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月22日早間訊息,美國新聞網站網站Quartz的一項調查表明,即使安卓使用者在設定中關閉應用的定位服務,安卓裝置仍會將手機訊號塔定位資料傳送給谷歌。Quartz還表示,即便裝置重置為出廠狀態,定位資料依然會對外發送。他們發現,能夠接入蜂窩或Wi-Fi網路的安卓裝置每當進入新的手機訊號塔範圍後,都會將資料傳送給谷歌——甚至連沒有安裝SIM卡的裝置,也會在有Wi-Fi網路可用時傳送資料。
18
回覆列表
  • 1 # 極果網

    其實仔細想想,手機在成為我們的另一個“外接器官”的同時,也是一個監視用的絕佳工具:能聯網,能定位,可以拍照錄音,我們還會把自己的私人資訊全都放在上面。面對這樣一種裝置,看來就連自詡“不作惡”的谷歌,也沒能忍住誘惑。

    反倒是一向以高冷麵目示人的蘋果,對使用者隱私保護的異常周全。蘋果很早就開始了差分隱私技術的開發,並且在使用者資訊收集上也保持了極大的剋制。谷歌其實也有類似技術,14年起應用在了瀏覽器收集的隱私資料上。今天看來,谷歌當初對使用者隱私的保護,並沒有擴充套件到他們的手機上。

    然而這又能怎麼樣呢,把手機扔了?

  • 2 # 胡躍俊

    2017年11月22日,據美國新聞網站Quartz的一項調查表明,即使安卓使用者在設定中關閉應用的定位服務,安卓裝置仍會將手機訊號塔定位資料傳送給谷歌。Quartz表示,除了去除SIM卡並關閉Wi-Fi網路,或者把裝置放在法拉第籠裡,安卓使用者目前還無法阻止手機向谷歌傳送資料。針對谷歌強制獲取安卓裝置位置資訊行為,谷歌發言人迴應稱,這種收集手機訊號塔定位資料的行為過去11個月一直在進行,訊號塔的地址會包含在傳送給系統的資訊中,以此管理安卓裝置上的推送通知和訊息。並補充道,他們計劃在11月底終止這種行為。而谷歌這種霸權行為早就不是第一次了,包括無視軟體隱私、獲取使用者郵件資訊。如在2012年8月9日,谷歌就因為繞開蘋果Safari瀏覽器使用者隱私被訴,並同意支付2250萬美元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針對Safari隱私案和解,但谷歌需承認對此負有責任。FTC稱,谷歌欺騙消費者,違背了去年與FTC簽署的無異議裁決書(consent decree)中的條款。FTC認為,谷歌利用Cookie繞開蘋果Safari瀏覽器的隱私設定。同樣在2013年9月6日,谷歌又因非法檢索獲取使用者郵箱內容被訴上法庭,原告稱,谷歌公司的檢索範圍包括髮至其使用者的任意郵件,而原發件人並沒有同意谷歌的隱私條款。原告指認,谷歌公司“非法開啟、閱讀和獲取私人郵件內容”,觸犯加州隱私法和相關聯邦法律。而在2016年5月3日,谷歌又因為獲取醫院患者健康資料被英國多家媒體披露,稱谷歌旗下一家公司在患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從英國3家醫院獲取約160萬名患者的健康資料。谷歌在網際網路的統治地位當然無可動搖,但其霸權行為未免有些過。谷歌各類霸權,獲取使用者資訊,其原因大多是為了獲得相對應的推送,賺取流量。此類私利行為侵犯使用者資訊是絕對不允許的。身為一家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谷歌應當樹立規範,而非以自己的地位進行“霸權統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尾酒杯沿為何要撒鹽或者是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