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洞庭一葦1188
-
2 # 薩沙
劉備打荊州,完全是為了搶地盤,和報仇無關。
第一,失去荊州,蜀漢人口劇減。
四川當時是偏遠地方,人口只有90多萬。
即便全民皆兵,四川也只能搞出4到5萬部隊,另外還有4到5萬民夫。這已經是傾全國之力,必然導致老百姓反對甚至造反。
但這區區四五萬人,哪裡是曹魏的對手,亡國是時間問題。
而荊州是當時全華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總人口高達100多萬。自然,劉備控制區只佔荊州的一半,這也有最少七八十萬人口,等於現有人口翻倍了。
第二,失去荊州,蜀漢經濟重創
荊州屬於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也是傳統糧食產地,物產也豐富,絲毫不亞於四川。
而四川當時開發的地區不多,出了盆地向南就是蠻族地區。
第三,失去荊州,蜀漢軍事戰略極為不利。
有了荊州,蜀漢可以從地形相對平緩的地區向北進攻曹魏,向西攻打東吳。
進攻作戰期間,背靠長江運輸線,補給運輸也沒有問題。
但如果沒有荊州,蜀漢就只能北上從川北攻擊。
這裡地形是全國最惡劣的地形之一,補給運輸根本就無法解決。其實不要說當年,就算抗戰時期,現代化日軍也是拿四川山地沒辦法。
蜀漢根本無力維持長期進攻作戰,就戰略上來說必敗無疑,等著被曹魏打掛。
所以,荊州對於劉備是極為重要的,無論如何也要奪下來。
至於關羽被殺,是私仇。劉備作為一個政治家,連老婆小孩沒事都扔著玩,還能在乎一個結義兄弟?
-
3 # 龍之怒2
劉備並非預設關羽被殺,而是時機不合適,暫不能出兵。而不管是從戰略、道義、情感,上來說為關公復仇都是必須的。原因如下。
1.戰略:《隆中對》中曾講“待天下有變,則令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兵以出秦川。”也就是說,蜀漢的戰略是基於從荊州、益州,兩線出兵的方針。失去荊州,之前的謀化、努力,都白費了。
2.道義:蜀、吳原本己經商議好,平分荊州。現在東吳再度出爾反爾,若不討伐。蜀漢將成天下人的笑柄。
3.情義:歷史上劉關張三人雖未結義,但用《三國志》的說法叫“情若兄弟”。現好友為“盟友”戕害,劉備自當為友復仇。
所以綜上所述,劉備於公於私,於情於理皆當為關公報仇。
回覆列表
正史上,關羽並沒有反對劉備稱帝,而且關羽是劉備的心腹大將,所以才委派他鎮守荊州,關羽被殺,劉備是因為路程的問題,無法及時救援,而不是坐視不管。
劉備在關羽死後大舉伐吳,可能是從兩方面考慮的:一是對內彰顯出劉備的仁義,二是從政治考慮,缺少荊州,劉備就沒有了如諸葛亮《隆中對》所規劃的兩路伐魏的可能性,而且如果聽任孫權搶奪荊州,坐觀東吳變強,劉備甚至都有益州難保的擔憂。因此,劉備才不聽勸阻,執意伐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