種病。

    下面我們就來舉例看看:

    1. 腰痠腿疼

    腰痠腿疼可能是最常見的月子病了。有說法稱,月子裡不能亂動、不能累著、不能洗澡,否則以後陰天下雨就要腰腿疼痛。實際上,腰痛是孕產期一種常見症狀,尤其在孕晚期和產褥期比較明顯:

    腰疼:子宮增大,身體重心會前移,同時孕產期激素的變化,會使骶髂關節、骶尾關節以及恥骨聯合活動度增加,所以很多人會有腰部不適。

    腿疼:在產程中,胎頭在盆腔內下降,腰骶部神經叢受壓會放射至單腿或雙腿,出現比較明顯的神經痛或痙攣性疼痛。這樣的腰腿疼痛會持續到產後,有的還有肌肉麻痺。

    上面這段解釋看不明白不要緊,你只要知道,這些其實都是孕產期運動系統正常的變化,這種不適並不是疾病。

    很多女性總覺得過了產褥期還是會有腰痠腿疼的現象,這跟有沒有遵守「月子禁忌」沒有關係。新媽媽要照料孩子,比孕期的勞動量大很多,再加上不注意姿勢,很容易損傷腰部,就跟經常乾重活的人容易腰不好一樣。

    這種情況,只要在孕期還有產後注意姿勢、保護腰部,就能得到很好的緩解。比如:

    蹲下撿東西,而不是彎腰去撿;久坐時拿個枕頭墊在腰部;準備一個高一點的尿布臺,避免總是彎腰換尿布。

    2. 手臂不適 孕期和產後的手臂不適也是一種生理變化:孕期增大的子宮帶動了脊柱前凸,使頸部前伸、肩胛骨下垂,可能會牽拉到尺神經和正中神經造成的,跟冷水洗手沒有關係。等到產褥期結束,運動、骨骼、內分泌、神經等等各大系統都恢復正常以後,這種不適感自然會消失,不會留下後遺症。有人說:我生完孩子好幾個月了還是手臂疼。這和坐月子沒關係。現在大多數新媽媽在產前缺少鍛鍊,手臂力量弱,產後要抱孩子、餵奶,對於手臂力量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所以很多人會出現手臂不適。

    3. 眼睛不適 還有種說法是,月子裡不能看手機電腦,有的說電視也不能看,否則會落下眼疾。我敢保證,這樣的禁忌肯定不會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因為他們都不知道手機電腦為何物。不管你是不是在月子裡,長期盯著發亮的螢幕看久了,都會有眼睛的不適感,這和坐月子沒有關係。如果真的會造成眼疾,是不是在月子裡,都一樣。

    月子病其實是心病

    月子病當然難治,因為這本身就是種心病。有人可能會說,你在這瞎扯半天沒什麼用處,我就是沒休息好、用冷水,落下了病根,陰天下雨就會胳膊疼。其實,這種切身體會很有可能是一種常見的直覺錯誤。並不是每次陰天下雨都會胳膊疼,但你更容易記住疼的時候。如果你恰好篤信月子禁忌,更容易聯想到一定是月子沒坐好,落下的病根。

    這樣的直覺錯誤其實有很多,比如想坐的公交車總不來,因為想坐的公交車馬上就來了這種事,實在是太舒適了,根本提不起記憶的興趣。

    生完孩子,人生還有數十年的路要走,這麼長的時間裡,總會有各種不舒服。不管是不是女人、生不生孩子、坐不坐月子,人都會生病。不能因為生過孩子,就把什麼不舒服都歸結到坐月子上去。

    臥床靜養就能治好嗎?

    當然不能。首先,最大的恢復因素是產褥期自身激素水平和各個器官的變化。當你的子宮逐漸縮小到孕前大小,激素水平逐漸恢復正常,造成不適的源頭消失之後,身體自然也就可以逐漸適應了。

    其次,由於女性產後血液處在高凝狀態,長期臥床容易形成下肢靜脈血栓,甚至引發肺栓塞、危及生命。所以,月子裡我們不但不建議絕對臥床,還鼓勵產婦下床活動。

    產褥恢復要科學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要你生完孩子就不休息了。產褥期恢復是每位產婦都應該注意的,比如:推薦母乳餵養;飲食均衡營養;注意個人清潔(尤其是會陰清潔);儘量多下床活動;保證充足睡眠;充分的心理調適。

