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雞蛋殼裡的蝸牛

    首先看孩子的能力到沒到可以融入的程度,如果他強烈牴觸或者還沒掌握方法,不要硬逼著孩子去融入,反而會讓他更加恐懼和難以適從。

    自閉症孩子不是說沒有慾望進入社會和群體,而是缺乏與人交往,和搭訕的能力,在準備讓孩子融入之前科學的康復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先讓孩子具備這種技巧和方法,不要急於一時,也不要幾次試驗不成功就氣餒,本身自閉症孩子學習能力就稍差一些,他們必須需要一個漫長的反覆的訓練過程,但所有付出都會有收穫的,什麼康復也不晚,家長不要一味陷在最佳黃金康復週期的條條框框裡,以為錯過就灰心喪氣,當下起步,什麼時候都不晚,無論孩子多大了,不要放棄!

  • 2 # 凌霄

    我本科專業是特殊教育,我感覺還是有發言權的,自閉症的孩子社會交往很難,但有的小朋友就有的相處的很好,有的甚至主動的分享自己的吃的,但是,嚴重的孩子甚至和自己的爸爸媽媽都相處不了,有一個一米八的自閉症孩子只打自己的媽媽,對別人都非常的友好。

    早期康復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越早康復干預,做康復訓練,孩子的症狀減輕的就越大,我看到過兩個孩子,可以對比一下,一個是發現了之後,就把孩子鎖在家裡,不讓人看見,怕別人知道這件事情,這個孩子都10多歲了該不會走路,另一個家長在孩子確診,大約在2歲左右以後就積極的做康復,現在可以自己擺放整理書籍,能簡單的與人交流,能自己乘坐公交車回家,現在他在社群的圖書館裡整理圖書,有了收入,能養活自己了。

    自閉症兒童康復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堅持下去,在父母百年以後,孩子最起碼能有一個活下去的本領。

  • 3 # 愛心輔導媽媽

    如果是輕度的自閉症兒童,可以把孩子送到學校裡,讓孩子跟正常的同學們在一起學習生活,這樣對孩子一定會有好處。如果屬於重度自閉症兒童,家長就要把孩子送到機構裡訓練了。

    我們這裡有一個重度自閉症男童,今年九歲了,家就住在離學校不遠的地方,可是孩子沒法上學,首先語言表達不完善,多動,看著天空轉圈,家長給孩子送到機構裡訓練去了,前幾天碰到這個孩子跟他媽媽,他還會回答大人的話了。

    家裡如果有自閉症的孩子,家長不要放棄,儘可能的去幫助孩子改善現狀。

  • 4 # 萬事如意67802135

    "自閉症"也可能是醫學上冠用的名詞,沒有經歷過當媽媽or親人是沒有辦法理解的,就像老師喜歡慣用多動症一樣。我們當中大多數人都與時代的節湊太快也許是慢一拍,過去父母雖然忙,可兄弟姐妹多,孩子感覺不到孤獨,由於計劃生育後,八零、九零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而且又遇上與經濟掛溝忙了工作又要忙著家裡的孩子便忽略了孩子的表現欲,久而久之孩子們便自己去玩,他們幼小的心靈沒被開發。但我知道,只要認真去面對,去陪養去發現,每個孩子都可以成長為優秀的人。我的周圍也有一些孩子不願與人交流,對任何事情也缺少興趣,現在孩子的父母還有爺爺奶奶也特別滴陪養去與同齡人做遊戲,現在成了一個開朗、活潑的一個好學生,當然值得肯定的是老師和周圍人的"愛"帶來了孩子美好童年。在這兒呢我也沒有什麼特別滴方法,但有一條始終不變,用心去"愛"!

