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大永春

     出國,對不少農民工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而在中國某些地區,會蓋房、會修路、會做木工的農民工,早在10多年前就嚐到了出國的甜頭。據說。他們月薪過萬,標準的八小時工作制……

      “如果找不到好的中介公司,最好不要出去幹那些工作。華人真是肯吃苦,那都是人家本地人不幹的活。”張翠容非常氣憤,並表示儘自己所能為那些“打洋工”的討個說法。

      出國,對不少農民工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而在中國某些地區,會蓋房、會修路、會做木工的農民工,早在10多年前就嚐到了出國的甜頭—人們稱之為“打洋工”。有保姆去加拿大打洋工,每天工作8小時,有雙休,月薪最低15000元,工作兩年即可申請綠卡。而“濟南一村莊上百村民憑電焊技術移民澳洲”的新聞最近也成了街談巷議的焦點。

      “打洋工”指的是出國打工,1992年以來,中國境外就業人員總數已達10萬人,主要分佈在日本、南韓及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美洲等地,從事的工種主要為紡織、機械製造、建築、水產品養殖加工、餐飲、護理、醫療衛生等,到境外工作人數的總量還在逐年遞增。出華人員在文化方面的要求會高些:首先是要具備一定的技能,如縫紉工、熱處理工都要有專業技術。外語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至於學歷文憑國外並沒有很高的要求。普通勞務高中和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即可,高階勞務只須本科學歷。

      民工兩年淨賺10萬

      30多歲的鄧翔柯沒出國前,在國內各地幹木工工程,一個月收入最多時達7000元。不過由於工程活不固定,他一年下來最多隻有七八月有事可做,到年底還是掙不到多少錢。

      2010年夏天經湖北老鄉介紹,鄧翔柯去利比亞參加遠大集團的一個施工專案,月工資達到14800元。“護照、體檢、來去飛機票,當地食宿等費用都是用工單位承擔,出國兩年以上,施工單位還可以承擔中間回國過春節的差旅費。在國外務工,只要找到正規的施工單位,你的收入基本都可以算著淨賺回國的。”

      據介紹,他們這批農民工到國外當建築工人的保底收入每月可達七八千元。因此,當地不少外出“打洋工”的家庭裡出現了“一人務工,一家不愁”的景象。現在,出國兩年賺10多萬元,已成為許多人出國務工的基本目標。經過10多年的闖蕩,該地外出“打洋工”的農民工已在多年的漂泊中,學會了上網,每天與家人影片聊天。42歲的江自強,2008年起開始出國務工,他告訴我,現在農民工在外國買電腦的情況很普遍,會上網的人也很多,與家人影片聊天是這些遠在異鄉務工的黃陂人工作之餘最開心的事。

      打洋工的興起,不僅讓出國務工者長了見識,還讓他們在各個方面超越國內打“土工”的親戚朋友。

      跨國包工頭的煎熬

      因“老鄉帶老鄉”的緣故,國內出國務工的建築工人越來越多,他們中的一些先行者因接到了海外用工專案,如今已經晉升為返鄉招工的跨國包工頭。在2011年一場招聘現場,被老鄉們團團圍住的張來忠就是其中一個。

      小平頭,羊毛西裝,時而普通話,時而家鄉話,據說還會講幾句希伯來語,一副精明幹練的樣子。10年前,張來忠出國“打洋工”,作為一個瓦工匠,他先後去過以色列、利比亞、科威特等國。務工之餘,他學會了希伯來語,5年前成了返鄉招工的“包工頭”。

      前不久,張來忠回老家來招工,主要是為他在科威特的新專案選拔人手。他表示,眼下除了招人去科威特外,經他招去利比亞務工的100多老鄉還沒有回來過年。

      在張來忠看來,出國當建築工人沒有什麼學歷和語言要求。只要專業手藝好、為人本分,有兩年工作經驗以上,都可以出國“打洋工”。相比國內,“打洋工”最大的不同是不用打游擊地去接專案,一年到頭每天宿舍工地的兩點一線,每天都有活幹。