    所以,應該科學坐月子,而不是遵照那些無事生非的禁忌。

    很多所謂月子病的症狀,其實是和懷孕生孩子這件事相關,就是說只要懷孕生過孩子了,很多都會出現這樣的症狀,但和是否遵照了那些禁忌關係不大。

    真正容易在產褥期和產後出現的疾病,比如產褥感染、乳房脹痛、乳腺炎等,也不是遵照了禁忌就可以避免的。而且,想避免這些疾病,嚴格遵守禁忌會適得其反。即使是發生了產褥疾病,也都可以透過醫學手段治療,並不會給長期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

    月子病完全沒有醫學上的依據,不必為月子病的說法給自己增加一道心理枷鎖。你要相信,醫學是用來幫助你,而不是來詛咒你的。

    科學坐月子

    傳統觀念坐月子有各種各樣的禁忌,其中有不少是坑孃的。但現在慢慢都開始講科學坐月子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產褥期。從字面意義理解,坐月子就是一個月的時間,而醫學上說的產褥期,有6周的時間,也就是42天。

    一、不能不通風

    傳統觀念認為,月子裡產婦身體比較弱,不僅不能吹風,最好還能捂得嚴嚴實實的。對於這種說法,產婦也是正常人啊!夏天產婦也會覺得熱啊!其實仔細想想就知道不能吹風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生孩子的時候醫院裡不也開著空調嗎?新聞曾報道,上海一產婦就是因為夏天堅決不通風不開空調,還捂在棉被裡,結果不幸中暑身亡了。

    正確做法:如果是夏天生產的新媽媽,應該穿寬鬆的短袖短褲或裙子,不要刻意捂著。注意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十分炎熱的時候,要使用風扇或空調。空調溫度調到26~27℃是比較適宜的室溫。

    二、不能不活動

    老一輩人覺得,產婦應該儘量臥床休息,簡單地從字面意義去理解坐月子,覺得就是應該坐。可事實上,產婦一直坐著不動是很危險的。為減少分娩時失血,產婦的身體會產生一些變化,讓體內的血液在生產前後處於高凝狀態。這種變化本來是身體自我保護的機制,但如長期臥床不活動,下肢很易形成血栓,這些血栓一旦隨血液移動到心肺部位,命都可能丟掉。這不,福州就曾有產婦因為久坐不動,險些因為肺栓塞喪命。

    正確做法:不要只是臥床靜養,適當活動有助於產婦身體恢復。只要感覺身體吃得消,應該儘量多出去走動走動。

    三、不能不洗頭洗澡

    坐月子怎麼能沾水呢!會落下病根的!很多新媽媽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可是,產後反而更應該注意個人衛生。月子裡,產婦要把懷孕時增加的血容量排出去,新陳代謝會比較旺盛,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多汗。這可不是什麼盜汗、虛汗,而是產後正常的生理現象,在醫學上我們把它叫做產後褥汗。要是不洗乾淨,渾身汗津津的,多難受啊!而且因為要排惡露,新媽媽們尤其要注意清洗會陰部位,每天用清水洗淨流出來的血跡,不然會增加產褥感染風險。另外,乳房也要注意清洗。乳房上有皮脂腺和大汗腺,加上給寶寶餵奶,各種水分、糖分、蛋白質、脂肪什麼的混在一起,如果不注意清潔,病菌很容易趁機侵入。有的新媽媽就因為不注意清洗,患上了乳腺炎。

    正確做法:順產的媽媽,住院的時候就可以淋浴了,醫護人員也會幫忙給傷口消毒,回家以後可以正常洗澡,不過不推薦盆浴。剖腹產的媽媽,可以用保鮮膜繃在肚子上,將傷口遮住,然後就能愉快地洗澡了。拆線後和普通洗澡就沒什麼兩樣了。

    四、不能不刷牙

    直到今天,坐月子不能刷牙這種說法還在荼毒著很多新媽媽。你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月不刷牙的結果:牙菌斑堆積,口氣熏天,牙齦紅腫發炎、出血、萎縮.......所以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月子期不僅應該刷牙,而且應該好好刷!尤其是如果這位女性平時刷牙就不是很認真,懷孕生子的過程中,因為雌孕激素的變化,更容易暴露出本來不明顯的問題,比如加重牙齦炎症。

    正確做法:不管是懷孕、坐月子、哺乳或生二胎,都請像平常那樣好好刷,仔細刷,認真刷。最理想的做法是早晚各刷一次,最好還能配合使用牙線。哦對了,不要去某寶上買什麼「月子牙刷」,之前我們已經請牙醫闢謠了,那個根本刷不乾淨!

