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56157282931

    中國產車目前外觀已經差不多了,配置也比國外車同級別豐富,也更接近華人的的需求,價效比是最高的了。外加4S店管理也越來越嚴格了,以長城為例,對4S點要求和把關是國內最很嚴格的,這樣的好處就是使得4S店相對來說會認真對待使用者,直接受益的就是使用者本身了。對於車輛整體效能離進口車還是有一些差距,主要是動力和波箱這一塊,但要相信達到或超越進口車型只是時間問題,因為華人的勤勞吃苦精神是世界有目共睹的。

    至於很多人都說中國產車山寨日本、山寨德國等等。我是這麼認為,德國從歷史上就是走在世界的最前端,日本當初也是靠學習德國(說白了也就是山寨),然後再一步一步走向自主研發之路。但日韓車企對待世界各國是區別對待的,尤其是中國,相信這麼多年買日韓的車子的人應該很清楚,車子的安全效能上偷工減料等等。車子開多久、有多麼省油在安全效能上真的不能一比。看到事故影片是心裡很有感觸,只是時間一長人們很容易就拋之腦後罷了。

    總而言之,以犧牲車的安全效能來達到省油、競爭優勢等為目地的車企,遲早是會被市場淘汰的,俗話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種不道德的競爭手段是得不到人們的支援的,不管是中國產車還是進口車都是一樣的結局。

  • 2 # 臥龍影視

    有可能,最近幾年中國產車發展很快,在做工和技術上也有很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購買中國產車了,還有一點中國產車的價效比高,我本人就是中國產車主。

  • 3 # 手機使用者63672894638

    中國產車,在未來有可能超越南北大眾的,但是還是需要時間,還有投入。不要忘了南北大眾不要僅僅是在中國造了三十多年的車,對中國市場比較瞭解,更重要的是他背後是個有著百年造車經驗的德國大眾。

    首先,在燃油車領域裡未來幾年內,只能在內飾,舒適性配置這些比較好買的到的地方超越,像導航,雷達,座椅氣囊等等增加上去。但在變速箱,底盤,發動機這些主體部分還是很難超越合資車的。因為這三樣不是說你有錢就能買到的。像十年前的中國產車,我們印象普遍都很差,可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一看我是用的寶馬的發動機三菱的發動機,變速箱也是德國日本的名牌產品,可是當你開起來呢,那個質感就是開不出寶馬發動機的感覺。汽車這東西不是說你用料好了,行駛質感就好。還是要看你買來的零件的匹配度,協調好了才能發揮好。你說你一個寶馬的發動機,人家當初寶馬是為自己的底盤變速箱調教設計的東西,你廠家給人家東拼拼西湊湊,湊出一輛車來能好開才怪。現在呢中國產車意識到要有自己的核心,發展自己的變速箱,發動機,這是好事,但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畢竟像發動機這類的東西需要大量的實驗還有使用資料來提供技術支援,變速箱什麼時候該換擋,發動機噴油臨界點的把握根據工況的調整,軟體控制匹配等等真不是一天兩天能得到的。

    汽車是一個由兩萬多個部件組成的,零部件至少由成千上百家企業生產製造。這麼多東西光是選擇,除錯品控就夠忙的了,而且質量也都參差不齊。所以說光是選供應商也不容易的,需要你有每個方面的技術人才支援。也需要與供應商達成默契。你像博世為大眾定製的汽車電腦,而不是買來個安上。這就需要深度合作了。

    最後再說說研發,管理和製造工藝。大眾總部狼堡至少有七萬的研發人員,七萬多名工程研發人員這得多少成本多少錢。中國產車有沒有過萬的研發人員我不知道,就單是研發有幾個中國產車車企捨得這麼狠的前期投入。

    至於裝置現在都差不多,因為只有你肯花錢都能買到。上海大眾他們內部流傳著一句話,員工是上海大眾最寶貴的財富。他們那裡員工流失率是特別低的相對來說,一二十年的老師傅比比皆是。為何提到老師傅,製造業來說經驗越豐富,出錯率越低。很多中國產車企隔三差五的換新員工就會造成剛剛學會了一個崗位待不下去了,要買嫌累要麼說待遇太低。崗位上一直是新員工出錯率能不高嗎。但你要想留住人就要有好的待遇。一個電焊工打磨工一年的水平跟十年的水平還有速度是不一樣的。工藝管理上南北大眾已經形成系統化管理,出了問題怎麼解決已經輕車熟路,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慢慢學習和積累的。所以說短時間內中國產車想超越大眾還是有難度的。不過現在機會來了,現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我認為這是中國產車彎道超車的好時機。新能源可以說是大眾跟中國產車同在起跑線上。也希望中國產車能夠早日強大起來,同時國內也會出現像博世,電裝這樣的知名配套企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亞迪宋pro和長安逸動plus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