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三國實際上是一群門閥士族富二代們爭奪天下的故事,曹操是官二代,豪門貴族出身,而劉備就是一窮二代,誰跟他混?

  • 2 # 網言軍事

    套個現代的說法——由於“拼爹”不成功,劉備從出生就輸在起跑線上。插句題外話,“階層固化”不算啥新鮮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自古如此啊……

    曹操的家世背景不必贅述,總之就是權貴階層、官宦大族。靠著家族雄厚實力做硬後臺,曹操不到20歲就當上首都公安局北城分局局長(洛陽北部尉),之後他官運亨通,就算遭人嫉恨,也只能用“明升暗降”(但畢竟是升官了呀)的方式將他調離原崗位。

    結果就是等到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爆發後,曹操已經當上了掌管禁衛軍的高階武官騎都尉(秩比二千石,待遇、地位大致相當於歐美軍隊的准將)。而且像他這樣計程車族子弟,只要稍微立有功勳,朝廷的封官賞賜就會滾滾而來。

    曹操在潁川大破黃巾軍,馬上就被提拔為下轄10餘個縣的濟南相(相當於現在的地市級甚至廳級領導),之後又被任命為東郡太守(管轄數十座城池,行政區橫跨今河南東北部和山東西部),一躍而成為封疆大吏。而這時候的曹操,不過是30歲出頭的年輕人。

    反觀劉備,因家道中落,背景不硬,直到23歲才靠著鎮壓黃巾軍混上個縣尉(縣公安局長),而且不久便遭開除(所以才有了他和關羽、張飛痛扁督郵的典故)。再之後,劉備換了好幾個東家,也沒少立功,可就是升遷緩慢,30歲才當上縣令。

    等到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之際,兩人發跡無論速度還是路徑更顯出差距——曹操可依託家族力量“散家財,合義兵”組建一支私人武裝,即便初期失利後也可得到同為世家大族的袁紹支援,從而很快東山再起,奪取東郡作為自己的根據地,而後又大破黃巾軍,收降百萬軍民,組建了精銳的“青州兵”。這時候是192年。

    而劉備呢?192年他剛剛當上平原國相,手下最多也就有個1萬來人,而且也不知道他怎麼混的,到194年“自有兵”居然只剩下千餘人,外帶少量幽州雜胡騎兵和數千饑民充當炮灰,更重要的在於此時劉備仍然沒有穩固的根據地,基本上屬於“流竄”狀態。

    當然,也不能說後起之秀就不能成為異軍突起的黑馬,但問題在於,曹操的個人能力之強,的確遠非劉備所能比肩。無論選拔人才、指揮大兵團作戰、外交權謀還是治國理政,曹操都很有一套,不說別的,單就劉備麾下人才匱乏這一條,就足以看出當時人心所向(那些軍政英才誰也不是傻瓜啊)。

    另外,曹操由於實力擴張比較迅速,很快就進入了一個相對良性迴圈、正向發展的狀態,說白了就是本錢越來越足,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強。

    而劉備由於前期發展太慢、太曲折,導致自己錯過了快速膨脹的“戰略機遇期”(具體來講就是黃巾之亂期間),等到他總算攢了點本錢的時候,天下膏腴之地已基本被各路諸侯瓜分殆盡,導致他所處的環境始終比較險惡。

    另外,雖然劉備是個有一定實力的小軍閥,但他短暫控制的徐州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四戰之地”——北面有袁紹,西邊有曹操、呂布,南邊有袁術,都堪稱勁敵。假如他當時能像公孫瓚、馬騰、劉璋、張魯那樣偏居一隅的話,都有可能得到些許喘息之際來積蓄力量。

    不過,也正是因為身處“逐鹿中原”的核心戰場,劉備才有可能被各地方實力派所拉攏,也才得以在夾縫中頑強生存下來,最終借勢而起,成就三分天下的功業。從這一點來看,劉備這匹黑馬也算夠意思了。元芳,你怎麼看?