    五、不能同房

    有些新媽媽也不知道怎麼說好,能忍著不洗澡忍著不刷牙,對同房的態度倒是沒什麼顧忌。好吧,或許在這個問題上也應該連帶著批評有些新爸爸。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身體都需要恢復,一般是大約 6 周左右。子宮頸閉合、產後出血停止、生產所致的裂傷及傷口縫合處的癒合都是需要時間的,這時候貿然同房,會增加感染的風險。當然啦,每個人的恢復情況不同,在自己的產科醫生認為合適之前,不要進行性生活。另外,新媽媽的心理狀況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有的媽媽產後數週便做好了恢復性生活的準備,有些卻需要數月甚至更久。這種時候,請新爸爸們多一些體諒,少一些責怪。

    正確做法:產後 6 周不要同房,至於具體何時可以恢復,要看新媽媽的身體及心理恢復情況,沒有確定的標準。哺乳期同房一樣得避孕!一樣得避孕!一樣得避孕!真的有媽媽以為沒恢復月經就一定不會排卵,結果還喂著奶就又懷上了。

    六、順產的產後護理

    每天應根據自身情況適當活動;順產常常伴有陰道撕裂或實施陰道側切,為了緩解傷口的疼痛,可以用冰袋隔著乾淨的衛生棉冷敷;為減少排尿時的刺痛,在排尿的同時用溫水沖洗外陰;排便時用乾淨的吸水墊緊緊按住傷口;保持傷口清潔,每次大小便後用洗瓶沖洗陰道口和肛門;坐下時要小心,坐在枕頭或圈枕上會更舒服一些;每天刷牙、保持身體清潔,有條件的要定期淋浴。

    七、剖腹產後的護理

    放輕鬆,儘可能地多休息,但每天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適量的活動有利於手術後恢復;把自己和嬰兒需要用的物品放在容易夠到的地方;最初的幾週中,不要搬或提比嬰兒還重的東西;注意站立和走路的姿勢;咳嗽、打噴嚏和大笑的時候用手捂住腹部傷口附近;需要的話可以服用布洛芬或撲熱息痛來止痛,這些藥物對哺乳期女性是安全的;喝足量的水(包括牛奶、湯等),多喝水一方面補充生產和哺乳失去的水分,另一方面又能防止便秘;注意多排尿以降低尿路感染的風險;每天刷牙,保持身體清潔,有條件的要定期淋浴。

    八、飲食

    產婦的飲食和我們平時提倡的健康飲食差別不大。產婦可以在此基礎上適當多吃一些魚類、瘦肉、牛奶和堅果,保證優質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的攝入;保證喝夠水;懷孕期間吃的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還要接著吃。民間所謂生冷辛辣的食物並不用忌口。不要喝酒(也不要吸菸),少喝咖啡和茶以及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可樂、可可、紅牛等),儘量避免甜點、快餐和含糖的軟飲料。

    九、居住和穿著

    有條件的話,室內溫度保持在 20-26°C,這是人體感覺舒服的溫度。使用空調、電扇,開窗換氣都是可以的;穿著以產婦感覺舒適為宜,不要刻意地多穿。嬰兒應該比成人多穿一層,但也不要穿得過多。

    十、電腦和手機

    產婦可以使用電腦和手機,它們的輻射都不足以造成傷害。普通人長時間看電腦和手機也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產婦容易疲勞更應該注意;但所謂月子裡不能用電腦或手機則毫無根據。

    總結

    很多傳統坐月子的方法,不僅沒有科學依據,而且可能對新媽媽造成傷害。有些新媽媽是因為家裡老人態度強硬,自己也是被逼無奈的。怎麼辦呢?在現實面前,我們可以這樣:沒什麼根據,也沒什麼害處的那些傳統,實在拗不過家裡人,應付一下至少能求個清淨;那些不僅沒好處,還可能傷害自己的,堅決不能照做。哎,一點點來吧。

