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孩子不長個咋辦
-
2 # 東風高揚
英特爾若斷供華為晶片會有何影響,華為應如何應對?英特爾對華為斷供影響不小,特別是對於Windows系列伺服器及筆記本等。但沒有辦法,華為肯定又不會甘心就此放棄伺服器和PC市場,只有華山一條路自己進一步打造自己的鯤鵬系列處理器。
美國川普的瘋狂在最後還會來一把火,據稱可能會對華為再次出手,那就是通知包括英特爾在內的幾家華為晶片供應商,吊銷對華為出售產品的許可證。這樣一來,華為想要從英特爾處獲得伺服器和PC晶片恐怕就難了,這兩塊業務又將會陷入低谷。不過,即使被出招但老美新領導人上臺,也有可能又會採取新的辦法延續對華為的供貨。
設若真的英特爾又被要求對華為斷供,恐怕AMD也不會例外,那麼華為的伺服器及膝上型電腦業務又將會陷入到一個低潮,畢竟這兩家還是最重要的主流。雖然中國公佈了《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但如果被斷供,適用這個辦法得到解決,也會花不少的時間,對華為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那華為又該怎麼辦呢?恐怕除了自力更生之外,也沒有太多的辦法。首先努力尋找替代產品,另一個就是加大自己鯤鵬處理器研發及生產力度,以期獲得不被市場所拋棄。華為因為有ARM早期版本的終身授權,可以魔改,即使ARM新版本不被授權但以鯤鵬處理器還會一直在不停的發展,並且現在發展得越來越不錯,比如最新的TaiShan200系列伺服器,就搭載了多顆鯤鵬920處理器,在各個行業都有應用。
對於膝上型電腦CPU,也能夠找到替代,比如龍芯處理器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雖然對於普通大眾使用者這並不怎麼合適,但在專用領域卻有不少的發展空間。只要能夠有不停的迭代機會,經過一定時間,焉知沒有大規模發展的可能?
即使被斷供那也不可能坐以待斃,華為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發展。包括自身研發,比如麒麟、鯤鵬、巴龍、昇騰、凌霄等不都是自己搞出來麼?當然,能夠找到合適的替代品,和相關的廠家合作,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還有可能壯大發展出中國產的CPU也難說。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方高揚》。
-
3 # 縱樓
谷歌:華為你別用我係統商店了!
沒個把月鴻蒙系統出世,今年全面應用到手機端,並且是全球唯一一個成熟的物聯網系統。
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許應用我們技術為華為製造晶片!
沒個把月華為自建晶片廠並且加大力度投資助力國內晶片產業鏈,並且說明麒麟晶片會在2023年重生。
美國特政府:英特爾不許在供貨華為!
華為嘆口氣:這是要逼我爆氣啊!電腦晶片也得讓我搞?好那就搞了!
