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
2 # 王先生127751190
腸炎分為急性腸炎和慢性腸炎兩種,急性腸炎治療不當就會變為慢性腸炎,腸炎一般都是吃了不衛生的食物造成的,臨床表現為,腹痛,暴瀉如水,頭昏 胸悶,納差食少,口渴不欲飲,小便少等症狀,嚴重的病人建議去醫院就醫,對症狀比較輕的病人可以探取中西醫結合來治療,可以內服抗生素,如土黴素,慶大黴素,或者阿莫西林等。中藥治療可以服用,復可安,霍香正氣丸,保濟丸等都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病因
胃酸因素(25%):
炎症開始時酸度正常,以後由於炎症進展干擾了十二指腸對胃液分泌的抑制過程,導致高酸產生而形成潰瘍。
炎症因素(23%):
十二指腸炎時表皮細胞因炎症破壞而喪失,但腺管部細胞增殖可以予以補償,當腺管細胞因衰竭而不能補償喪失時,可產生糜爛,繼之形成潰瘍。
其他疾病因素(30%):
特異性十二指腸炎多由克羅恩病,腸結核,寄生蟲(如鉤蟲,蘭氏賈第鞭毛蟲等)及真菌,嗜酸粒細胞性胃腸炎等累及十二指腸而引起特異性炎症。
發病機制
十二指腸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出血,腺體減少,絨毛萎縮;黏膜層及黏膜下層炎細胞,包括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浸潤,按其炎症程度和分佈,分為淺表性,間質性和萎縮性3種。
1.淺表性
此型最常見,約佔50%~80%,炎症僅限於絨毛,絨毛變短,呈圓鈍或畸形,上皮細胞常有退化現象,細胞趨於扁平,胞質出現空泡,核染色質稀疏或固縮,刷狀緣變薄至消失,絨毛間區充滿炎症細胞,黏膜肌層與十二指腸腺基本正常。
2.間質性
炎症細胞浸潤主要見於接近黏膜肌層的腸腺隱窩,有時涉及整個固有層,伴有淋巴濾泡增生。
3.萎縮性
黏膜變薄,絨毛顯示不同程度的萎縮,常有重度的上皮細胞退行性變,並見大片脫落,從而出現糜爛,有時見胃上皮化生;腸腺減少甚至消失,杯狀細胞,黏液細胞及嗜銀纖維增生,黏膜肌層斷裂,增生,肌纖維有退行性變;固有層有廣泛的炎性細胞浸潤,主要為淋巴細胞,漿細胞,並有淋巴濾泡增生。
治療
積極消除病因,忌菸酒,避免服用刺激性藥物,適當予以制酸劑及黏膜保護劑。
注意事項
1、避免精神緊張,保持心情舒暢,生活環境要相對穩定,對本病的恢復有積極作用。
2、注意保暖,避風寒,適當參加體育活動,增強抗病能力,促進病情恢復。
3、合理安排飲食,儘量少食多餐,細嚼慢嚥,定時定量;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及不易消化食物。
4、忌飲食無律無度。宜少吃多餐,避免飢餓痛,疼痛時可吃一兩塊蘇打餅乾。
5、忌冰凍和過熱飲食。飲食溫度適中,飲茶、湯不宜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