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XK老顧
-
2 # 鵜鶘心理陳小康
你好,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癌症患者的心理問題,對於癌症晚期病人的治療,當前的醫療機構開始探索採用富有人文關懷的方式,緩解患者的情緒壓力,幫助患者能夠勇敢面對癌症,坦然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路程。
據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心理障礙是目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發現,癌症的發生、發展、治療效果、生活質量等與社會心理因素有著不可忽視的聯絡。癌症患者診療過程中的心理反應與患者的個性、受教育程度、病情嚴重程度、個人期望等多因素有關,不同患者在病程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
該如何解決病人的心理問題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我認為,患者作為社會人,不是單一個體,需要家人、朋友、醫護人員多方面的較長時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合作,瞭解患者的心理特徵,基於心理評估結果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在這裡我只講作為家屬朋友該如何做:
第一:傾聽。讓患者充分地表達和傾訴內心的感受,適時地表達對其感受的認同,使得患者感到被關心、理解和支援,儘可能地消除患者焦慮、抑鬱。
第二:陪伴。 透過陪伴使得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關愛,獲得極大的安慰和支援。另生活上給予照顧,讓患者體驗到親人的愛,激發起對生活的信心。
第三:肯定。 部分患者被告知患癌後,往往會追悔往事、自責、內疚。家屬應該多肯定患者的積極方面,協助患者認識到自身到價值感和效能感。
第四:告知。如果患者沒有被告知面臨死亡的實情,建議家屬根據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步地傳達資訊,適當地引導患者,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作好充分的準備。
-
3 # 遼瀋名醫
腫瘤患者常見這些心理問題
當癌症患者剛剛得知自己患有癌症時,一般會產生一種否認心理,即在內心中否認患有癌症的事實:“我怎麼會得了這種病!”、“這不可能是真的”……
這種否認心理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強大刺激對於心理的傷害。但是,由於癌症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否定機制不可能長期起作用,患者始終是要接受現實的。
當殘酷的現實再一次清晰的擺在癌患面前,否定機制就會被打破,這時就容易出現消極的情緒變化及不良心理反應。很多患者這時會進入非常悲傷的狀態,這個時期,最容易產生恐懼、絕望等情緒。有些患者甚至會採取拒絕進食、發脾氣、自虐等用以宣洩內心痛苦的手段。
焦慮:大多數腫瘤患者,從發現不祥的症狀/忍受診斷性檢查開始,持續至完成治療,一直處於十分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焦慮性精神障礙常見的症狀和體徵涉及軀體的各個系統。焦慮的程度與個人的心理素質/受教育程度/生活體驗以及應對能力有關。焦慮程度嚴重時,則變為驚恐。可有如下具體表現。
(1)表情:面容繃緊/愁眉苦臉(2)行為:言語憂鬱/坐立不安/雙拳緊握/玩弄手指/吸菸。(3)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日常興趣減退/失眠/噩夢/嗜睡。(4)神經:頭痛/細微震顫/肢體麻木/協調性差/手掌潮溼/多汗(5)心血管系統:心悸/竇性心動過速/收縮壓升高/心前區疼痛。(6)呼吸系統:過度呼吸/呼吸困難/窒息感。(7)胃腸道系統:厭食/腹瀉/燒灼感/吞氣。(8)生殖泌尿系統:陽痿/性冷淡/尿頻尿急/排洩不暢/經期疼痛/月經紊亂恐懼:恐懼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一種重要的適應性心理反應。患者往往高估了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低估了其治癒率,而且視惡性腫瘤為最令人驚恐的疾病。腫瘤患者的恐懼可有以下具體表現:
(1)情緒:恐慌(2)行為:警惕/哭泣/挑釁性行為/衝動行為/行為失控(3)生理功能改變:如面板蒼白/出汗/寒顫/心悸/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尿頻/尿急等悲哀:由於對喪失身體健康或將喪失生命的恐懼,腫瘤患者在獲知診斷後,往往出現悲哀情緒,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腫瘤患者一般呈現淡漠/緘默不語或抑鬱狀態。可有以下型別的具體表現。
(1)悲痛型:表現為放聲大哭,痛不欲生。(2)悲切型:即不論遭遇多大悲痛,也不願大哭,只是整天悲悲切切,傷心不已。(3)悲鬱型:一般不輕易流淚,而是愁眉苦臉,悲觀消極。(4)悲憤型:表現為欲哭無淚,悲中含憤,憤中藏悲。此外,悲哀可伴隨有心悸/氣促/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胃腸道症狀等生理功能改變。抑鬱:據相關資料顯示,50%的腫瘤患者拌有抑鬱情緒。可有以下具體表現。
