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說得好,沒有泡沫的啤酒不是好啤酒,好酒要有泡沫才香。但這說的是啤酒,假如說,白酒裡面也有一大口泡沫,你還敢喝嗎?
今天,我們想來聊一聊資本市場的吉祥物,價值投資的代言人——貴州茅臺。
它的價格再次重新整理了我們的三觀,這家公司現在市值4400億,什麼概念? 4400億=三家格力電器=兩家萬科=3/4家星巴克 Ps:這一家星巴克不是你家樓下的那一間星巴克,而是800億美元,包括了全球2萬五千家連鎖店的星巴克集團。
我們想給出的結論很簡單,茅臺被大家高估了,白酒也是可以有泡沫的。
1.我們看全球的案例,你幾乎找不到哪一個消費品是依靠不斷的提價來完成長期的利潤增長。消費品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你一提價大家馬上換替代品,在便宜的價格面前,大家可能都過分高估了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
2.大家的消費水平是跟著收入走的,而收入是跟著經濟增速走的。所以成熟市場的經驗,消費品行業的增長就是和經濟增長同步。比如美國不喝茅臺,但是他們喝啤酒。美國啤酒行業每年增長就是1%,和美國經濟同步。如果每年提價的幅度遠遠超過了經濟增速和收入增速,那麼這可能是有透支未來的風險的。
不是依靠提價,那這些消費公司是怎麼成就霸業的呢?
依靠新的人群和更大的市場。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在可口可樂上賺了幾輩子的錢,大家都認為他是在87年股災之後,別人恐懼時他貪婪抄了底賺了錢。但真實的答案,巴菲特賺的是可口可樂成長的錢,是可樂全球化的錢。90年代可樂進入中國,他不需要提價,但是它的銷量比80年代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它的輝煌是依靠從一個北美品牌,變成世界品牌換來的。
再比如星巴克,星巴克也不是靠提價。它幾乎把可口可樂的故事複製了一遍,星巴克的全球化爆發於09年,從這一年,星巴克在中國的二三四線城市爆發,09年到現在,星巴克的股價翻了20倍。
所以,消費品公司的成功,少有人建立在漲價的基礎上,大多數建立在增量的基礎上。從這個意義上講,茅臺的未來,應該建立在從一個貴州品牌,變成一個一帶一路品牌。就像星巴克,從一個西雅圖品牌,變成一個全球品牌一樣,這是有過成功案例的。
但是,問題在於,白酒和咖啡不同。白酒贏得了歷史,但是正在失去90後。沒有哪一個消費品不去迎合和討好年輕人。美國曆史上,啤酒增長最快的年代,恰恰是年輕人在人口結構中佔比最高的時代。後來嬰兒潮一帶老去,美國的酒行業就不行了,上去的是更健康的軟飲料、牛奶和咖啡類。
中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大家高估了提價對消費品的可持續性,高估了酒在一個人口結構迅速變老的經濟體中的消費比例。
究竟是誰推高了茅臺的股價?也許是那些有多餘的美元額度又用不掉,不知道換點什麼好,最後他們換成了茅臺的酒和股票。
有句俗話說得好,沒有泡沫的啤酒不是好啤酒,好酒要有泡沫才香。但這說的是啤酒,假如說,白酒裡面也有一大口泡沫,你還敢喝嗎?
今天,我們想來聊一聊資本市場的吉祥物,價值投資的代言人——貴州茅臺。
它的價格再次重新整理了我們的三觀,這家公司現在市值4400億,什麼概念? 4400億=三家格力電器=兩家萬科=3/4家星巴克 Ps:這一家星巴克不是你家樓下的那一間星巴克,而是800億美元,包括了全球2萬五千家連鎖店的星巴克集團。
我們想給出的結論很簡單,茅臺被大家高估了,白酒也是可以有泡沫的。
1.我們看全球的案例,你幾乎找不到哪一個消費品是依靠不斷的提價來完成長期的利潤增長。消費品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你一提價大家馬上換替代品,在便宜的價格面前,大家可能都過分高估了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
2.大家的消費水平是跟著收入走的,而收入是跟著經濟增速走的。所以成熟市場的經驗,消費品行業的增長就是和經濟增長同步。比如美國不喝茅臺,但是他們喝啤酒。美國啤酒行業每年增長就是1%,和美國經濟同步。如果每年提價的幅度遠遠超過了經濟增速和收入增速,那麼這可能是有透支未來的風險的。
不是依靠提價,那這些消費公司是怎麼成就霸業的呢?
依靠新的人群和更大的市場。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在可口可樂上賺了幾輩子的錢,大家都認為他是在87年股災之後,別人恐懼時他貪婪抄了底賺了錢。但真實的答案,巴菲特賺的是可口可樂成長的錢,是可樂全球化的錢。90年代可樂進入中國,他不需要提價,但是它的銷量比80年代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它的輝煌是依靠從一個北美品牌,變成世界品牌換來的。
再比如星巴克,星巴克也不是靠提價。它幾乎把可口可樂的故事複製了一遍,星巴克的全球化爆發於09年,從這一年,星巴克在中國的二三四線城市爆發,09年到現在,星巴克的股價翻了20倍。
(圖表來源:DT財經)所以,消費品公司的成功,少有人建立在漲價的基礎上,大多數建立在增量的基礎上。從這個意義上講,茅臺的未來,應該建立在從一個貴州品牌,變成一個一帶一路品牌。就像星巴克,從一個西雅圖品牌,變成一個全球品牌一樣,這是有過成功案例的。
但是,問題在於,白酒和咖啡不同。白酒贏得了歷史,但是正在失去90後。沒有哪一個消費品不去迎合和討好年輕人。美國曆史上,啤酒增長最快的年代,恰恰是年輕人在人口結構中佔比最高的時代。後來嬰兒潮一帶老去,美國的酒行業就不行了,上去的是更健康的軟飲料、牛奶和咖啡類。
中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大家高估了提價對消費品的可持續性,高估了酒在一個人口結構迅速變老的經濟體中的消費比例。
究竟是誰推高了茅臺的股價?也許是那些有多餘的美元額度又用不掉,不知道換點什麼好,最後他們換成了茅臺的酒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