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朱鐵平

    班主任工作的路上,從未停歇。

    也經常思考經驗與感受,失去與收穫。總的來說,班主任是個看起來門檻比較低,很多剛畢業的老師都能夠在學校裡面當班主任,但是如果想做得好,還是需要很多思考和智慧。今天來分享兩個觀點。

    第一,最重要的,情緒管理。

    當老師經常要生氣,但不是真的生氣,而是有計劃的,假裝的,能夠向同學們傳達出對於某種行為表現的底線意識。為什麼呢?很多情況下,如果沒控制好情緒,那麼就會失去理智,而一旦失去理智,就經常要做出錯誤的抉擇。老師的犯錯不要緊,但是有可能給孩子們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這是最為不該的。

    第二,讓學生愛你,又怕你。

    班主任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學生會怕你,距離感很強。尤其是當你覺得為了班級清新付出,卻看到孩子們眼神的躲避,甚至走在路上躲起來不敢跟你打招呼。這些事情我都遇到過,所以曾經深刻的反思,是不是自己太過嚴厲,沒有讓孩子們體會到愛。

    對於成年人來說,我們有時候會感受到別人嚴格要求,就是對你好。但是,是有時候。大多數情況下是排斥的。更何況小孩子了!

    所以,我覺得老師要想方設法讓孩子愛你,讓孩子們覺得老師也真的是在愛他。嚴格,是未來他才能懂得的愛,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等不到那麼遠。如果你能夠想到方法讓孩子們現在就喜歡你,那麼你的工作一定非常輕鬆,孩子們在這樣和諧的環境下也成長的更好。

  • 2 # 物理小金魚

    身邊一些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手段其實挺經典的,深入思考會覺得非常有意思。

    案例一:有些班主任是拉攏一批人,打壓一批人。

    我們都知道一般女孩子比男孩子乖巧,所以看過有些班主任的方法是在班裡樹立女班幹部和女學生的絕對權威,培養女孩子的正義感,用來打壓男孩子尤其是那些搗蛋鬼,結果班裡的男孩子被女孩子管得一點脾氣都沒有。那位女班主任也很會挑人,管理紀律的班幹部不是“女強人”就是“女漢子”,那些調皮搗蛋的男生見了她們就像老鼠見了貓似的,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那位班主任的班自習課紀律很好,很安靜,而且她就算出去培訓學習一個星期,班裡照樣有人“鎮場”,一點沒亂。

    案例二:有些女班主任身材嬌小,彷彿“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的林妹妹,讓人擔心她管不住班級,其實不會。

    有時候,溫柔也是一種武器。女班主任有些非常體貼,對學生真的像媽媽一樣,脾氣也不會特別大,手段也不會很強硬,但孩子們都聽她的。很簡單,無微不至水銀洩地般的關愛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現在的學生都很聰明的,真心為你好的班主任學生是感受得到的,也會真心愛戴的。

    如果有些調皮學生闖禍了怎麼辦?女班主任的眼淚也是一種武器。被氣哭的女班主任往往會得到班裡大部分同學的擁護,正義感爆棚的一些學生馬上會替女班主任去說這位闖禍的同學,於是乎,那位“罪魁禍首”自知理虧,眾怒難犯,乖乖認錯道歉,甘願“伏法”。

    案例三:有些男班主任就像黑社會老大,兄弟情義的心腸,雷霆萬鈞的手段。

    看過一些男班主任,跟班裡的同學很講義氣,不管是班幹部還是搗蛋鬼,都像是他麾下的小弟。他會跟班裡同學一起打籃球,會請班裡同學吃美食,班裡同學犯了錯,只要無傷大雅,他往往自行處理,不報到年級或者德育處,“罩著”小弟,是個“好老大”。但是一旦觸犯了的品行和校規的底線,他處理問題學生的手段也會讓他們求饒不已。

    老師們如果以上帝視角來看看身邊這些班主任怎麼“統帥”這些學生,對照自身的方法,其實會很有幫助。而且上述案例這些班主任都是很好的老師和同事,都很關心學生,雖然社會上、網路上往往會對教師這一行有些誤解,但其實一個普通教師職業生涯所接觸的大都是很負責任的好老師。基層教育的工作,我們的下一代其實就是靠這麼一批實幹家在“傳道授業解惑”也。

    各位,你們遇到過什麼好班主任嗎?能否分享一些你們的故事,帶給大家一些正能量?

  • 3 # YanYanHao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 是走進人心靈的活動,成功的有效的教育必定是"走進心靈、觸動心靈、撫慰心靈、震撼心靈、淨化心靈"的活動,而愛是這一切的前提。班級是初始化的社會群體,也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園地。搞好班集體建設,班主任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集體責任感、榮譽感。

    在素質教育逐步推進和深入的今天,教育不僅僅要教給學生文化知識,更要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在其中,班主任這個角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我個人經驗看來,教師紮實認真的日常工作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作為教師,我們的天職是教學,因此,在鑽研教材、備課研討方面我從不鬆懈,在鑽研過程中,我切實感到業務上的不斷提高,既讓自己確立了在班組同事心目中的地位,讓大家對我產生信任,也幫助我更加明晰看到班級保教工作中的問題並及時將不合理的方面改善。

    有不少家長和教師有這樣一種教育觀念:所謂好孩子,就是去掉了缺點的孩子,於是乎孩子的任務就是不斷改錯,時時注意不要闖“紅燈”,而大人們的任務就是不斷的挑錯,時時告誡不能闖“紅燈”。事實上,許多偉人都有明顯的缺點,可他們仍然是偉人。偉人不是沒有缺點的人,而是最大限度的發展了自身優點的人。發展才是硬道理!如果這些偉人從小就被批評包圍著,一直小心翼翼地要做“乖孩子”,那麼他們的長處就有可能被埋沒了。從某種意義上講,以挑錯為重點的教育其實是非創造性教育,是庸人教育!其結果往往是:孩子缺點沒改掉多少,優點也沒有得到發展,“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工作中我要睜大眼睛,去尋找孩子的優勢和長處,公開表揚、私下批評,勤鼓勵、重讚賞,努力幫助孩子發展。我當然不是反對糾正孩子的缺點,而是覺得發展孩子的優勢與個性往往是克服其缺點的最佳辦法,有了好心情,有了好的精神狀態,缺點改正往往事半功倍。而抓住一點小辮子不放,往往會有丟了西瓜撿芝麻的效果。當然,家長們希望的神童天才,清華北大,但我們知道,那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希望離大部分人都很遙遠,做為班主任,在孩子身上發現他最強的一面,並引導其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我想這是教育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教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科學,當我出現在學生面前宣佈我是他們的老師時,緣分與責任就連結了我們的師生關係,既然我們堅定而執著的選擇了做一名人民教師,就應從心底裡熱愛這份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特別推薦的高中議論文專用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