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莫奈何4

    首先劉銘傳何許人也!劉銘傳:淮北平原人,家裡排行老六,臉上布有麻點,人稱劉六麻子,從小鬼神不敬,心狠手辣,年少時獨身殺死當地惡霸,糾集一群亡命之徒,聚眾為王,禍害鄉野,成為聲名狼藉的流氓頭子!二十歲從軍,十多年後,已是晚清重要風雲人物,首任臺灣巡撫,1884年,帶領少量清軍水兵,第一次以少勝多在淡水等地擊敗法國艦隊的進犯,在臺灣執政期間大力開展洋務運動,編練打造新軍、修建鐵路、開闢通訊、創辦學校、鞏固海防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讓荒古的島嶼同世界發展合上了節迫,為臺灣現代化奠定了深遠基礎,至今被臺灣學者尊為“三百年開拓第一人"。

    時勢造英雄。"太平天國"暴動已讓清王朝搖搖欲墜!曾國藩的湘軍出現,成了清朝帝國擎天支柱。起義軍和湘軍打得難分難解之際,曾國藩讓他的學生李鴻章火速到江、浙兩地召集人馬組建軍隊。

    兩月後的一天,李鴻章帶著三位年青人讓曾國藩考查。

    曾國藩是一位曠世奇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厲害可“以貌取人",他看準的人物個個精明強幹,從不走眼。甚至獲得"伯樂"美譽。

    得知學生李鴻章推薦三個青年才俊讓自已過目,曾國藩不忙接見,讓三位青年在客廳等候,自已隔著窗孔觀察三人的舉止言談。事後,對李鴻章說;"臉上長麻子的那個,留在軍隊廣為重用,高個子那人也還湊合,管理錢糧,唯獨那個矮子,人挫本領也挫,前途有限,只能做個道員"。三人後來的結果都被說準。

    劉銘傳確實是個將才,打起仗來奮不顧身,身先士卒,數場戰鬥下來,有勇有謀,所向披靡!1864年因戰功顯赫,授於直隸提督,親自掌管五萬淮軍,也被稱為"銘軍"。最輝煌戰役是率中路淮軍,俘虜太平軍黃子隆兩萬餘人,又乘勝追擊,在黃陂、濰縣、壽光等地擊敗東捻軍。繼爾向李鴻章獻計,將西捻軍引誘到黃河、運河、徒駭河之間狹窄地帶,劉銘傳帶"銘軍"與之決戰,導制西捻軍全軍覆滅。

    劉銘傳,愈戰愈勇,聲名遠揚,太平軍都聞之膽寒,成為當時最有名的悍將!

    悍將者,多粗魯、莽撞、無法無天、視軍紀如兒戲,但都是忘命之徒!作戰勇猛,不惜力惜命、衝鋒陷陣、視死如歸、帶兵佈陣、能審視度勢,很受土卒愛戴!

    致命點是,悍將都倨傲狂妄,桀驁不馴,暴虐、狂躁、喜怒無常,最不好管理!劉銘傳就是不拆不扣一名悍將。

    當時湘軍和淮軍人才濟濟,悍將很多,互相之間爭強好勝,矛盾不斷。劉銘傳與另一勇猛聞名的悍將陳國瑞互不示弱,差點決鬥,兩軍也劍拔弩張,大有內鬥之勢。

    曾國藩內心如焚!大敵當前,怎能手足相殘,當機立斷,”一山不留二虎"!馬上調防,兩人帶兵投入前線,雙方較勁,反而都打了漂亮勝仗。

    曾國藩對悍將們又愛又恨,他清醒明白:悍將們都是人才,如菜刀,控制得好做出的是美味佳餚,控制不好則為兇器。

    曾國藩很器重劉銘傳,雖然他性情粗魯、狂暴!但他愛讀書能變通問題。對他駕馭得好絕對是朝廷棟樑之材。曾國藩心知肚明,從劉銘傳性格特點上必須首先要打掉他囂張氣焰,收伏悍將,就要比悍將是更強悍之人,用威嚴和攻心震懾住悍將,摧毀他的倨傲豪霸之氣。

    曾國藩召見劉銘傳,肯定他功績,取得的成就如實上奏。繼爾,歷數他的劣跡暴行,一針見血指出他性格弱點,死穴之處!連連嘆氣,痛悔不該施予重用,以後樹大招風,禍起蕭牆,必定受其連累!劉銘傳是聰明人,知道了自身的過錯,和別人的評價!也悔恨萬千,言語中流露出灰心喪氣的心理!曾國藩見有起色,話鋒一轉,不失時機表揚他作戰勇敢,靈活多變戰術,出奇制勝能力當下無人能及,自身魅力優點很多,不貪財、不聚賭、不欺凌是不可多得的人物,將來前途無量,戰事結束後唯一依靠的重臣,切切不可因莽撞毀了人生!這"雞血"打得劉銘傳滿腔熱血沸騰,口服心服,無言可辨!跪在地上頭撞得直響,握住曾國藩雙手,“恩師,你是我的再造父母!小人從今天請恩師靜觀其變……"