  • 3 # 潯陽鹹魚

    說一句老話: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曹操和劉備從來可不是靠什麼鎮壓黃巾軍起家,三國曆史可不是光榮遊戲《三國志》系列表現的那樣:

    (選擇第一劇本)公元184年《黃巾之亂》,曹操在洛陽,劉備在幽州,然後打黃巾,打到190年,觸發劇情,關東反董。。。

    在歷史上,曹操和劉備有了發展基礎,是在初平元年(190)關東反董之時,兩人均參與了討董聯軍,曹操是在兗州陳留郡,上級應該是陳留太守張邈,劉備是在青州高唐,追隨的是青州刺史焦和。

    曹操、劉備與黃巾軍的聯絡

    要說他們和黃巾軍有什麼聯絡,那也要看當時的局勢。初平元年,全國鬧的最兇的黃巾大概是司隸一帶的白波黃巾、活動在青徐兩州的青徐黃巾、豫州也有一波汝南黃巾。

    白波黃巾在董卓掌權之初,與朝廷(董卓)交戰過,並取勝,後來白波黃巾大概還是接受了朝廷招安,例如白波渠帥楊奉歸了李傕。

    青徐黃巾中的徐州黃巾,先是被徐州刺史陶謙擊退,然後與青州黃巾合流,趁焦和欲投討董聯軍時起事,由於焦和的能力實在太差,這股黃巾一下子發展起來(焦和病死後,劉備因此投了公孫瓚)。

    後來他們想去冀州與黑山軍會師,結果在途中先後被泰山郡太守應劭、幽州公孫瓚擊敗,於是他們放棄北上,又輾轉南下兗州,成功攻殺兗州刺史劉岱等人,直接引發兗州官員迎曹操進駐兗州,最終曹操將這股黃巾趕出兗州,並收編了“青州兵”。

    這股黃巾並未完全絕跡,史書上最後一支黃巾軍的記載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徐和、司馬俱起兵作亂,攻殺(青州)濟南王劉贇。曹操令典軍校尉夏侯淵督泰山(太守呂虔)、齊、平原三郡、威虜將軍臧霸四路兵馬討平之。

    豫州的汝南黃巾也算是一股存活時間很長的軍事力量,早在討董之際,孫堅領豫州之時,他也有討伐黃巾的記載,應該就是對抗這股勢力。建安元年,曹操與呂布爭奪兗州得勝後,為了迎接皇帝劉協,又揮軍西進,剿滅汝南黃巾,為日後遷都許縣奠定了地理基礎。這股黃巾在戰敗後是選擇投降曹操,在官渡之時,又響應劉備的反曹計劃而背叛曹操,最終被曹仁剿滅。

    曹操的個人發展

    上述話題說完,大家應該知道,曹、劉二人可不是靠打黃巾起家的,他們可是靠著關東反董之際,地方與中央割據對抗之時,發展了自己的軍事實力,從而成為改寫漢末歷史走向的重要人物。

    曹操與黃巾軍有交集,有戰有和,但不是曹操成就功業的主要因素。

    黃巾軍在戰敗後投降曹操,大多也不是真心,例如青州兵多次趁著曹操不利時鬧事(曹操在宛城戰敗之時,青州兵竟然趁機打劫曹操的其他士兵,甚至曹操病逝時,他們又鬧散夥風波),汝南黃巾亦是如此,在官渡之時,還選擇加入劉備的隊伍,在曹操背後捅刀子。

    所以,就這些記載來看,曹操和劉備對黃巾軍的交集並不深。

    曹仁家裡有多有錢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曹仁在曹操創業之初,就能帶出一支隊伍來,可見他家也是有豐厚家底的。

