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洲文苑
-
2 # 安小念說情感
從文學意義上而言,四大名著的共同點都是長篇小說,不僅作者的寫作手法好,而且藝術造詣也很高,書裡面的內容豐富多彩,跌宕起伏,讀四大名著,可以讓我們在裡面學到很多歷史、人文、民俗、心理、處世等等知識的瞭解,豐富我們的知識架構與儲備。
當然,我認為四大名著的共同點便是裡面的很多東西,在今天而言,也很有意義。
譬如,講的都是團體之事。《紅樓夢》講家族,《西遊記》講眾生,《三國演義》講朝政,《水滸傳》講江湖。在這些團體之事裡面,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精神,那便是愛,有男女之愛,有情義之愛,有忠誠之愛以及大愛。
在四大名著裡面,他們又有很多共同的精神值得現在的我們學習,比如剛剛列舉的這些愛,還有不拘泥於形式與束縛,敢於衝破一切舊行為的禁錮,都在為了美好的生活與理想中的生活努力著,都在為懲惡揚善,伸張正義,都在以慈悲心和愛心行走世間。所以,從這些角度而言,四大名著的一些共同點也值得今天的我們去學習。
此外,四大名著裡面還有一些現實原因,也是今天的我們要特別警醒的地方。《三國演義》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忠義之人,不要做蠅營狗苟奸詐的小人;《紅樓夢》告訴我們世事無常,珍惜當下最重要;《水滸傳》告訴我們行走江湖要有正義心,以及懲惡揚善之心;《西遊記》告訴我們面對夢想,除了要有適合自己的方向之外,更要有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持不懈的信心。你看,這些共同點都是是正義的、美好的,都在告訴我們要好好做人,好好生活,為社會做貢獻。
-
3 # YQZ子平
答:概言之,四大名著的共同點就是弘揚中國(封建)傳統思想(美德)“忠孝仁義禮智信”!……均不乏“針砭時弊”的社會責任感和“懲惡揚善”的民族自信心!
-
4 # 方吐為快
都是產生於明清時期的長篇章回體小說;都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結構上都很嚴謹,中心突出。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步步驚心,引人入勝。
人物描寫絕不雷同,抓住特點,千人千面,栩栩如生。
語言精練,生動形象,百看不厭,讀來興味盎然,讓人在十分優美的語言環境中享受故事情節,學習知識的同時,很好地傳承了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化。
-
5 # 燕然居胥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前三部看過很多遍,最後一部〖紅樓夢〗名氣最大,卻是真真的看不下去。
四大名著都是明清小說的代表作,加上〖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應該算是中國古典小說扛鼎之作了。
至於說四大名著共通之處,都是章回體小說,長篇大部頭;都反應了封建社會皇權思想,君臣忠義思想;作者文采瑰麗,全篇詩詞眾多。
前三部小說都是在歷史傳說中尋找素材,在成書之前都已經有了大量的類似著作,作者對前作整理加工,加入自己的思想,最終成就傳世之作。而紅樓夢確實就是曹雪芹自己創作而成。從創作難度而言,〖紅樓夢〗要高於另外三部作品。
回覆列表
共同特點之一是書到臨尾漸漸悲:
人道是“書到臨尾漸漸松”,我讀四大古典文學名著,卻別有所悟:書到臨尾漸漸悲,而且悲得令人不忍卒讀。
