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晚霞vlog
-
2 # 城南史話
說起父母難以接受新事物和難以改變這個問題,我是最深有體會的了!這得從我結婚生小孩說起,記得小孩出生後,因為我和妻子都要忙於工作,所以就從農村老家把父母接到城裡和我們一起住,想著一來可以幫著給我們帶下小孩;二來兩個老人在農村辛苦大半輩子,這下可以到條件各方面都較優越的城裡享下清福。哪知,來到城裡後不久,問題就來了:首先是作息時間觀念上,我和妻子從週一到週五都很忙,難得等到了週末,原本想好好躺在床上多休息下,可父母親勤勞慣了,才不管週末不周末的,準七點起,定要我們帶他們到街上轉轉買點家用的東西,時間一長,搞得我和妻子都不勝其煩了;其次,在生活習性上,我和妻子雖工資不是很高,但在生活費用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兩位老人可不這麼想。本著節約的思想,只要一有空,就跑到離我們小區不遠的小山上“開荒種地”去了!每次去都勞動得很晚、勞動得很累!我和妻子給兩位老人說了很多次,可二老就是聽不進去!
或許很多人都與我有類似的經歷,面對父母難以改變的行為習慣,都很頭疼,很無奈。後來相處時間長了,慢慢地也悟出了道理:父母之所以難以接受新事物和難以改變,是由於他們的習慣和觀念是在長時間的勞動中養成的,是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環境中慢慢養成的,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已成為一種“定式”!想要他們在很短的時間裡一下子改變原有的行為和習慣,去接受新事物,是很難辦到的。唯有經過長時間的生活適應或許會有些許改變,若想要他們改變得像我們年輕人一樣,那是萬不可能的。
畢竟我們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人年輕的時候是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時間段,老年之後,腦細胞僵化固化,拒絕改變,難以接受新事物,就像南方人和北方人飲食習慣一樣,20歲之前,在南方吃米,20歲之後到北方生活,不適應吃饅頭,到老還是覺得米飯好吃,北方人從小吃麵食,長大後到南方,不習慣吃米,到老年仍覺得麵食好吃,這就是年輕時行形成習慣,年老後改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