    其他兄弟如曹劭、夏侯惇等雖然沒有明確記載很有錢,但都給予了曹操很大的幫助。

    在曹操發展的路上,曹操還先後仰仗袁紹的力量,在兗州站穩了腳跟,最後在建安元年迎漢廷都許後,才真正的走上了自我發展的道路。

    劉備的發展路線

    反觀劉備,他的“創業經歷”就非常曲折了。

    在青州被黃巾肆虐之時,劉備不過是個小小的縣級官員(丞、尉、令),他然後選擇了投奔當時勢力如日中天的公孫瓚,原因也有公孫瓚與自己是同門師兄的緣故。

    公孫瓚並未重用劉備,而是讓劉備跟隨田楷重返青州,協助其平定青州。初平四年(193),劉備隨田楷前往徐州協助陶謙對抗曹操後,選擇留下來,被陶謙表奏為豫州刺史,坐鎮小沛。陶謙死後,劉備被徐州官員迎為新任徐州牧。

    建安元年(196),被劉備收留的呂布趁劉備南下對抗袁術之時,奪了下邳,劉備前後夾擊,選擇投降,最後又被呂布所不容,乾脆投了許都(曹操)。

    後面的事簡單劃一下路線:討滅呂布→參與董承衣帶詔案→叛曹佔徐州→投奔冀州袁紹→汝南抗曹→投奔荊州劉表→赤壁之戰→經營荊州。

    也就是說,劉備在赤壁之戰後,趁著孫劉聯軍得勝,曹操勢力無法染指荊南,劉備說服孫權,獲得部分荊州之地,這才走上了穩定、發展之路。

    總而言之,曹操、劉備二人的創業路線,不是靠打黃巾起家的,如果非要說他們都與青州黃巾有關係,那也是曹操打贏了,劉備打輸了的緣故。(手動滑稽)

    這也不能證明曹操比劉備厲害,因為曹操和他幾個兄弟的家族都比劉備有錢啊!

    (張飛有錢那是演義梗。)

  • 4 # 秋山三國

    首先,曹操不是平亂起家,他爺爺父親都是官宦,主業是參政議政,但得罪的人很多,起起伏伏,平定黃巾之亂時當騎督尉帶兵只是副業。劉備第一桶金是在亂世裡給人押鏢,後來組織義軍參與平亂,獲小官,然後鞭打督郵辭了官,投奔公孫瓚。

    然後,兩人的起家正確來說是董卓入京之後。當時曹操舉兵反董卓,劉備跟著公孫瓚在幽州混跡,公孫瓚並未參與反董,而是在鞏固地盤。這段時間劉備順風順水,反而是曹操差點因為丹陽兵譁變而傾家蕩產。後來曹操投奔了袁紹,袁紹當時與公孫瓚是敵對。

    袁紹委任曹操東郡太守,公孫瓚委任劉備為平原相,同級。曹操被擁立兗州刺史,劉備因救援徐州而被陶謙委任豫州刺史,陶謙死後劉備被擁立徐州刺史。

    兩人發展速度的分水嶺是迎天子。劉備當時與呂布爭徐州,袁紹與公孫瓚鬥河北,袁術劉表在荊州揚州交惡,因此曹操得天獨厚。曹操奉天子討不臣,迅速擴張。但是最根本的還是靠自己擊敗了無敵河北的袁紹,奠定統一中原及北方的基礎。

    劉備呢?反覆跳槽,各種創業失敗。如果說困難重重,那這段時期他唯一且是最大的困難就是曹操。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應該非常適合當時劉備的心境。

    總結一下。

    曹操和劉備都是靠關係起家的,一個抱袁紹,一個抱公孫瓚。

    曹操比劉備機運好一些,但並不代表他是順風順水,也是多次面臨險境,拼命得活。

    劉備呢,的確有能力,但是並不代表給他曹操一樣的機遇他就能做的比曹操好,甚至差不多。試想,你讓劉備打官渡之戰試試?

