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文隨享

    在人們的生活中,偏見,衝突和攻擊行為總是最常見的,他們伴隨我們左右,卻從不曾被我們甩脫。但是,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看看社會心理學的相關整理吧!

    偏見的產生原因:1、社會地位不平等,2、習得的價值觀和態度,3、宗教影響,4、從眾

    偏見的形成過程:1、類別化,2、知覺到的相似性和差異性

    偏見產生的理論:1、替罪羊理論:在遭遇挫折與痛苦過後,轉移敵對方向。 2、現實群體衝突理論:一旦群體間在為稀缺資源競爭時,偏見於此產生

    3、社會同一性理論:按照“歸類”,“認同”,“比較”的方式將自己歸於某一集體,併產生優越感

    4、利群偏差:我們因基本歸因錯誤而對群體成員報以善意的理解,而反向理解對方群體

    5、公正世界現象:世界是公正的,一切情況皆事出有因

    內群體偏見:當人們因某一特徵而形成內群體時,會產生對內群體成員的偏好

    實驗證明:僅很少的共同點就可以形成內群體偏見,比如:相同的愛好等

    產生原因:對社會地位,自我關注和歸屬的需要

    外群體偏見:外群體同質效應:傾向於認為其他群體都具有很高的相同特質,而我們的群體則是很複雜多樣的

    產生原因:我們對熟悉的群體,我們容易看見其多樣性,而對於我們不熟悉的群體我們則容易產生刻板印象

    個人偏見:汙名意識:人們在多大程度上預期他人對自己產生刻板印象

    特徵:1、對需要越高的人,偏見越深

    2、挫折會加深成見

    偏見的後果:刻板印象引起的認識偏差,使我們傾向於以一種更為簡單和刻板的方式去認識另一方。

    攻擊行為產生原因:1、本能論及進化心理學,2、神經系統影響,3、基因,4、生化因素(酒精等)

    攻擊行為理論:1、挫折性攻擊行為:攻擊產生理論(修正):失敗體驗 OR 實際與期望的失望體驗——產生挫折

    挫折——產生憤怒+攻擊線索+行為預期=攻擊行為

    攻擊轉移理論:當我們不能直接實施暴力行為時,則會選擇轉移攻擊行為

    2、習得性攻擊行為:攻擊行為回報理論:受早期攻擊行為的收益影響,而選擇攻擊行為

    社會學習理論:當 觀察攻擊行為沒有受到處罰後,人們更容易習得攻擊行為

    減少攻擊行為:1、合理宣洩,2、文化影響,3、媒體影響(媒體以社會學習理論影響攻擊行為的習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伐開心是什麼意思?