如果華為不做晶片,應該也被禁,事實上三星螢幕,和南韓快閃記憶體等技術也都不讓華為用了,用句中國老話講:咱小白菜一棵棵見。
-
4 # 喂喂強哥來啦
這個用不著華為擔心,美國連自己的優勢都不要了。那麼美國的高科技科技就要等死了。
英特爾的晶片在個人電腦、伺服器、資料中心等領域擁有主導權。華為在這方面,還是初步涉足者,華為有基於ARM的電腦端處理器。
即使華為得不到英特爾的晶片,也可以繼續開發自己的處理器。當然,這樣對華為而言,沒有繼續的收入支援,在多業務受到打擊的話,研發的壓力也比較大。
除了華為自己研發外,不得已的情況下,與龍芯合作也是一種選擇。此外,還有飛騰、海光等企業。應對個人電腦處理器,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對伺服器,特別是資料中心影響就比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系統+硬體+軟體”聯盟生態已經成立——同心聯盟。英特爾的退出時,就是中國產加速替代之日。
同心聯盟的成員有華為、龍芯、麒麟、統信等多家企業。
美國不利用自己的優勢,繼續佔領市場。難道要等中國產完全替代後,才與中國競爭。
總結
英特爾如果退出華為,華為可以一邊繼續研發處理器,一邊國與國內企業合作。
影響的話,主要還是伺服器和資料中心這塊。個人電腦業務,反而有利於華為開展鴻蒙電腦。美國越是這樣,華人支援中國產的機率就會比較高。
不過,英特爾退出華為的可能性很低。只是特總最後的瘋狂罷了。
-
5 # 苕國土魚
英特爾和AMD是不會主動斷供華為的,而且美國商務部的禁令生效後,第一時間解禁的就是英特爾和AMD的CPU。
原因是,這兩家晶片巨頭(AMD可能還算不上巨頭)壟斷了x86市場,幾乎擠不進任何競爭對手,而且這個還跟手機晶片不一樣,這裡面沒有做構架對外授權的ARM這種公司。
也就是說在電腦特別是個人電腦的CPU方面,英特爾可是真的對華為一點興趣都沒有。買其晶片,量並不大,對營收貢獻也無所謂;不買其晶片,其他人也要買,電腦的需求是不會減少的。
2019年度聯想是全球最大PC商,出貨量達到6476.8萬臺;其後是惠普排名第二,出貨量達到5792.2萬臺;第三位是戴爾,出貨量為4395.6萬臺;第四位蘋果,出貨量達到1835.0萬臺;第五位宏碁,出貨量達到1476.2萬臺。華為根本上不了榜,只能跟小米們去歸到“其他”裡面,出貨量沒有資料,只有大家去猜測了。
專利和專有技術的高門檻,華為是不可能在PC市場上去迎戰英特爾的,也根本沒有那個實力。不要說又跟蘋果一樣,自建一套標準,軟硬體一起做,那是不可能的。蘋果的銷量上升都與可以安裝windows有很大的關係,新的蘋果電腦用自已設計的M1處理器,評測一路叫好,但銷量可能還要大幅下滑的。
浪潮在英特爾們一天時間的斷供下,就驚出一身冷汗,伺服器廠家況且如此,何況是PC廠家呢?但是華為不怕,電腦只是順帶收割粉絲的工具,那點出貨量,放棄了也不心痛的。
在PC這個市場中,英特爾雖然因為長期擠牙膏,現在把自己也弄得灰頭土臉的,但是其實力依然可怕,短期內看不到有被取代的跡象。雖然微軟對其態度有所轉變,可能開發基於ARM的windows作業系統,但前幾次失敗的經驗讓微軟也還是有所顧忌,起碼還要等上好幾年才會有新的動作。
微軟也是美國科技公司,其並不太可能和華為合作來擠壓英特爾的,也就是說PC市場,聯想那種說不起硬話的生存方式,可能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英特爾和AMD斷供了華為CPU,華為的電腦業務就會被果斷地砍掉,幾乎沒有疑問。但有人買CPU也不是壞事,除非極端情況,新的針對電腦CPU的禁令,再下發的可能性很低很低了。
-
6 # 活的自在點
華為的鯤騰伺服器走的ARM架構,英特爾是X86架構。但不久將來個人電腦可能將被淘汰,依靠雲服務滿足個人電腦需求。
英特爾大致不會與華為有太多交集,所以斷供可能性不大。
微軟和英特爾都是X86架構的實力派,目前中國多數雲伺服器也是X86架構,但是華為走的是ARM架構。華為、蘋果、三星都是ARM架構。兩個架構相互在鬥,所以英特兒不會斷供華為。
華為大致會走雲服務的道路,最後收取雲月租費。
微軟和華為都致力於編譯器研究,旨在打通兩個架構。
中科曙光下屬子公司海光,其背後大股東就是英特爾。可見英特爾捍衛自己架構的決心有多大。
-
7 # 數智風
英特爾並不想斷供華為,而是美國特朗普政府在做最後的掙扎。它通知了包括英特爾在內的幾家華為晶片供應商,聲稱將吊銷華為出售產品的某些許可證,而且考慮拒絕向華為供貨的數十個申請。當然,不管斷供會不會發生,華為都必須做最壞的評估,最艱難的應對措施。
1、真斷供X86晶片,可能帶來的最壞影響假設美國川普政府真的吊銷了許可證,而且拜登新政府也打算繼續執行,那英特爾就只能被迫斷供。既然英特爾都被斷供,AMD自然也不會例外,那就意味著華為的PC業務就將失去X86晶片。華為的智慧計算業務等業務都將無法新增X86伺服器。這對華為影響大嗎?當然非常大!