  • 5 # 宸媽碎碎念

    自閉症又稱為兒童孤獨症。兒童

    孤獨症

    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

    精神發育遲滯

    ,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近幾年,自閉症的孩子因為幾部電影又被冠以“星星的孩子”或者“天才兒童”而被不知情的人們冠以了太多的期望。實際上,在心理工作中,我們接觸到的大量的自閉症的孩子並沒有影片和宣傳中渲染的那麼好,也不可能那麼好。甚至可以這樣說,這些孩子幾乎都是很難正常融入社會的。他們的人生,必須要輔以家長大量的犧牲和大量的康復治療,但是很可能還收效甚微!目前為止對自閉症兒童的治療最好的建議是及早治療恢復效果最佳,同時伴以多種方式刺激。音樂治療是一種相對有效的治療方法。

  • 6 # 妙來小姑姑

    首先我們先要了解孩子的情況,是否有能力融入。單不說是否可以跟上學習進度。要先觀察孩子是否可以安靜的坐好,可以和同學們好好相處。

    我之前見過一個孩子,三歲確診自閉症。媽媽辭職,帶著孩子在武漢學習了四年。回來後在正常小學,上學,已經上三年級了。而且每次考試能考到及格以上。而且和他接觸以後,發現他很主動可以和人交流,只是情緒上可能會不能很好的自控。

    孩子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媽媽在背後的陪伴和付出是密不可分的。媽媽和他一起學習,現在已經是一名非常專業的言語老師了。

    媽媽對孩子非常嚴格。每天都要做很多訓練。但是自閉症的家長都應該知道,自己如果對孩子不夠嚴格,孩子以後就很難能夠獨立,自理。

    首先要確定孩子的能力,其次選擇康復中心,還是融合幼兒園。接著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學校。但是一定要和老師學校溝通好。課後家長一定要跟進,付出、督促。根據情況不斷的調整。

    希望,越來越好。

  • 7 # 大海和雲

    自閉症的孩子也不是先天形成的,有些孩子是小時候受到了外界的驚嚇,或者父母不和打架的情景看到了也形成自閉症,再來父母整天忙於工作讓孩子獨處的家庭也形成自閉症,到了十幾歲談戀愛失戀也容易形成自閉症,幾歲得了這個病還好治療,可對症下藥。十幾歲就難一點。孩子得了自閉症。整天宅在家裡。有時還不言不語。父母就要關心開導他,使他對生活產生興趣,他喜歡吃的給他賣一點,他喜歡玩的地方可以帶他去一下。多讓他跟小夥伴一起玩,生活營養要搭配好。身體好,心情就好。慢慢小孩自閉症就會好的。心情一變好,性格就改觀,學習和與人的交往就正常了。

  • 8 # 擦亮星星

    自閉症孩子會表現出一些特有的行為,比如:不與別人進行眼神交流,反覆重複一個動作,兩週歲不能說兩個字的詞語,等等。這也導致自閉症孩子陷入到自己的世界裡,他們通常不能照顧自己,吃喝拉撒都需要家人的協助。

    家人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對自閉症孩子進行康復訓練,這一過程通常既艱鉅又漫長,需要極大的耐心,有的自閉症孩子不高興可能還會攻擊他人。所以,需要讓自閉症孩子恢復正常,能與他人交流或者能夠自主學習,才有可能回到普通學校中學習,融入正常的學習和交往。這是對自閉症孩子負責,也是對其他孩子負責。

  • 9 # 鼎鼎大鳴

    這是一個需要付出許多努力才能實現的事情,所以首先我們要有一個平和耐心,堅持不懈的心理準備。

    在我目前所瞭解的方法中,我的老師,北京師範大學張日昇教授的箱庭療法,是最為有效的。在老師的陪伴下,透過箱庭的製作,自閉的孩子會慢慢開啟心靈,逐漸融入正常的學習和交流中。

  • 10 # 愛陪娃的熊叔

    讓自閉症孩子迴歸社會是家長最大的願望,但也是一個艱辛和漫長的過程

    1、在機構和家庭對基本能力的訓練

    自閉症的孩子普遍存在社交障礙,多數有語言和認知的落後,大約70%的孩子還有智力偏低的問題,這樣狀態下的孩子是無法迴歸普通的幼兒園或者學校的。應該在專業的康復機構持續訓練,並在家配合訓練。以期讓孩子具備基本的語言,認知,社交,自理能力,為後續融合教育提供基礎。

