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笑搞

    曹操的名號在許多人耳中並不陌生,可是,曹操第一次在漢末出名,顯然不是因為他的成就,而竟然是一位評論家的話。漢末的許劭許子將先生,平時喜好評論天下人士,其人所評人物,時人皆為稱讚,於是,連官府往往都依據許劭的評價來選拔人才,所以人人都以得到許劭的好評為榮,於是,曹操就找上門去了。

    陳老師先來帶大家看看為何曹操可以是治世之能臣。“治世”之於“亂世”,應該不是治理天下的意思,而是太平盛世的指代。所以,“治世之能臣”,說的就是太平盛世中有能力治理天下的臣子。

    曹操的確擁有穩定太平盛世的能力。首先,當初在何進與十常侍對立的時候,曹操就在何進手下出仕為官,愚蠢的何進為了剿滅十常侍,採納袁紹集結外兵共聚京城的建議,竟然想要把西北的虎狼之徒董卓找來對付小小的十常侍。

    曹操一眼便看出這是潑油救火的下策,便勸阻何進說:“小小的十常侍,只需要數十甲兵入宮,他們就束手就擒了,怎麼能把叫上董卓入京呢?這無異於引狼入室啊!”只可惜,這一番正確的言論沒有得到何進的認同,於是,群雄割據的亂世,就這樣被何進埋下了種子,拉開了序幕。曹操的諫言,能夠幫助何進迅速剿滅沒有兵權的十常侍,而且給外界傳送了一個訊號,就是朝廷依舊威嚴穩定,所有的禍亂都能夠自行解決,不需要外兵幫助,這樣,各地有野心的諸侯,沒有割據一方的理由,就會掂量掂量造反和忠漢,哪個更加划算,因此,大漢能夠在一定時間內保持住穩定,這樣一來,朝廷只需要一步步地削弱因為平定黃巾之亂而掌握兵權的各方諸侯的實力,就可以和平演變地,穩定大漢的統治。

    可惜,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大漢氣數已盡,即便是曹操,也是抵擋不住的,於是,天下還是大亂。那麼,曹操又是如何做一個亂世之奸雄的呢?

    奸雄,是指弄權欺世的人。人們對曹操的奸認識,往往可以從曹操對待漢帝的態度上找到。曹操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漢獻帝也是做了許多為人臣子不應該做的事情。首先,在把漢獻帝從李傕郭汜二賊手中救出來之後,曹操並沒有讓皇帝還於舊都洛陽,而是逼迫皇帝遷都到了曹操的地盤,許昌。

    因此在許昌,曹操才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天下人都認為曹操是個奸臣,一點都不尊重皇帝,只把他當做平定天下的工具來使用。其二,漢獻帝和其忠臣為了能夠脫離曹操的控制,做過不少事情,比如衣帶詔,比如許昌作亂。

    而曹操顯示出奸雄的狠辣,衣帶詔事發後,曹操不僅殺了與此事有關係的董貴妃,還安排自己的女兒入宮做了皇后,徹底把宮中都納入了自己的控制範圍內;而之於趁夜為禍許昌,妄圖造反的臣子,曹操因為確定不了具體的人數,而秉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態度,將有可能作亂的臣子全部斬殺,大漢三分之二的臣子都在

  • 2 # 汪加和

    千古罪人從何而來?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曹操漢獻帝早就亡國了,天下會更亂,試問三國裡所有重量人物有誰能與曹操比肩,再重申一次,劉備、諸葛亮是羅貫中大師刻意粉飾的人物,《三國演義》只是歷史小說,和史記中人物相去甚遠,其軍事、文學、治國理念讓無數王候將相備加推崇。

    如果按投票方式誰是三國裡面真英雄,我敢打賭曹孟德勝出幾無懸念。

  • 3 # 過路閒人路過

    首先很多人會糾纏一個問題,就是三國志和演義那個更靠譜,這個問題估計大家心中有數,咀巴承不承認是另外一回事。

    當時大環境就是東漢腐敗,內有宦官外戚弄權,外加一大堆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諸候,百姓是連連戰禍,民不聊生加上集眾起義,這點沒人反對吧?歷史從來沒有改變過,朝代由盛轉衰再改朝換代,雖然古代是封建社會,皇權至上,但是如果朝廷胡作非為,導致百姓生活艱苦,日子沒辦法過下去,這個皇朝離被推翻就只是差一步而已。秦始皇稱始皇帝,想著傳千世萬世,結果呢?