華為因為自主研發的麒麟CPU被掐斷生產,導致手機業務面臨庫存消耗完就斷貨的境地。而PC業務華為一直保持了高增長,在2019年,發貨量還同比增長了200%。在智慧計算領域,華為伺服器的增長率同樣非常搶眼。在IDC釋出的《中國區伺服器季度跟蹤報告預告版》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伺服器市場,華為x86伺服器中國區發貨量排名第二。如果X86晶片再次被掐斷,恐怕PC業務也會淪入無芯可用之境地。
有人會說華為不是有自己的鯤鵬CPU嗎?不行就上鯤鵬CPU,話雖這麼說。但美國的全面限制也不是吃素的,晶片製造已經掐得死死的。鯤鵬CPU基本也是7nm製程工藝的,而市面上能用7nm生產晶片的代工廠都用到了美國技術。向華為供貨都受到嚴格限制。
2、華為該如何應對美國掐斷X86晶片供應的話,絕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陰招。特朗普政府要搞最後的瘋狂,拜登政府未必會陪著瘋狂。但是,作為華為不能寄希望於敵人的仁慈。之前最嚴限制都一路扛著了,這次如果真的發生X86晶片斷供,自然也得扛著,應對方法也基本相似。
首先,就是和時間賽跑,儘量充實庫存。確保短時間內不會對PC業務以及智慧計算業務造成太大影響。同時,也和英特爾、AMD公司進行洽談,希望他們努力爭取供貨許可。畢竟,真的斷供對英特爾、AMD公司都是巨大的損失。其次,中國已經在大力發展中國產CPU。海光、龍芯、兆芯、申威等廠家都可以進行洽談合作。實在不行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用友商的CPU。畢竟中國的“信創”專案都已經開始在使用這些中國產CPU和中國產伺服器了。最後,堅持1+8+N戰略,快速延伸發展智慧硬體產業,這些產品對晶片效能要求較低,完全可以中國產化生產。公有云業務當然也是要大力發展的,這可以最大化利用晶片計算資源和儲存資源。總結X86晶片基本掌握的在英特爾和AMD手裡。如果美國真的斷供,華為影響還是蠻大的。但是,華為已經有應對全面限制的經驗,這個困難就算真的到來,華為也有能力應對它。
-
8 # 知企知彼
假如英特爾若斷供華為晶片,直接的影響就是為筆記本和平板電腦將會受衝擊,因為現在除了蘋果外,市面上無論是臺式電腦還是膝上型電腦的CPU基本是因特爾的,可能有人會說還有AMD,其實因特爾和AMD股東都是那些人。
那華為如何應對呢,如果確定英特爾斷供,華為肯定會自己去解決晶片的問題,因為PC和伺服器佔了華為很大一部份的業務,華為運營商業務、企業服務業務和華為雲服務這些都是要用處理器,當初華為做手機芯處而沒有云做PC晶片,是因為PC晶片的製程要比手機晶片低得多,現在PC處理器製程基本14奈米就可以滿足,中芯國際去年就已經量產了28奈米晶片,14納米制程對國內晶片製造企業並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技術。
