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東醉雪
-
2 # 鋒潮評測
小米智慧音箱“小愛同學”還是天貓精靈都暫時買不到,最好的亞馬遜Echo音箱恐怖的2萬技能點在國內未見得點的亮,谷歌智慧音箱Google Home很不錯,本來也是買不起的科技產品之一,但最近出了個紙質版,只要35美元就能抱回家。
電子零售商MicroCenter正在銷售一套由谷歌官方認證的AIY語音套件。消費者以35美元的低廉成本,就能打造一個自己的智慧對講機揚聲器。
當然,由於這是基於執行開源軟體的樹莓派板(RaspberryPiboard),亞馬遜的Alexa助手也能使用該套件。網上有許多教程,教你如何在任意一個裝置上使用AlexaAPI。就像AIY語音套件中所包含的雙麥克風陣列,一定能給任何支援語音的裝置帶來更好的效果。
這個紙板盒肯定不會像商店購買的裝置那樣給你帶來無縫體驗,但一旦你買了這個套件,你就擁有了它的硬體,並能夠隨意使用。
音箱本來就是可以DIY的物件,現在前衛且動手能力的強的使用者們就可以DIY一個智慧音響了,想想用自己雙手創造的產物,這才是價效比啊。
-
3 # 嗨你就對啦
價效比高的智慧音箱很多啊,尤其是海爾智慧音箱,我親測覺得不錯,能控制家裡的電器,聽音樂也很棒,沒事還能跟小優“聊聊天”。
-
4 # 天天回帖正能量
我是聽個響為主的,家裡有天貓精靈499那款,還有小愛同學,主要是方便,現在華為出了一款1999的智慧音響,如果要求高可以試試。
-
5 # 奮鬥在鋁途
世面上價效比比較高的智慧音箱有:
1、蘋果的HomePod,如果你是蘋果死忠粉,可以考慮蘋果智慧音箱HomePod。
2、小愛同學,這款小愛AI同學智慧音箱售價僅為299元,遠低於市面同類產品。其採用波束成形技術,能有效遮蔽干擾,實現遠距離聲控。僅需喊一聲“小愛同學”即可喚醒音箱,實現語音互動。內容方面支援海量網際網路資源,包括線上音樂、小說相聲、兒童故事、廣播電臺等等。此外,還能實現日程、天氣、路況等資訊的反饋,設定鬧鐘、語音備忘等等。
3、天貓精靈,天貓精靈是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釋出的AI智慧產品品牌,目前可實現智慧家居控制、語音購物、生活助手、音訊音樂播放等功能。
-
6 # 精神小夥滴滴小哥
推薦華為Sound X 獨特的外觀設計,內建SAM低音增強技術;加上Push-Push對稱聲學結構設計 帶給你無噪聲且能量十足的音效體驗。可購物選…
-
7 # 佳伯541
b y byb……yy
一把k
一uuhnh進軍號yun
yjbu……yyh……j j
回覆列表
現在智慧音響出了很多品牌,質量也是良莠不齊。首先你要明確你想要的是什麼,你的心裡價位是多少?音響這個東西主觀性很強,不要人云亦云。
理論上越貴的當然是越好嘍,但是如果你不是土豪,建議還是先清楚一下自己的需求。有的人是木耳,聽幾千塊的音響跟幾百塊塊的沒差別,建議拿個
幾百塊的小音箱聽聽就夠了,比如華美,如果你對音質很挑剔,而預算又不是很多,那建議你選Domigo,音質真的還可以,千元級別能聽到這樣的音質
還是價效比蠻高的,如果你預算OK,那就Bose、B&O,都是非常不錯的體驗,價格在8K以上。
時下,“智慧”這頂帽子似乎特別好用,不管投資方還是消費者,都對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縱觀智慧硬體市場,其中很大一部分實際上是傳統電器改頭換面之後的產品。比如智慧燈泡、智慧插座、智慧冰箱、智慧控溫器等等,包括我們今天要談的智慧音箱。
現在市面上做智慧音箱的廠商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把音箱作為入口或者節點的智慧家居系統供應商,第二類是傳統的音響裝置廠商,第三類是以智慧音箱單品切入市場的新興科技公司。
第一類廠商往往更加註重音箱與其它智慧家居產品之間的聯動和配合,如果以單品出售優勢或並不明顯;第二類廠商在音箱的製作工藝以及使用者口碑上的積澱更為深厚,但是在創新性上或有不足;第三類廠商對新科技的應用更為純熟,但是對產品的把握似乎還欠一點火候。雖然這三類廠商在音箱的設計上各有側重,但是它們體現“智慧”方式卻也大同小異:
如何體現智慧?