  • 5 # 亭殿閣

    《三國演義》最開始講的就是黃巾起義爆發,朝廷招募義兵討伐黃巾賊寇,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立志匡扶漢室,遂結義於桃園,招募鄉勇投靠校尉鄒靖討伐黃巾軍。演義用了大量篇幅,對劉備討伐黃巾軍的過程大書特書,劉備剛剛加入軍旅不久,黃巾賊將陳遠志就率軍5萬進攻涿郡,劉備遂率軍500迎敵,三兄弟首戰,張飛便斬殺賊副將鄧茂,關羽則接著斬殺賊主將陳遠志,接著青州太守龔景遭到黃巾軍圍困,劉備又進軍青州嗎,設計擊敗黃巾賊,解了青州之圍,後劉備又擊敗張角,救下被張角圍困的董卓,張飛又陣斬張寶副將高升,劉備擊破張寶,張弓搭箭,射傷張寶。然後劉備又率軍大破黃巾餘黨趙弘、韓忠、孫仲,又獻計朱儁奪取宛城,如此種種。據統計劉備立下的功勞達到八件以上,與黃巾三賊首的張角與張寶交戰也都取得勝利,可謂戰績斐然。

    劉備如此戰績,朝廷論功行賞,卻僅僅任命他為小小的安喜縣令,也未免太屈才了,這不得不讓人產生疑惑,劉備真的戰績斐然麼?實際上關於劉備討伐黃巾軍的經歷,惜墨如金的《三國志》根本沒有記載劉備具體的戰績,只不過是用了簡短的一句話概括:

    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到底是劉備並沒有演義吹噓的戰績,還是劉備受到奸人排擠呢?多年以後,袁術寫給呂布的一封密信,讓我們看到了真相。

    徐州牧陶謙死後,徐州別駕麋竺攜徐州官民擁立劉備為徐州之主,劉備起初不願意,但是他的好友陳登和孔融都勸說他,劉備遂領徐州。早已覬覦徐州的袁術得知陶謙身死,乘著劉備在徐州立足未穩,率軍進攻徐州,劉備率軍迎攻擊,兩軍相持於盱眙、淮陰一帶。不久以後,呂布被曹操擊敗,走投無路的他率眾投奔劉備,儘管呂布有“三姓家奴”的惡名,但是仁義的劉備不忍心拒絕呂布,還是接納了他,並且讓他率軍駐紮在小沛。

    為了策反呂布,袁術在寫給呂布的信中提到:我自從出生到現在,都沒聽說過這天下有個叫做劉備的人。

    呂布心想,自己當初好歹也是叱吒風雲的一方諸侯,如今卻寄人籬下,要聽從於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劉備,的確不應該呀!當初丁原對呂布不可謂不厚愛,可是呂布依舊不顧丁原的知遇之恩,為董卓賄賂,將丁原殺死,認董卓為義父以後,又為了一個小小侍女與董卓產生嫌疑,最終受到王允鼓動誅殺董卓,如今受到袁術刺激,呂布再次展現了他的白眼狼屬性。呂布手下謀士陳宮,也主張乘著劉備主力在與袁紹相持,襲取徐州,於是在劉備與袁術交戰之時,呂布卻突襲下邳城,下邳失守,張飛敗逃。劉備部得知下邳淪陷,軍心大亂,被袁術大敗,劉備無奈,只得請求投降呂布,呂布準備車馬迎接劉備,讓他駐守小沛,又表劉備為豫州刺史,自封徐州牧。

    我們且不說呂布是如何的恩將仇報,只分析袁術鼓動呂布反叛那句話,袁術說他都沒聽說過劉備,呂布也表示認可,證明劉備當時還真的很不出名,這時候已經是公元195年了,而劉備參與討伐黃巾起義軍,是在公元184年,也就是說,從劉備投身軍旅生涯,到劉備擔任徐州牧,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一年。十一年後的劉備都沒什麼名氣,十一年前討伐黃巾軍的劉備,又能有多少戰績呢?

    參考文獻:

    《三國志》

    《後漢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食物有助於肝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