      “打洋工”10年,張來忠認為最難的還是遠在異國他鄉的不適應。“那個時候沒有人組織,我都是自己闖,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一去就是一兩年。路上還曾遇到持槍搶劫。不過,最大的困難是孤獨和想家。”

      而現在,“打洋工”農民工多半是集體行動。平常休息時,除了打電話之外,他們還學會了上網影片聊天。相對於“60後”、“70後”而言,“80後”、“90後”對外語和網路通訊技術更容易上手,而他們對出國去做泥工、電工、鋼筋工這些傳統體力活卻不太感冒。“我帶去利比亞的100多人中的‘80後’不到10人。”

      這幾年,張來忠每年都回來招工,最多一次帶了300人出國。但由於“80後”們不願出國務工,張來忠感覺合適的熟手愈來愈難招了。

      技工吃香,風險很高

      武漢某中介公司,是2002年底國家商務部批准成立的專業外派勞務經營公司,而該公司總經理從1988年起開始接觸勞務派遣工作。在他看來,除建築工人之外,這兩年,護士、電子產品生產線工人、網咖網管、縫紉工、水手等帶有更高技術含量的工人,在湖北省外派務工人員中不斷增加。

      據介紹,即便不去中東、非洲等敏感地區做建築工人,中國外出務工的選擇還有許多。其中,水手、護士、幼師等擁有一定技術技能的工作在一些老齡化發達國家很吃香。

      在招聘現場,新加坡某國際奢侈品服裝專賣店就有招聘營業員的需求。該崗位對學歷要求並不高,年齡19至29歲,英語流利的高中、中專、技校生均可報名。其中,本科學歷底薪起步為1800新幣(約合人民幣9300元),而非本科學歷起薪為1400新幣(約合人民幣7200元)。

      並不是每個出國務工人員都能得到很好的待遇,香港獨立記者張翠容就在以色列遇到中國出去的“打洋工”人員,並且還跟有些人交了朋友。張翠容對本刊記者說:“王大哥是一個從江蘇跑到以色列建造定居點的農民工,為了到以色列掙每個月1000美元的工資,王大哥交了16萬元的中介費,在以色列忍受每天14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

      “如果找不到好的中介公司,最好不要出去幹那些工作。華人真是肯吃苦,那都是人家本地人不幹的活。”張翠容非常氣憤,並表示儘自己所能為那些“打洋工”的討個說法。

      假期“打洋工”月入萬元

      做暑期工的大學生很多,出國旅遊的學生也不少,現在國內某些學校的學生可以坐飛機越洋專程到美國“打洋工”。廣東南海東軟學院繼2010年5名學生赴美參加帶薪實習專案後,第二年再選拔50名經過考核的學生赴美“打洋工”。

      “三個月的實習,一個月的旅行,其他4位同學均是兩兩同行,唯獨我形隻影單。我既感受到孤立無援的滋味,也體驗到絕處逢生的快樂。”2010年,張小魯和南海東軟學院的其他4位同學一起,參加了赴美帶薪實習專案。

      據瞭解,該專案是美國在交流訪問法案框架下制定的一項針對國際學員赴美國企業進行短期工作的專案,此專案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已運作多年。學員在美國的實習崗位一般為服務性行業,多在大型遊樂觀光地的零售店、餐飲店、超市、大賣場等做一些整理、幫廚、清運、修剪、服務生、收銀員、導遊等非技術性工作。”一般實習崗位每週工作30~40個小時,時薪約7~10美元,每週或每月發放一次工資。學員可以在美工作8~16周。

      打洋工工資高,目前這是吸引華人的一個重要條件。除去1萬多元中介費和生活成本,這些學員一般都能賺3萬元左右,足夠應付一兩年的學費和生活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4,5天拉一次,是便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