    2、融合教育

    具備了上述技能基礎的孩子,可以聽從並執行指令,沒有攻擊行為的話,可以選擇進入融合幼兒園學習,但是目前類似的幼兒園還比較少,名額十分有限,教學能力也參差不齊。但這個階段又是極為重要的階段,因為在機構一對一學習到的技能,如果不能在集體環境中泛化和展現,那麼等於沒有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需要到真實的環境中去鍛鍊和檢驗。如果沒有融合幼兒園,也可以考慮在普通幼兒園申請影子老師跟隨,如果條件不允許,孩子的能力又還不錯,可以和老師交流一下情況,希望老師在日常教學中不要孤立和特殊對待孩子,必要的時候給予一定的輔助。

    3、迴歸普通生活

    雖然在特殊的機構中訓練最為有效,但很多孩子離開機構之後學習到的技能並不能得到很好的泛化,這大概是因為機構的學習和訓練方式與自然環境出入很大,所以我建議情況不是很嚴重的孩子,家長應該更多地擔負起訓練和教學的責任,在平時生活中,在自然環境中潛移默化地訓練孩子,這樣得到的進步更為客觀,當然這需要家長投入更多的精力,具備給多的專業知識。

  • 11 # 芝麻說育兒

    如何讓自閉症孩子融入正常的學習和交往中呢,我們的家長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帶孩子走出去

    我認識很多自閉症的家長,他們都對外刻意隱瞞自己孩子的情況,有的家長甚至誇張到除了父母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孩子有問題。這樣的心態是萬萬要不得的,首先家長都不能從心底接納自己孩子的真實情況,那還怎麼要求別人來接納你的孩子呢?想要孩子能夠融入正常的生活和交往中,家長首先就不能藏著掖著,要大膽的帶自己的孩子走出去。讓孩子孩子感受到他與正常的孩子沒什麼不同,讓他從心底裡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他的,讓他能夠樂觀自信的去面對每一個人。

    2、合理利用自閉症的特徵

    瞭解自閉症的人都知道,自閉症孩子一個非常典型的特徵就是刻板。這個特徵會讓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會按照一個固定去程式去做,如果一旦發生了變化,他們就會大發脾氣。那麼我們正好可以利用自閉症孩子的這特徵,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吃飯、穿衣、如廁、大小便、睡眠,對於這些事情我們都可以教他們一個完整的步驟,他們一旦學會之後只會原封不動的重複,不會少做一步。這樣一來,既利用了自閉症孩子的這個特徵,又幫他培養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何樂而不為呢?

    3、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

    相信我們每個人看見一個打扮的乾乾淨淨,身上香噴噴的孩子都討厭不起來吧。有時候我們不喜歡一個孩子,可能不是因為他是否正常,而是因為他不注重個人衛生。想象一下,一個全身髒兮兮,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孩子站在你面前,你會想要去抱抱他嗎?其他小朋友會想要去接近他,和他做好朋友嗎?相信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想要孩子融入正常的學習和交往中,至少他要不令人反感。不需要給他打扮的多麼華麗,但至少要乾乾淨淨、清清爽爽。

    4、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自閉症的孩子大多有些以自我為中心,用現在的話說可能就是情商比較低,他們可能會在無意中會傷害其他的人。因此父母平時要注意對他們進行情緒情感方面的教育,可以透過影片或者真實情境去讓他感受,在這個情景之下,別人的心情是怎樣的?也可以把每天發生的事情畫下來,讓孩子去對他們的想法進行解讀,去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5、教授禮貌用語

    相信沒有人會拒絕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吧。我們的孩子能力不如別人,但至少要叫他學會使用文明用語。在平時的待人接物的過程中,他的這些文明用語會讓別人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教養的人,讓人忍不住繼續想與他交往下去。

    6、培養一項特長

    舉一個家長的例子,她從小就讓自己的自閉症兒子和她老公一起去打籃球。一開始孩子一點也不感興趣,但是她一步步引導,後來兒子也愛上了籃球,而且還打的不錯。兒子上了小學以後,他是班裡個子最高的男生,也是班裡籃球打的最好的男生。全班所有的人,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都爭著搶著要和他做朋友。現在知道一個特長對自閉症孩子的重要性了吧,這個特長是他交朋友的敲門磚,因為一個特長至少可以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老是黑屏,重啟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