(1)精神:患者情緒低落,心境悲觀,有自身感覺不良,對日常生活興趣缺乏,多拌有睡眠障礙。(2)身體:食慾缺乏嚴重,並導致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加重已有的病情。抑鬱情緒還可以使機體神經/內分泌功能發生紊亂,從而破壞內環境的平衡,此時被抑制的癌細胞將再度處於活躍狀態。絕望:隨著病情加重,患者體重下降以及各種治療副作用的產生,患者會感到萬念俱灰,喪失希望。可有以下具體表現。
(1)輕者抑鬱寡歡,沉默少語,不願與人接觸,失去治療信心。(2)重者聽不進醫護人員/家屬和朋友的勸說,易怒/對立情緒/不服從/挑釁/不遵從醫囑等。(3)更甚者可能消極厭世,產生自殺行為。(4)也有的患者有認識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不給他人增加煩惱和痛苦,表現得較為平靜。此外,也有患者心理上發生過分依賴,表現為自己能做的也要家屬做,過分依賴家屬,希望家屬及醫護人員給予更多關注。情感脆弱,意志衰退。依賴是一種消極情緒,可降低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缺乏抵禦疾病的信心和能力。
癌症患者和家人適度調整情緒非常重要甚至與癌症治療同等重要
第一、儘早地認清現實
雖然面對現實是殘酷的,但是,光逃避更是無濟於事的。承認現實是一個透過的過程,可以在內心中告訴自己,這個痛苦是正常的。無論誰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痛苦。不要和自己的痛苦做鬥爭,而是先接納自己的痛苦。然後,採取正確的方式去宣洩痛苦,比如說痛哭、向別人傾訴、做劇烈的運動。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選擇正確的宣洩途徑,否則,錯誤的宣洩方式必然導致更痛苦的後果。第二、積極瞭解相關知識
恐慌和無助是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最常見的心理反應。一般來講,到我們對一件事物不瞭解的時候,就更容易出現恐慌感。比如說,當年我們對非典很恐慌,那是因為我們都不瞭解非典,不知道它的傳播途徑,不知道它的治療方法。對於癌症也一樣,如果我們僅僅認為癌症就是絕症,那麼內心的恐慌感就會加強。最好的辦法是諮詢醫生,查閱相關的資料,一旦你對患病原因以及治療方案有了一定的瞭解,內心的恐慌感就會有所降低。第三、尋找癌症康復的案例,對患者及家人進行積極鼓勵
隨著醫療條件的發展,很多癌症病人都得到了很好的醫治,得到了康復。癌症患者的家人不妨多找一些這方面的案例,與癌症患者一同學習。這裡最主要學習的是一種應對困難的能力,以及一種樂觀的態度。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以及一種對未來的希望,對於治療和康復會起到很關鍵的作用。第四、尋找一個圈子,獲取情感的支援
癌症患者和家屬不妨有有意識地尋找一個圈子。由於圈子成員有某些共同的遭遇,所以更容易相互理解,相互支援。這個圈子可以是網路方面的,也可以是病友之間的。如果能發揮主動性,去當一個圈子的帶動人,那麼你獲得的精神力量將更強。第五、豐富生活,轉移注意力
聽聽音樂、散散步、養養花等,這些業餘愛好能很好地轉移注意力。因此,在保證患者休息的基礎上,也要積極豐富他們的生活。患者家屬也應該有這樣的意識,因為好情緒也是可以互相影響互相帶動的。而這種好的情緒狀態,將讓患者的康復機率大大提高。第六、學會表達情感
有研究顯示,C型人格(即易患癌症的行為模式,也稱為“C型行為模式”)有兩個特徵,一是過分克制、忍讓、屈服,壓抑內心的憤怒、怨恨,稱為“情感難言症”或情感表達不良;二是傾向於悲觀消極,易產生失望、抑鬱、無助感。癌症患者如果把內心的痛苦等負性情緒向別人表達出來,不但會減輕負性情緒,還能獲得別人的支援、關心和幫助。專家支援: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瀋陽市腫瘤醫院)腫瘤內二科副主任 鄧儉
機構支援:瀋陽癌症康復協會
-
4 # 臨床營養科譚濤峰主任
癌症患者心理承受壓力巨大,表現為抑鬱、敏感、脾氣暴躁,而不良情緒會對腫瘤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很有必要對腫瘤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第一,發洩療法。為患者提供合適的環境和表達機會,讓他多與別人聊天溝通交流,以減輕思想負擔,宣洩不良情緒。第二,信心療法。讓患者多瞭解現代高科技的診療技術和新的抗癌藥物。讓患者相信目前癌症治療方式發展迅猛,許多癌症患者生存率很高,中晚期的患者配合治療,也能很好的延長生命。第三,轉移注意力,患者往往會集中精力於病情和治療帶來的不良情緒,如經濟負擔、子女贍養問題、人際關係等問題時,醫護人員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好安慰鼓勵工作,分散其注意力,使其不良情緒逐步改善。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應該有專業的心理醫生參與到癌症治療之中。日本靜岡縣立癌症中心,作為一個地區性癌症中心,曾經連續多年名列日本的癌症中心評分第一,主要是其開創了癌症治療的心理學輔助治療。日本厚生省把這個經驗推廣到了全日本。德國也有心理治療,藝術治療作為癌症康復治療的經驗。
很多癌症患者其實是在罹患癌症之前就被嚴重的心理問題所困擾而不自知。我們社會對心理問題的研究及重視度遠遠不夠。癌症在一定程度上說是一種身心疾病。
有沒有一個癌症患者可以在這裡告訴我你不是一個常常焦慮的人,不是一個選擇障礙的人,不是一個時常恐懼的人,不是一個害怕別人批評的人,不是一個找不到人傾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