斷供華為晶片其實並不是英特爾想做的事,沒有誰願意斷了自己生意,何況特朗普馬上就要下臺了,如果英特爾鐵了心斷供,他也知道中國自己人一定會做出自己的晶片,只是時間問題,而且這個時間也不會太久;到那個時候英特爾將失去整個中國市場,甚至世界其他市場也可能被中國搶走。
-
9 # 大哥大雜談
首先對於Intel來說,會損失掉華為這個客戶,但是華為這個客戶相對Intel的整個市場來說,份額不會很大,不存在傷筋動骨的影像,所以對Intel的直接影響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華為無法採用Intel的X86晶片,轉投ARM陣營那應該是大機率的事情,而且ARM陣營一直對Intel的市場比較感興趣,華為的加入肯定可以壯大ARM陣營的實力,所以就X86和ARM的競爭而言,華為徹底倒向ARM陣營對Intel不算是好事情。
對於華為來說,沒有了Intel的晶片,那麼凡是必須要使用X86晶片的業務都會受到影響,消費者最容易感知到的華為筆記本業務無疑會遭受重大的打擊,因為這個業務沒有X86的處理器是玩不轉的,至少在最近幾年是玩不轉的,華為不是蘋果,有自己的系統,所以可以將電腦的處理器從Intel處理器轉向自研的M1晶片,當然華為還因為代工受影響,就算能夠去做M1這種晶片,也沒有辦法找到代工廠生產。
所以這個事情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於Intel其實沒有多少影響,但是對於華為還是有一定影響的,這意味著華為的消費者業務會難上加難,目前華為的手機業務因為晶片問題,已經是很艱難了,現在華為的PC業務如果再遭受這麼一個打擊的話,可以說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基本上可以說GG了,而目前華為的消費者業務算是佔據華為的半壁江山,這個損失對於華為而言真的是太大了。
而且目前華為實際上也沒有很好的應對辦法,實際上誰遇到這種卡脖子的事情都會很難受,所以華為現在能夠做的只能是等待,看看後續有沒有什麼變化,畢竟美國的新總統要上臺了,看他上臺後會不會改變一些政策,譬如讓Intel繼續供貨,甚至讓臺積電可以繼續給華為代工晶片,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華為無疑是絕境逢生了,當然Intel繼續供貨可能會實現,至於臺積電恢復代工可能有點難。
-
10 # Lscssh科技官
近日,川普在退位之際再度狗急跳牆,試圖考慮拒絕為華為供貨廠商的許可申請,並且想取消英特爾等已經在供貨的許可證。
首先,個人認為這種取消許可的可能性很小,畢竟川普通知於1月20日,也就是今天就將正式下臺了,這時間還是有些緊湊。此外,一旦睡王上臺還不一定會繼續執行這種操作。
好了,下面說正題,如果英特爾真的斷供,華為會怎麼應對?
