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舞的小光陽
-
2 # 義薄雲間
嚴格來說,美國海軍現階段就像是把雞蛋分別放在了11個籃子裡。這麼做其實相當高明。
英國的軍費預算、士兵人數和各種資源都比不上美國,因此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放在尚未交付使用的2艘航母身上。這麼做的風險更大,雖然能物有所值。雖然航母能極大地提升整個軍隊的戰鬥力,但要是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它們身上還是有風險滴。
反觀美國呢?如果有人膽敢稱霸世界,把美國部署前來干涉的航母炸沉、報廢或趕走,那可就打錯如意算盤了。在“剩餘武裝部隊”介入之前,美國就能在短時間內部署3艘、4艘、5艘甚至6艘航母前往支援,而且還能調動其在同一地區的盟友們給予支援。
美國海軍在航母領域可謂鶴立雞群。即使失去一艘10萬噸的核動力航空母艦,美國仍然可以對其他完全使用常規武器的國家實施懲罰性打擊。這種巨大的戰鬥實力可以導致潛在敵人重蹈珍珠港的覆轍,幻想著“如果我們下狠手,他們就會撤退、逃跑甚至躲起來,他們的實力就會削弱,變成一盤散沙……”呵呵,只能說你想多了。這種幻想差點在本·拉登身上變成了現實。美國駐外大使館被襲擊之後,美國共和黨卻沒把這個在阿富汗新冒出來的不知何方神聖的“基地組織”團伙放在眼裡。他們認為挖掘和炒作“克林頓總統與莫莉卡·萊溫斯基閨房趣事”更重要、更迫切。但是9/11之後呢,美國兩黨面臨的唯一問題就是“目標是誰?多久能進攻?”
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惹人羨慕。雖然它們也存在不足和之處,但與它們的實力與優勢比起來仍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而且更為關鍵的是,美國已經轉變了戰略思維,“失去一艘航母”不再是之前的“一味逃跑”,而是變成了“要反擊嗎?反擊的力度多大?”
-
3 # hehe1854667389
所謂航母戰鬥群,是按雷達的防禦圈最大範圍設定的,最內圈是航母自備雷達,在這個防禦圈的外圍再圍一圈驅逐艦,他們的雷達又將防護圈再次擴充套件,其實不止這些,戰時,航母會起飛艦載預警機,24小時在航,將防禦圈再次擴大直上千公里,然而,還不止這些,在預警機的防禦圈外,無數的軍事衛星,則負責提供全方位的監視和預警。總結,航母的防禦圈幾乎是全球的。
回覆列表
航母是高價值目標,它搭載的戰鬥機具有強大的攻擊力,而且體型龐大,容易受到攻擊,自身沒有攻擊性武器,只有最基本的自衛系統,所以防空,反艦,反潛都需要身邊的驅逐艦等完成,所以需要大量的戰艦執行各種任務,並且需要全方位的保護,所以戰艦群需要在航母四周,並且航母群目標大,又避免被集中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