    所以匡復漢室只是一個偽名題,當時百姓最需要的就是撥亂反正,過上安穩生活,這是中心主旨,能不能匡復漢室,皇稱是不是姓劉相對中心主旨顯得毫無意義。而且事實很明嘹,當時東漢完全沒有任何本錢去把四分五裂的國家統一,漢獻帝在西涼軍手下逃出長安自身都難保,十八路諸候咀頭上說要討董卓,實則就是想著有沒有便宜可以佔,在當時根本沒有一股勢力可以把天下統一,袁術稱帝沒人能收拾,隨之而來的肯定是有點實力的也會相繼稱帝,天下出現一大堆不同姓氏的皇帝,漢獻帝還有價值嗎?還會有人在乎皇帝姓劉不姓劉?

    在急切需要天下統一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中心主旨下,為了達到這凌駕一切的目標,用什麼辦法去完成還重要嗎?天下本就是有能者居之,這時候曹操挾天子而令諸候又如何?

    曹操挾天子後,抵抗了匈奴,烏桓等外族的入侵,擺平了稱帝的袁術和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這些都不是咀頭上說說,而是南征北討實打實的一個一個打下來,能把四分五裂的國家統一成十三州佔其九,讓國家大部份百姓生活相對穩定下來,這功勞和貢獻敢說不是巨大嗎?

    很多人要抹黑曹操,用的理由不外乎幾個,比如性格好色好人妻,屠城摸金,夢中殺人,借糧官人頭,殺掉呂伯奢一家,獨攬大權等等。首先個人性格和大局有什麼關糸?如果曹操認為自己有目標也有能力去統一天下,為了保命去完成自己這目標,殺掉呂伯奢一家,夢中殺人就是無可奈何但不能不做,而借糧官一個人頭可以換回多少性命?摸金屠城難道不是有政治軍事上的考慮?會有人相信曹操在太平盛世去屠城嗎?重點就是以上說的這些人的性命,換取無數百姓過上安穩日子,不值得嗎?改朝換代把天下撥亂反正,有可能沒有無辜的人犠牲性命嗎?以上這些和曹操的功勞和貢獻,根本不值一提。

    說曹操就不得不說劉備,說劉備白手起家到稱帝很有本事,絕對正確。說靖王之後是真是假,對劉備有沒幫助也不去爭論。要說的就是我一直強調的,就是劉備對國家對百姓對推進歷史是功還是過,曹操南征北討時,劉備勢力小到處投靠,可以數的出來那回不是不辭而別甚至逃跑嗎?奪西川不是有個宗親身份還能說的過去嗎?其實劉備不仁義的事情多的去了,你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這裡就不打算去爭辯,但奪了西川然後釋出漢獻帝遇害的假訊息後稱帝,然後發動戰爭要推翻把天下統一為十三州佔其九的曹魏,理由就是匡復漢室這偽命題,把統一又往後推了幾十年,這行為在歷史大環境下是功還是過?有人會說曹操可以投降,但請問一下論功勞沒功勞論實力沒實力,要做皇帝就是因為姓劉?

    支援北伐的人,希望蜀國壽命可以更長的人,我想知道的是怎麼會有人希望國家延遲統一?要注意劉備發動的是內戰,和外族入侵根本沒可比性。

    曹操和劉備的實際功過和民間形象完全相反,很多人會說忠義這兩字,但忠義這兩字要搞清楚是愚忠還是私義,能讓百姓過上安穩生活的才是真正的忠義,讓百姓受更多苦的根本談不上忠義。

  • 4 # 手機使用者6084820504

    說曹操是千古罪人主要原因一是篡漢,開創權臣篡位模式,被後世權臣效仿,導致魏晉南北朝400年大動亂,古人云,權臣易世天下必危,就是這個道理。二是內遷胡人於中原內地,引狼入室,導致五胡亂華。

    國家危難之時需要的是“苟利國家生以死,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耿介誠臣,而不是滿足個人野心,攪亂天下的亂臣賊子。如果權臣得勢就篡位,必定紛爭不斷,天下大亂(董卓袁術如此,曹操司馬懿也是如此,曹魏境內所謂的叛亂從來就沒有消停過),古人云,權臣易世天下必危,就是這個道理。權臣個個你爭我搶(用血拼搶到了皇位又傳給子孫,子孫弱小,又被權臣爭奪,惡性迴圈)兩晉、南北朝頻繁更迭,皇帝如走馬燈,直到隋唐,在這400年間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其間更有五胡亂華,北方漢人幾乎被屠殺殆盡(要不是劉裕北伐,建立南朝,南方漢人也岌岌可危),可以說,曹操開了一個惡頭(晉、南北朝的權臣有樣學樣),說曹操是罪魁禍首,千古罪人一點也不為過。曹瞞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欺君罔上,弒皇后,毒殺皇子,殘害忠良,殘暴嗜殺,無惡不做),因此被世代唾罵。