    寶Bora到新世界單獨生存已經有 1 個月了,可能你會發覺他每天似乎只會吃奶,睡覺或排洩,但其實他全身各個器官的功能正在悄悄地從不成熟轉變到初建和鞏固,出現了更多的動作和反應。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1 個月寶寶的生長髮育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吧。 生長髮育的正常範圍 1 個月嬰兒正常身長、體重範圍 1 個月的嬰兒 身長 (CM) 體重(KG) 指標解讀男嬰 48.7~61.2 3.09~6.33 大部分嬰兒在這個階段都會開始快速地生長,平均每天體重會增加 20~30 g。

    1 個月時,身長與出生時相比,也會增加 4~5 cm。 女嬰 47.9~59.9 2.98~6.05 資料來自中國衛生部《中國 7 歲以下兒童生長髮育參照標準》檔案指南 身體特殊變化

    1. 寶寶脫髮 細心的媽媽可能會發現,寶寶出生時頭上細軟的頭髮很快開始脫落。在寶寶的小枕頭上還有帽子上都是寶寶的小頭髮,如果寶寶躺在床上經常摩擦腦後的部位,還有可能出現小塊的「枕禿」,但不用擔心,這個屬於正常的現象,寶寶脫落的是胎髮,過幾個月就會長出新的頭髮的。

    2. 面板青紫 很多新手爸媽發現寶寶的面板出現青紫,非常擔心孩子缺氧或出現了其他問題,急匆匆地帶孩子來看醫生。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虛驚一場,父母需要學會判斷哪些情況是正常的現象。

    ① 區域性面板青紫 孩子的手腳摸起來會比其他部位要冷。面板有時就會出現有的部位紅潤,有的部位青紫的現象。這是因為新生嬰兒面板和四肢末端內的血液迴圈功能尚不完善,遇冷會快速收縮導致的。這種區域性的青紫在保暖或活動後會很快恢復紅潤。孩子大一點後這種現象會自行消失。

    ② 全身面板青紫 在劇烈哭鬧或屏氣時,會出現全身的紫紺。這是由於 3 歲以內寶寶心肺功能發育還不完善導致的。如果只是暫時的、寶寶安靜後會自行消退的現象,爸媽就不必為之著急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在安靜的狀態下,全身發生持續的紫紺 ,要請醫生儘早進行檢查和處理。

    3. 臍帶的脫落 大部分嬰兒在出生 10~20 天左右會幹燥脫落。偶爾,在臍帶脫落後還會留有一點的小傷口,伴或不伴有少量的分泌物,這種情況下,只要保持這個部位的清潔和乾燥,兩週內會自然癒合。

    寶寶臍帶護理的小貼士:

    1. 在臍帶脫落前為寶寶洗澡時,要避免打溼臍部,可多采用擦浴或使用防水貼,不慎沾水應用幹棉籤擦乾,保持臍帶部位乾燥。

    2. 穿紙尿褲時,紙尿褲前段應置於肚臍部位以下,以避免肚臍受到摩擦、沾到尿液引起炎症,透氣的環境也有益於肚臍的癒合和脫落。

    3. 正常情況下臍帶在脫落前會有少量的液體分泌物,需要每天清潔。可以在洗澡後,用清潔的幹棉籤將臍部的水吸乾,沒有特殊的情況下,無需碘伏和酒精消毒。

    4. 媽媽們在給寶寶護理臍帶前要清潔雙手並擦乾,防止汙染寶寶的臍帶傷口。 1 個月嬰兒生長髮育評估工具 寶寶生長髮育的特點太多了,寶媽看的暈頭轉向怎麼辦? 下面小編就把我的私家秘籍傳授給你們——美國兒科學會制定的 1 個月嬰兒生長髮育評估量表。請仔細閱讀量表裡的每一條描述,如果 1 個月大的寶寶出現下列任一項發育遲緩的訊號,應該及時去看兒童生長髮育門診。

    1 個月嬰兒生長髮育量表

    1. 不會吸吮,吃奶速度很慢。

    2. 對劇烈的聲音沒有反應。

    3. 強光下不會眨眼。

    4. 視線不會關注眼前的物體,不會隨著眼前活動的物體移動。

    5. 四肢似乎非常軟弱無力。

    6. 四肢看起來很僵硬,並很少活動。

    7. 即使不是在哭泣或興奮的狀態下,下巴不停顫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量表雖然對評價 0~1 個月嬰兒生長髮育的狀態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但嬰兒發育涉及的現象眾多,此量表只能用於最基本發育狀態的評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0%的新媽媽不知道如何坐月子?你還在遵守“老規矩”坐月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