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星婕
-
2 # may一滴腦洞
《左傳·宣公三年》記載:“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
提起青銅器,最常被引用的文字,就是這段了。人類對於動物的角、骨頭的利用,大都停留在表面。舊石器時代,人們用這些製成了工具,也僅僅是改變這些器具的外形而已。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發生了所謂的巨大的美術變革,即開始使用一種嶄新的物質——泥土,即泥土、火、水三合一的物質。它可以不斷的變換造型,所以,如果對骨頭的運用只是改變外形,那麼對泥土的運用,就是塑造外形的階段了。而銅器的出現,就是和舊石器時代的石器以及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有關。在最開始的時候,是不經過提煉的,把製作石器的方法完全用在銅器的製作上,這是對銅的運用的第一步。在新石器時代,陶器佔有了半壁江山,透過煉製,不同的造型顯現出來,在早期有銅器上,不論是製作還是紋樣,都依附於陶器。真正的青銅時代,和陶器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在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的一件“爵”,是目前公認的最早的青銅器。這件青銅器,通體無花紋,造型非常的素樸、簡潔大方。這件“爵”平底,三隻腳,線條如流水一般,造型上很成熟。
-
3 # 小黑侃大山
這個問題是學術界的熱點問題之一,因為涉及的東西比較多,小黑只好略為侃一下了。
現在學術界(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學術界)都公認,銅器鑄造技術起源於中東地區,開始的時候,人們只會冶煉純銅,純銅比較軟,多數進行打製後,製作銅器。隨著中西方的交流,銅器的生產技術透過河西走廊慢慢的傳入中原地區,當然還有另一條道路是透過歐亞草原,傳到內蒙古高原,然後到達遼西地區,最後傳入中原地區。
青銅器與銅器鑄造還是有些區別,青銅冶煉的時候需要加入錫、鉛、砷等金屬,這樣冶煉出來的銅器才具備更好的機械效能,也才能稱之為青銅器。而且根據錫、鉛、砷等金屬與銅的比例能製造不同的器物,來滿足不同器物的要求,比如製作兵器和製作容器的銅錫合金比例就有很大的區別。
回覆列表
青銅器的成分是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中國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享有極高的聲譽和具有藝術價值。
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
古文獻上記載中國在距今5000到4000年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裡,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裡發現了青銅器製品。
中國古代銅器,體現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物質文明的巨大貢獻。雖然中國銅器的出現,晚於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之相比擬。這也是中國古代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獨特地位並引起普遍重視的原因之一。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制的青銅器物,簡稱“銅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現並流行於4000年前直到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
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製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陶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的裝飾變簡單,胎體也更為輕薄。(查自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