1、晶片囤貨:這也是華為之前早就在用的方式!電腦和手機不同,手機每年的銷量以億計算,需求是簡直是海量,而電腦晶片整體需求量可就少得多。
以2020年全球出貨量為例,其中市場份額以6.9%排第五的宏基全年出貨也就2098萬臺,以華為目前的出貨量可能就更少了,畢竟其主要市場仍侷限於筆記本,且還未涉及遊戲本等業務。因此,華為自身對電腦晶片的需求量並不高,完全可以透過囤貨來應對1~2年。
2、自研晶片:這也是華為目前在走的一條路,也就是基於ARM架構研發家用電腦晶片,目前已經在用的是鯤鵬系列。
2019年時,國內廠商百信推出的"太行220"桌上型電腦就是使用鯤鵬晶片,這類桌上型電腦主要使用者中國特殊領域辦公使用,其效能也能滿足日常需求。
當然,真要應用於家庭電腦怕是效能還弱些,無法達到AMD和英特爾晶片的效能。
3、中國產晶片:目前國內晶片廠商其實不少,研發電腦通用晶片的還有龍芯、兆芯和海光,前者是純自研的基於MPIS指令的晶片;兆芯是基於原先的威盛而來,也是x86架構;而海光本身是和AMD合作,有ZEN架構的授權。
這些廠商生產的晶片都可作為華為PC電腦的晶片使用。
當然,以上這些中國產晶片的效能肯定不如英特爾和AMD,不過,效能差距也並非很嚴重,比如兆芯16nm工藝的最新“KX-6000”晶片效能可對標酷睿七代i5,日常使用是一點沒問題。
此外,海光基於ZEN架構正在做消化吸收,其正在研發的二代晶片將是中國產芯,其整體效能也將有大幅提升。
4、中芯代工:由於是美國長臂管轄,不管是華為自研晶片還是其他中國產晶片廠商研發的晶片,這裡都涉及到一個生產問題。
好在,我們有自己的代工廠商:中芯。目前反正中芯也已上了實體名單,完全可以繼續給華為代工晶片。當前,中芯14nm製程還是比較成熟的,完全可以滿足華為自研晶片以及中國產晶片的代工生產。
因此,從當前的整體形勢來看,英特爾如果無法對華為供貨,肯定有影響,但這種影響整體還是可控。
當然,國內通用電腦晶片研發進度和實際效能肯定和美國有差距,這一現狀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並且短期內我們也無法予以改變,掌握半導體產業的核心技術並非一朝一夕,需要龐大資金的持續投入,這些唯有靠國內相關產業鏈的廠商 不斷努力來提高了。
-
11 # 科技晴小晴
上一年老美不讓含有他們相關技術廠商給華為代工晶片,導致華為麒麟晶片成了一個絕唱!最近又傳出老美想要讓英特爾等廠商對華為斷供晶片,可以說為了阻止華為發展老美不擇一切手段打壓!
英特爾如果要斷供華為晶片話,那不用說AMD也不會再給華為供貨。而對於電腦晶片來說,英特爾和AMD兩家公司佔據目前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
膝上型電腦、桌上型電腦以及一些伺服器等都是搭載英特爾晶片,而現在華為筆記本以及桌上型電腦正處於高速發展狀態。2020年華為筆記本新品釋出會上曾表示:華為在中國筆記本市場佔有率達到16.9%,已經邁入了國內第一梯隊。
第三方Chnbrand報告結果顯示,在Windows筆記本市場陣營中,華為PC的中國顧客推薦度保持第一。如果它對華為開始停止供貨,那麼比較長一段時間華為筆記本業務會受到比較大的衝擊。這個從手機目前處境就可知,它的整個筆記本出貨量會下降非常大。
華為有基於ARM的鯤鵬處理器,並且效能也是很出色,例如鯤鵬920處理器。這對於華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優勢,這也證明大力投研發重要性!
上面說了斷供的影響,我們再回頭來談一談英特爾會不會給華為斷供晶片。斷供確實會限制華為一部分營收,但對於英特爾來說也是有一定打擊。
放著市場不去佔反而迫使人家自主研發新的晶片搶市場,這樣事幹的人不會多。一旦要斷供華為電腦晶片,這反而會更加促使華為自家晶片研發速度以及我們國內相關晶片公司發展。
這也會促使我們國內半導體行業發展,例如現在的龍芯等不斷加大相應的研發投入和人才培養,後續發展起來了反而會搶佔一部分英特爾的市場。
華為今年處境真的很難,手機晶片代工直接被封死,5G裝置又被各國排斥。但這也不會打倒華為,只有不斷的加大研發以及培養人才,才能在未來佔據主導!
回覆列表
國家成立半導體器件採購中心,對於通用器件比如windows,intel,amd,matlib等等統一採購,由於量極其大,價格可以進一步降低。而企業只能從國家採購。這樣,m國無法打壓某一個企業,除非全部都不出口給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