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求上進的蝸牛
-
2 # 訓練才會優秀
有些孩子的媽媽也是盲目自信覺得自己家孩子特別特別聰明,老話都說孩子都是自家的好。我家大寶就不算很聰明,反應速度有些慢。好在性格比較沉穩。如果是我做家教時家長問我的話,我應該會這樣說:很多孩子在智力方面差異不是太大,畢竟非常聰明個非常笨的孩子是極少數的。再把他家孩子平時學習的狀態做個簡單說明。其實,孩子的學習能力還是與他的學習習慣息息相關的。如果一個孩子學習習慣很好,只要不是特別懶惰成績就不會查多差。當然了,學習習慣好學習能力強他也不會是特別懶的孩子。所以我認為還是培養環境更重要些。
-
3 # 二虎和大牛
大家應該都知道唐代大詩人王勃創作《滕王閣序》的故事吧:
有一次,王勃去交趾縣看望自己的父親,途徑南昌,恰逢一位姓閻的都督重修滕王閣,並召集本地的文人雅士一起集會作詩。按照古人的規矩,作詩之後,一定要有一位文采出眾的人來寫一篇總序。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閻都督想讓自己的女婿來作這篇序文,於是紛紛推辭說自己能力不足。閻都督正高興呢,這時候王勃說:“我來!”
現場氣氛一度十分尷尬,然而這年輕人都已經說出口了,你總不能說:“不讓你來!”於是就讓王勃寫了。
沒想到王勃的文章寫得非常的好,尤其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到今天都被很多人反覆吟誦。整篇文章寫完後,大家都很佩服。這時候閻都督的女婿忽然說:“你這篇文章的確很好,可惜卻是抄襲的,我前兩天剛好看過。不信我背給大家聽。”說完之後,便完完整整地把整篇文章背了一遍,一字不差。
王勃聽完,非常佩服這位女婿的記憶力,但是他也不慌,說:“這篇文章的確是我抄襲的,不過文章後面還附有一首詩,要不你一併背出來吧。”
閻都督的女婿頓時瞠目結舌,因為他只是記憶力好而已,這篇文章並不是王勃抄襲的。
這時候王勃大筆一揮,又寫下了一首大名鼎鼎的《滕王閣詩》。
每次給學生講《滕王閣序》的時候,我都會講到這個故事。而且會問同學們:“你們都知道王勃是初唐四傑之一,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你們有誰知道這個閻都督的女婿叫什麼名字?”
同學們面面相覷,答不出來。
我對他們說:“這個世界上聰明的有很多,但是能夠聰明到過目不忘的人實在太少,但即使如此,這位閻都督的女婿也沒能在歷史上留下什麼印跡。真正讓後人銘記的,卻是才氣縱橫的王勃。大家想一想,聰明真的想你們想象的那麼有用嗎?”
很多時候,聰明是聰明者的墓誌銘。很多人正是因為聰明,才覺得總有退路,不必過於努力。以至於耽誤了自己的人生。這個世界不是屬於聰明人的,而是屬於勤奮之人的。
蘇軾不是因為聰明名留青史,而是因為他詩詞歌賦每一樣都能達到巔峰,李白也不是一位內聰明被人崇拜的,而是因為他寫出了膾炙人口的作品……古往今來,沒有哪一個帝王將相是因為聰明而留在歷史長河之中。
而今天更是如此,我們聽過見過太多“聰明”的學生,卻很少遇到勤奮的學生。聰明無非是上天的賜予,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你並沒有為此做出一分的努力;而勤奮卻是後天的養成,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是誰也奪不走的東西。家長應該給孩子的,是真正屬於他的東西,而不是一個讓他逃避學習的藉口。
下一次你再遇到家長這麼說,不妨也把王勃的故事給他講一講。
如果家長聽了這個故事還是堅持認為聰明比勤奮重要,或者連這個故事都沒心情聽完,那麼某種意義上,你也算明白這個家長的水準了,在教學的時候,盡力而為就行,不必過多自尋煩惱吧。
回覆列表
小孩嘛,都愛玩,學不會的時候就不想學了,越不想學就越學不會,能有人帶著點,慢慢學會了就想著學了,到時候就憑他那股聰明勁保準能讓他很快在班裡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