《三國演義》的結局看似“分久必合”,支離破碎的漢家天下又大一統為司馬氏的晉朝,但這統一卻又是以小說賦予了極大同情的代表著封建王朝正統的蜀漢的滅亡為代價的,而且蜀漢的代表人物劉備、諸葛亮、關羽等,又都分別是仁義、智慧、忠勇等中華傳統美德的化身,他們的“出師未捷身先死”,怎能不“常使英雄淚沾衣”?而諸葛亮的死所帶來的悲痛的閱讀心態,是一直持續到小說的終結而難以一揮而去的。時勢造就了英雄,又沒能讓英雄創造出輝煌的新的歷史篇章來,卻讓一群跳樑小醜用著陰險奸詐的小人手段,胡亂地塗抹著歷史,怎能不令人掩卷長嘆息。
《水滸》的結局也令人悲哀。那些痛痛快快鋤暴安良的梁山好漢們,美美的自由自在的日子不過,偏偏去讓那個昏庸無能的嫖客皇帝和四大奸賊招什麼安,造反的目的倒成了另一種形式的“終南捷徑”,這已先讓那梁山好漢在讀者的心裡掉了一回價。招安之後又去鎮壓原屬自己同志的只不過沒受招安的強盜方臘,而且竟又是圍著高俅之類的曾把他們逼上梁山的奸臣們的指揮棒打轉轉,最後竟又都賺得個死的死,殘的殘,歸農的歸農,出家的出家。特別令人悲痛不已的是,那最討人喜歡的天真無邪,嫉惡如仇的鐵牛黑旋風李逵,竟然讓他最心愛的哥哥,那個身在江湖心在魏闋的大混蛋宋江親手毒死,何其悲也!可憐,一個個蓋世英雄豪傑死得真屈,真冤,也真不值!而英雄死得不值,便是大大的不是悲壯而是悲慘的人生的大悲劇了!讀之能不掬一把悲傷的淚!
《紅樓夢》“蘭桂齊芳”的大團圓結局也實在讓人樂不起來,因為這賈府的大快樂不是大觀園的那快樂,而且它在實質上已是無可挽回的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大悲劇,即使再來一個輪迴,又能逃得了那沒落貴族註定不配有好命運的沒落悲劇嗎?這就是為什麼賈寶玉不願回到賈府的原因吧!《紅樓夢》的後幾十回也真算是人生的大悲慘劇,那人是一個勁兒的死,今天一個,明天一個,有時甚至是一天幾個,而那不死的日子,又似乎比沒死的日子更為難過。我讀《紅樓夢》的前半部分,感覺那是一首青春之歌,是一首生活的讚美詩,是生命的自由頌歌,是美之讚歌,是歡樂頌,那裡所展示的人體美、人性美、智慧美、服飾美、田園美、建築美、飲食美、藝術美……無不令人歎為觀止,大觀園真是人生美的大觀園,是理想生活的伊甸園。而在小說的後半 部分,卻又是無情地一點點地把美徹底毀滅掉。這樣的悲劇,實在是讓人倍感壓抑的悲愴!
《西遊記》的結局自然是很歡樂的。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孫大聖受了招安,借了西天取經的方便,以鎮壓原本也是他的同志的無數犯上作亂的妖魔鬼怪為資本,向最高統治者邀功買賞,終成了所謂的正果,去過快快樂樂的神仙日子而再不問人世間的不平之事了。孫大聖的快樂,其實也是他的無數崇拜者的悲哀:人世間又少了一個降妖伏魔的英雄豪傑,更少了一個捨得一身剮,敢把玉皇大帝拉下馬的革命造反派。英雄就是這樣不知不覺,甚至是在他還自以為很得意的時候變成了凡夫俗子的,並以此對自己以前的英雄業績進行了徹底的否定,這樣的自我否定,實在是對人類英雄主義的玷汙。妖猴成了神仙,叛逆修成了正果,於是英雄便死了,我為不再是齊天大聖的孫悟空而大悲大痛。
這四大名著最後給予我的,竟然是四大悲哀!
為什麼這些偉大的文學巨匠們竟不謀而合地要把那些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一一撕毀了,一一地展示給人看,令人不忍卒讀,而又不能不讀,讀之又不能不思呢?為什麼總是有價值的美的東西被毀滅呢?為什麼有價值的美的東西總是那麼容易地被毀滅呢?這樣的一種更為深刻的理性思考正是這些“人生教科書”的真正價值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