和其他產品類似,音箱的“智慧”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價格。普通音箱和智慧音箱的“起步價”幾乎相差一個數量級。幾十塊錢可以買到一個可以用的普通音箱,而相似品質的智慧音箱會在幾百元左右。
除了令人眩暈的價格以外,這類音箱通常還被貼滿了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標籤。如果我們把這些標籤做個簡單的分類,可以發現,這些看上去不明覺厲的形容詞通常是在描述以下某一個問題的實現方式。
1.控制方式
傳統的音箱多透過機身按鈕或者是遙控器進行控制。而時下的智慧音箱用遙控器進行控制的已經很少見了,即便是真是這樣,宣傳的時候也要說是“紅外感應”。至於機身按鈕,做個表面凸出的造型未免過時,至少也應該是“觸控感應”的。當然,目前最常見的還是以移動端應用作為控制中心,也就是廣告上可能會出現的app操控。
除此之外,我們還會見到手勢識別、揮手感應、語音控制、語音點歌等表示控制方式的詞出現在產品介紹中。但是,技術的新鮮程度並不是這個問題的核心,控制方式的核心目標應該是簡單有效地傳遞使用者命令。
2.通訊手段
在選購智慧音響時,我們會見到藍芽、Wi-Fi、NFC等通訊專業名詞。這些詞表示的是音箱和控制端或者聲音源之間的資訊傳輸方式。事實上,這些具體的技術手段對使用者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NFC通常在手機和音箱連線的瞬間產生作用,通常是為不會使用藍芽或者Wi-Fi配置的小白使用者準備的。與此類似,有的智慧音箱還採用了聲波連線的方式。對於客廳範圍內的資訊傳輸,不論是質量還是速度,藍芽和Wi-Fi都沒有太大的區別,Wi-Fi的成本略高。雖然有的智慧音箱可以透過Wi-Fi晶片直接連網,但是目前幾乎沒有音箱廠商同時具備內容優勢。即使連網,其獲取的資源和透過手機/平板獲取的資源也沒有什麼差別,甚至限制更多。
所以,我認為,作為產品的技術手段,廠商只要採取不隱瞞的態度就可以了。在這上面做文章是一種不大正常的表現,可以這麼說,最好的通訊方式是不需要讓人察覺的。而對使用者而言,你可能只需要關心一下產品有有線的還是無線的,這就夠了。
3.附加功能
如果你只是單純地想買一臺音箱,恐怕所有的智慧音箱都要讓你失望了。不整合一些附加功能,怎麼好意思管自己叫“智慧”?
整合電臺、鬧鐘、天氣預報等功能還算是常規路線,有的智慧音箱同時還是一個智慧燈泡、智慧故事機、甚至是帶LED屏的智慧電視機以及可以和你對話的智慧機器人助手。
至於這些附加功能是彩蛋還是雞肋,那就涉及到下一個問題了:
智慧音箱要扮演一個什麼角色?
不管怎樣,智慧音箱的落點還是在“音箱”。音箱,首先是一個聲音播放裝置,實現的是將其他訊號轉化為聲音訊號的功能。而我們的電視、電腦、手機本身就具備這樣的功能。那麼,我們為什麼還需要一個音箱呢?當然,我們希望得到更好的音質和音效。所以,不從這一點出發的產品從本質上就已經脫離了“音箱”的定位。
為了“智慧”而“智慧”,這是硬體市場常見的一個誤區。如果脫離產品本質,其他的一切都將毫無意義。就拿智慧電視來說,作為影象輸出裝置,如果不以畫面質量為支撐,所謂的高效能引數也只是泡沫而已。
至於未來,如果智慧音箱真的成為智慧家居的控制中心或者貼心的家庭助手,那麼恐怕到時候“音箱”才是附加功能了。更何況,有業內人士指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入口是建立在龐大的使用者基數上的,智慧音箱要成為控制智慧家居的入口,必須先擁有龐大的使用者基數。也就是說,成為控制中心是一件不能著急的事情。
那麼,如何才能獲取龐大的使用者基數呢?這就又迴歸到產品本質的問題上了。對於一款音箱而言,出色的音質和音效,方便的控制才是最終能吸引並留住使用者的核心問題。
所以,音箱的智慧並不應該只體現在花哨的控制方式、通訊手段或者是附加功能上,如果不是基於產品的本質,一切都並沒有什麼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