    曾國藩厲害!駕馭劉銘傳這樣的悍將,用兩種手段,軟硬兼施,外嚴內寬,兩手都用,手手強硬,恩威並施,攻心為上!悍將如烈馬,要使用他,首先要收服他。

    曾國藩在具體考察人才上能獨具慧眼,他主張對人才宜"留心察看,分別貞邪"。

    陣銘傳不負曾國藩重望,果然在晚清舞臺風雲變化中,在臺灣掌管事宜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篇章,對寶島臺灣貢獻被尊為”現代化先驅者"。

    劉銘傳性情磊落、耿直!老年後都不善於投機鑽營,被官場小人惡言中傷,黯然神傷!離開了他苦心經營奉獻了畢生才能的寶島臺灣,帶著英雄長嘯,壯志未酬凌雲豪情!回到了家鄉,最後善終一生。

  • 2 # 德業並進

    說一千道一萬識人是一方面,什麼樣的人幹什麼樣的事,其次主要是曾公的德行,也就是仁道,仁者,即所謂欲立立人,欲達達人也。也就是樹人之道。持之以敬,臨之以莊,無形無聲之際,常有檁然難犯之象,則人知威。

    以上解決你的問題了嗎

  • 3 # 歷史知事

    駕馭個毛線蛋蛋,劉銘傳是淮軍,是李鴻章的人,根本輪不到曾國藩來駕馭。

    1962年,曾國藩舉薦李鴻章到安徽招募淮軍,劉銘傳,潘鼎新,吳長慶等人投入麾下。

    劉銘傳帶領的淮軍隊伍叫“銘字營”。

    “銘字營”中多為劉家子弟,劉銘傳在營中職務最高,輩份也最高,其骨幹將領皆為劉家子弟和劉銘傳辦團練中結納的“同裡敢戰之士”。

    之後劉銘傳始終跟著李鴻章混,根本不尿曾國藩那一壺!

    劉銘傳當過曾國藩的部下,那是捻軍戰爭中的事了。

    曾國藩在攻破南京滅掉之前,就開始功成身退的準備了。派學生和幕僚李鴻章組建淮軍,去上海蘇州打太平軍,只是提前準備。平滅太平天國後,曾國藩大量裁軍,尤其是嫡系部隊,連最能打的曾國筌都回老家休息了。

    此時慈禧開始扶持李鴻章壓制曾國藩。力量此消彼長下,曾國藩如履薄冰。

    正好,八旗名將僧格林沁被捻軍乾死,慈禧派曾國藩去剿捻。

    但是,經過裁軍,曾國藩嫡系軍力只有2萬,只好與李鴻章借兵6萬,又湊了其他的一些綠營,才去和捻軍死磕。

    曾國藩的打仗方式是“結硬寨,打呆仗”,長期圍困,最終一鼓而破敵。這一點,讓勇猛無敵的劉銘傳很瞧不起。

    劉銘傳為代表的淮軍悍將,那是大上海來的,半數裝備洋槍洋炮的,面對曾國藩那麼慫包的打法,很不贊成。面對裝備差,訓練差的友軍,一臉豬隊友的嫌棄。同時,李鴻章對自己這幾個親信將領暗通款曲,讓他們對曾大帥陽奉陰違。

    曾國藩要崩潰了,劉銘傳一開會就裝病,經常和友軍打架鬧事,行軍途中經常磨磨唧唧。曾國藩只好寫信給李鴻章“幫幫忙吧!不要讓我死在捻軍手裡”。

    李鴻章授意下,劉銘傳才開始積極工作。但,曾國藩戰場上的失誤,被調走。李鴻章接住了剿捻任務,這場戰爭中,比左宗棠表現還要出色。

    曾國藩的湘軍更多是派系林立的鄉土聯盟,除了他的嫡系,還有江忠源系,左宗棠系,胡林翼系,張亮基系等等等等。

    這些關係多疏遠,至少還是湖南鄉黨。而李鴻章的淮軍,全是安徽人,曾國藩完全掌握不住。

    劉銘傳確實牛逼,不聽曾國藩的很正常,後期李鴻章也弄不住,慈禧都拿他沒辦法。也許,這就是名將風範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懂就問,為什麼剛要起飛的IG,卻0-2慘敗於LNG,你如何評價IG的這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