    曹操內遷胡人,引狼入室,養虎遺患。大漢朝規定,內遷胡人百戶都要上報朝廷批准,可是曹操北擊烏桓,不就地安撫,居然內遷五胡數十萬戶於陝西、山西一帶的中原地區( 你曹操對徐州、袁紹等等許多地方的漢軍民可沒這麼好,而是幾萬、幾十萬的屠殺)理由是加以控制(你曹操能保證控制一時,能保證永遠控制?此地本是漢人的核心居住區域,又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原本就是各個歷史時期軍閥激烈爭奪之地。 果不其然,短短几十年後,晉八王之亂,胡人趁機作亂,導致中原地區三百多年的五胡亂華,北方漢人幾乎被屠殺殆盡,所以說曹操引狼入室是五胡亂華始作俑者,千古罪人。有人說,五胡亂華是司馬八王之亂引起的,這話是不錯,但我要問你,漢朝也有七國之亂,明朝也有藩王內亂,為什麼沒有發生五胡之亂?你將胡人內遷漢人的核心區域,如果漢人內亂,或是漢人軍事力量衰退,誰來控制五胡?有人把五胡亂華責任推給司馬氏,可是你曹操不引狼入室,八王再亂也是內亂,只因內地有了這麼多的胡人,才會有胡人趁機作亂屠殺漢人,與漢人爭奪中原地區的控制權,漢人成了他們的兩腳羊也是必然(在此懷念民族英雄冉閔。左傳上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你曹瞞難道不知道?) 引狼入室的曹操就是這場大浩劫最重要的製造者,曹操是五胡亂華的罪魁禍首,千古罪人鐵板釘釘,誰都洗白不了。

  • 5 # 復活的馬克斯

    曹操的定性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就有了:超世之傑,非常之人。能配上這八個字的可能中國無第二人。在人品上,他不計舊惡,容量之大,前無古人,節儉,穿的衣服不會比現在的乞丐好。他的真誠不僅在他的事蹟中,還是在他的文章中,都有體現。在政治上,他講法治,發展經濟,打擊豪強,注重民生,是較早民政措施的人,今天大概我們也做不到,任人唯才,後世典範。在軍事上,他保留了中國十三部兵書,第一個認識到《孫子兵法》的價值,在戰鬥中,身先士卒,並有奇謀。在文學上,他的四言詩登峰造極,無人超越。他的文章清峻樸實。漢獻帝如沒曹操,可能死在軍閥刀下,或者餓死在荒野。然而就因他有本事,掩蓋了中國以皇權為中心的皇帝,所以他被後世以各種方式汙衊。

  • 6 # 真豬26527111

    從民族的角度,曹操是個大英雄 因為他打過想要和東北北少數民族勾結的袁家餘孽,也打過和馬超為代表的西北少數民族,當然也把蔡文姬弄回來了。也是前期壓制北方少數民族的主要力量(袁紹就算了,就這點他趕不上公孫瓚)

    從政府的角度(漢朝)抑制了分裂的傾向,起碼錶面上維持漢朝的表面的統一(挾天子以令諸侯)畢竟漢朝的衰落並不是曹操造成的。

    從國民的角度,屯田 招賢令 收青州兵,快速的恢復由於黃巾起義氾濫北方而嚴重破壞的生產力

    從世家大族的角度,舉賢令的推行 使得寒門可以崛起,儘管由於知識壟斷於豪門世家,效果一般,但是起到的意義卻是深遠的!

    從藝術的角度,作為首領級別的文藝老青年,不僅有個詩人兒子,還十分欣賞和重視有才華的詩人和文學家,為以後的出現的竹林七賢奠定了基礎

    所以曹操就是英雄,當然了曠世英雄勉強了,畢竟最後沒統一中國,但是考慮到隋朝之前世家壟斷了絕大多數的社會資源,尤其是智力資源,而且無論是曹家或者是夏侯家都不算頂級世家,所以曠世英雄也沒啥毛病!

  • 7 # 大國春秋

    曹操雖談不上曠世英雄,但他為西晉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曹操——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唯才是用,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在他統治期間,魏國的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黃河流域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所採取的一些措施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曹操主張“兵以義動”的戰爭觀,強調師出有名,要符合道義。他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使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屯田制的實行使黃河流域的農民負擔大大減輕,得到了人民的一致擁護。

    毛澤東評價曹操:“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安卓使用者關閉定位服務後,Google仍偷偷獲取使用者定位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